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时期的赵国,一都晋阳,二徙中牟,三迁邯郸.晋阳在今太原南,邯郸今仍袭旧名,而中牟至今未能定位.近年来,在林州市境内发现赵南长城、东周贵族墓群、隆虑古城址,结合文献考证,林州应为赵都中牟时的政治中心区域,隆虑古城址可能是赵都中牟时的都城.  相似文献   

2.
畅海桦 《安徽史学》2010,(5):126-128
自公元前453年赵氏建国,到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入邯郸灭赵的200余年时间里,赵国三选都地: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再迁邯郸(今河北邯郸),它的定都和每次迁徙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但其目的都是为了适应赵国发展势力、称霸诸侯的战略决策[1].  相似文献   

3.
赵都中牟在今河南汤阴西说被今天众多学者所信从,但从古代文献考察,战国时漳河以南尽属魏地,自然也包括今河南汤阴西在内。同时,今鹤壁老市区以南发现的战国中晚期古城应是战国魏谷邑,而非赵中牟。从出土遗物和战国地名变更情况分析,中牟故城可能即今河北磁县讲武城。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多位赵国侯(王)死后葬在邯郸城附近。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部发现多座战国时期的赵国侯(王)墓葬,这些墓葬在位置与分布、墓葬制度、墓外设施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战国时期赵国王墓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内涵。可以说,赵都邯郸时期,不仅促成赵国侯墓向王墓的变化,也完成了王墓向王陵的转变,为探讨战国时期王墓的发展及陵寝制度的初步形成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学界对于西周都城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西周镐京、东周王城、列国都城等进行研究,多为具体问题探讨而缺乏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专著。洛阳理工学院刘余力博士新著《西周成周研究》一书,作为"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学术文库成果"之一,2020年10月由文物出版社刊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学界对成周都邑研究的一些遗憾。全书主体部分五章,对成周都邑的营建、布局、遗存分期、作用与地位、历史变迁等作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6.
战国初期,赵国都城由晋阳迁往中牟。以迁都中牟为契机,赵国很快完成了政治改革,加快了在中原的扩张,最终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由卿士到诸侯的战略转折和跃进,由此奠定了赵国前期历史化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由河北省历史学会主办、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先秦两汉赵国历史文化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9—30日在邯郸学院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河北省社科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保定学院、衡水学院、许昌学院、邯郸市文保所、博物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共收入论文70篇,主要围绕先秦两汉时期赵国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从八个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二黑 《中华遗产》2010,(10):106-111
命令一种 公元前258年,秦国进兵赵国的都城邯郸。当时赵国的长平军刚刚为秦所破,已无力自保,遂向有姻亲关系的魏国求救,但是魏王因畏惧秦国而不愿出兵。魏国公子信陵君意识到唇亡而齿寒的道理,执意救赵。  相似文献   

9.
1942年2月,郭沫若完成了历史剧《虎符》,其故事取材于《史记·信陵君列传》中“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事。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在同赵国的战争中消灭了赵军40万,进而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惠文王给魏王和信陵君写信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10万大军救赵。  相似文献   

10.
西汉时期邯郸位列"五都"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居延汉简编号26·29记载的"邯郸铫",经考证应为在汉代赵国都城邯郸生产的一种铜制炊具,这枚汉简是研究汉代邯郸铸铜业的珍贵史料,反映了西汉邯郸铸铜业的发达.结合其他出土青铜器分析,自战国至汉代邯郸铸铜业经历了一个从以兵器为主到以生活用具为主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由杨金廷、康香阁主编的《赵文化与华夏文明》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4万字,分为赵文化综合研究、荀子研究、公孙龙研究、赵国都城研究等七部分。收录了著名  相似文献   

12.
对邯郸古代城市问题的系统研究,首推侯仁之先生于70年代所撰写的《邯郸城址的演变与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一文。此后20余年间,很多学者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1987年9月在邯郸召开的首届全国赵文化学术讨论会,极大地推动了邯郸古代城市文化研究的深入。之后,《赵国历史文化论丛》、《邯郸简史》、《邯郸历史与考古》、《三千年春秋话邯郸》等专著和一大批专题学术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这不仅是对这一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标志着邯郸古代城市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从春秋早期开始,晋国向外扩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晋文化.春秋中期之后,三家分晋,晋国变成了韩、赵、魏三国,晋文化也衍生为三晋文化,从山西走向中原.豫西和豫北曾是晋国的范围,韩、魏的版图主要在河南,赵国也涉及到豫北一部分.因此,晋和三晋均与河南息息相关,晋文化和三晋文化自然在河南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宫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学是通过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来研究历史。考古学分为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古代都城是历史考古学的主要内容和对象,都城是国家的历史缩影,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宫城是都城的政治中枢。基于上述情况,历史考古学以都城考古学为重点,都城考古学中又以宫城考古学最为重要。中国考古学的大规模田野考古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的殷墟考古发掘,近七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中国古代都城(包括宫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郑州二里  相似文献   

