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纪泽使俄谈判与李鸿章使日谈判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0年,曾纪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俄国,就伊犁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1895年,李鸿章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日本,就结束中日战争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对于这两次谈判签约活动,史学界一般作这样评价:曾纪泽与沙俄谈判,“力争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作出了贡献的”,这在“清  相似文献   

2.
关于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何人为使节出使琉球的问题,正史无载,学界阙疑。在钩稽《宝应县志》和《扬州府志》等几种地方史志资料,并比照《明实录》《明史》等正史文献的基础上,认为陈晟即为该年奉命出使琉球的使臣之一。同时对陈晟的生平、何时出使琉球以及文献中有关他借出访之便私自市马获罪,到底是只出使琉球还是同时出使日本等问题进行考释,以求对深入认识明初中琉关系某些具体史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地区土地广袤、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早为英法侵略者所垂涎。1795年,英印政府派赴缅甸的第一个使节西姆斯(Michael Symes)在出使缅甸的报告中就曾提到滇缅贸易。十九世纪初,英国侵略缅甸,企图经由缅甸侵入云南。1824~1826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强迫缅甸签订扬达波条约(Treaty of Yandabo),割让阿那干(Arakan)与丹那沙林(Tenasserim)等地。1826年,克劳福德(J·Crawfurd)奉命出使缅甸,他在出使报告中估计,缅甸每年出口贸易总值约为22万8千英镑,引起英印政府的极大兴趣,英国殖民政府出版了有关进入中国云南  相似文献   

4.
一黎庶昌是作为参赞在光绪二年(1876年)随郭嵩焘出使英国的。光绪三年(1877)十月,他改任驻德使馆参赞,随刘锡鸿去了柏林;四年(1878)四月奉调赴巴黎,任驻法使馆参赞;六年(1880),又改任驻日斯巴尼亚(西班牙)国参赞,  相似文献   

5.
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洋务派主要人物。同治六年(1867年)到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任内8年,他主持马尾船政局创建、投产,历尽艰辛,完成了第一期造船计划。他重视培养海防人才,设立船政局前、后学堂,为中国近代海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专业骨干。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入台湾时,奉命入台巡视,以钦差大臣衔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积极调兵遣将部署海防战备,以实力挫败日本侵略野心。他致力于台湾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6.
1816年,摄影技术诞生于法国。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法国派遣特使兼全权公使拉萼尼(Tneodose de Lagrene)前来中国,与清朝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耆英谈判并签订中法《黄埔条约》。使团随员中,有法国财政贸易部代表于勒&;#183;埃及尔(Jules Itier),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行旅中携带一只大木箱,装着一架笨重的银板照相机。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晚清著名外交家、散文家黎庶昌出使日本任满回国一百周年,特撰此文以作纪念。庶昌两次出使日本,前后共六年多时间。公务之余,则与日本朝野文士广交朋友。他在《宴集三编统序》中说:“余以光绪七年冬奉使日本,  相似文献   

8.
林则徐,(公元1785-1850)福建候官(今福州)人,字元抚,一字少穆,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清道光十七年任湖广总督,次年为钦差大臣,于广东虎门销烟,震惊中外,并严设海防,屡败  相似文献   

9.
郑和下西洋期间(1405—1433)曾立3个碑:通番事迹碑、天妃灵应碑和南京静海寺(残)碑。这三碑是郑和出使的第一手资料。本分析此三碑,并对照其他现存的出使随员马欢、费信及巩珍的作,发现郑和此三碑记录出使事迹之正确性很高。这三碑,加上马欢、费信及巩珍三作结合起来,给我们以确切的郑和出使总结,可用为进一步研究的准绳和基础。这是郑和研究必要的第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0.
1896年9月8日(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二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总办罗启泰所订东省铁路合同,仅在条约集中  相似文献   

11.
唐使王玄策     
唐使王玄策卢滨玲唐朝使臣王玄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使者,他曾经在18年中3次成功地出使印度和尼泊尔等国,与大唐高僧玄奘一样在中印之间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王玄策是河南洛阳人,曾任融州黄水县令。他在第二次出使印度回国后...  相似文献   

12.
梁赐龙 《百年潮》2001,(1):77-79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的时候,左宗棠还只是一介书生,远在安化小淹前已故两江总督陶澍的家为塾师。但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经世致用学派的知识分子,平日广读典章史籍、舆地、兵书,对于天下大事,有较多的了解。早在鸦片战争发生前7年(1833年),他赴京应试,将途中所见所闻写下了著名的《燕台杂感》七律八首。其中第四首写道:  相似文献   

13.
陆征祥,字子欣,1871年生于上海。从上海广方言馆和北京同文馆(两馆都是清廷总理衙门主办,旨在培养外语人才)毕业后,随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  相似文献   

14.
1841年浙江定(海)镇(海)抗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屈指可数的几次主要战役之一。裕谦当时作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主持这次战事。定镇抗战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利,但裕谦在外敌入侵面前,表现的坚决御敌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是值得尊敬和怀念的。  相似文献   

15.
李守郡 《近代史研究》2001,3258(6):216-217
梁诚,原名丕旭,字义衷,号镇东,广东番禺人。1875年(光绪元年)赴美留学,1881年奉召回国。梁诚非科举正途,报捐人仕,20年间历任翻译、参赞等职,两次获奏保使才。1902年谕派梁诚出使美国、日国(日斯巴尼亚)、秘国大臣,兼任出使古巴大臣。1903年梁诚抵美,1907年离任。  相似文献   

16.
位于宁安师范学校院内的一座中国传统小楼,名曰望江楼,又称抱江楼或称褒江楼。是清光绪九年(1883)宁古塔副都统容山为督办吉林边务的钦差大臣吴大徵而建,至今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7.
1841年1月20日,中英鸦片战争正在进行之际,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兼全权大臣”、海军上校义律(Charles Elliot)突然于澳门发布一份题为《给英国女王陛下臣民通知》的公告,声称他与清政府钦差大臣琦善“达成了初步协议”,“协议”中除了赔偿英国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贸易等内容外,还规定“将香港岛和港口割给英国”。  相似文献   

18.
南宋程卓于嘉定四年(1211)九月使金贺正旦,嘉定五年(1212)二月返回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出使期间撰成《使金录》一书。有人认为其书"简略太甚,不能有资考证","所记惟道途琐事","不能当作史料应用",等等。其实,《使金录》一书,不是宋人出使辽金"语录"中最为简略的,而是众多"语录"中比较祥赡的一种。书中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宋金交聘制度和礼仪,使者出使行程之地理、文物古迹、遗闻趣事、金代城市建筑、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等,皆为作者亲见亲闻,是研究金末政治、军事、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宋金交聘制度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黄前进 《贵阳文史》2009,(5):47-48,49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向我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坚决禁烟,坚决抗战。10月3日,虚骄昏愦的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继任钦差大臣的是投降派琦善.到达广州后,撤除防务,遣散水勇乡勇,  相似文献   

20.
正李经方(1855—1934年),字伯行,号端甫,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同治元年(1862年)过继给李鸿章为嗣。一生跟随李鸿章从事洋务、外交等活动,深得李鸿章喜爱。甲午战争后,因随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谈判,并参与签下《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而遭国人唾骂。他既饱读经书,又习得英文,一生出使多国,深谙当时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