15.
尚友萍 《文物春秋》2006,19(4):15-17,20
亳的本义是居民点,亳的称谓源于今冀中保定市的古博水。亳作为地名,只说明商部族在此居住过,并不和汤都发生必然联系。汉晋以来的学者即在亳和汤都之间划上了等号,这是历史的误会。商汤灭夏从冀中之亳出发,并在征伐葛、韦、顾、昆吾后,开始建郑州商城;然后西进消灭夏桀,并在今河南偃师建筑商城。偃师是商汤最后的都城,冀中之亳和郑州商城在一定时间内也曾作为都邑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正> 邯郸兴起于殷商后期,战国时期成为赵国的国都,是当时我国黄河北岸广袤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灿烂的赵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产生过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念头遗址位于邯郸武安磁山镇念头村东侧,河南岸的高台地上。2008年3—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邯郸市文物研究所对念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各类文化遗迹160余座,其中包括灰坑、墓葬、房址等,出土各类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200余件,陶片2万余片。发掘结果证实,念头遗址主要包含新石器时代和东周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该遗址的发掘,对邯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古代赵文化以及邯郸地区古代文化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贾连敏 《华夏考古》2012,(2):68-88,107,159,160
河南地处中原,商周时期为王朝建都之地和重要活动地区,商周文化遗存丰富而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商周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如商代早期都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新发现,晚期都城殷墟考古发掘的新突破,两周洛邑和应、虢、郑、韩、楚等诸侯封国的考古发掘硕果累累。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证明了商、周时期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华夏文明的中心地位。本文就60年来河南境内商考古的新发现与研究试作概述。  相似文献   

19.
西周、春秋时期,在今河南南阳之南、汉水之北,有一个名为邓的诸侯国。而邓国的国都在哪里?历史上多有异议。近年来学术界争论更加激烈。笔者认为,西周、春秋时期的古邓国都城,秦、汉、魏、晋时期的古邓县在今河南邓州市(原邓县)境内。  相似文献   

20.
王宇信 《南方文物》2011,(4):162-170
自1928年开始的河南安阳殷墟的科学发掘工作,至今八十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①。殷墟科学发掘工作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以小屯村北、洹河以南的54座宫殿宗庙基址和洹河北岸侯家庄的14座殷王室陵墓为核心殷晚商都城标志性遗迹,而且在以洹水和大濠沟为保护性措施的宫殿宗庙区以外,又发现不少贵族、平民居住遗址和墓葬,特别是殷人聚族而居的族墓地,在后岗和殷墟西区等地不断发现。而手工业作坊遗址,诸如铸铜、制骨、制玉、制陶等作坊,也多有发现。而在殷墟王陵区又有成片的祭祀场,在乙七基址前和丙组基址上及附近、54号基址附近也有祭祀祖先和社坛的遗迹。如此等等,八十多年来的殷墟发掘,已初步查明殷墟遗址的范围是"东西6公里,南北5公里,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②。昔日的殷墟,乃商代晚期都城,是商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殷墟文化,代表了殷商文化的最高水平。八十多年来殷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和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六章商代晚期的商文化和第七章商代的经济、技术、文字和艺术,及2006年刘一曼《殷墟考古38年》(《中国文化遗产》总第13期)等专著和总结性文章作了全面总结。由于学者们"对都邑考古的主要任务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宫殿考古在都邑考古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因而在殷墟都城文化的研究中,存在"重文物遗迹,重墓葬轻建筑,反映了人们在学术理念上的偏差",因而出现了长期以来,对殷墟都邑的核心———宫殿宗庙遗址"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③的局面。而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杜金鹏著《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就是八十多年来第一部系统研究殷墟宫殿建筑基址的开创性著作,从而把考古学者、历史学者引出殷墟的迷宫,科学地再现了昔日殷都宫室宗庙的巍峨与辉煌。这部著作不仅把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的研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且抢救和复原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因此,《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是殷墟宫殿建筑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是值得史学界、考古学界认真学习和加以称道的。一、一座长期困扰学术界的"迷宫"商朝晚期的都城,"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是相当繁华的。商朝最高统治者,为"游于九层之台,居于广室之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在都城大兴土木",造倾宫,作琼室瑶台"",其大宫百,其小宫七十三处"④。商王都建有鳞次栉比的宫殿建筑是为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熟知的。1928年至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十五次科学发掘殷墟所得53处宫殿建筑基址和1989年至1991年发掘的一处凹形建筑基址(或统编为54座基址,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