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战时期,为了适应战时需要,国民政府行政院进行了机构调整与改革.孔祥熙担任行政院院长期间,主要调整行政院与军事委员会之间的机构隶属关系,实行政、军分立,精简院属机构.蒋介石复兼行政院院长期间,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行行政三联制,再次进行机构调整与改革.行政院通过对所属各部会进行事权关系的研究后,裁并骈枝机构,裁汰冗员.行政院的机构调整与改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现代化的趋向,但因受战争环境的限制与军事因素的制约,一直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系统.  相似文献   

2.
刘大禹 《民国档案》2017,(3):103-11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改革省行政呼声高涨,蒋介石对此高度重视,通过改革试点,探索省行政改革之路。主要是调整和完善省行政系统,精简省政府机构,强化省政府权力。战时推行省行政改革反映了国民政府的政治生态。省行政改革程序虽无不妥,结果却差强人意。各省对行政机构调整与裁撤态度并非一致,诸多省份未能切实奉行政院令推行改革,强化省权亦不符合战时集权政治的需要,加速各省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倾向。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实现抗战建国的任务,进行社会行政机构的改革。社会部的成立是战时行政改革的创举。改革中存在诸多分歧与妥协,如厘清社会行政机构的事权冲突、关于省政府设置社会行政机构的分歧、社会部和行政院有关运行经费与机构设置分歧等。抗战结束时,社会行政机构在省县尚未完成普设。改革虽有行政现代化的趋势,但改革遭遇困境,未能奠定建国基础。究其原因,改革主要受抗战政治环境之明显制约,改革缺乏明确的负责中心,也与蒋介石个人对改革的认知有关。战后的国民政府面对更为局促的政治环境,推进社会行政机构改革,以加强社会建设,收拢人心,前景更为暗淡。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近代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机构调整改革,主要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所推行的官制改革和民国时期国民党直接统治贵州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机构调整改革。这些机构调整改革,虽然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它在贵州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清末的官制改革1898年戊戌变法后,清政府迫于形势,为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宣布实行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通过190!年至1905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新政,清政府并没有达到稳定封建统治的目的,相反,推行新政的结果,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对人民的搜刮也更加历害,各阶层人民的…  相似文献   

5.
黄昊  武菁 《安徽史学》2012,(3):103-113
抗战初期,新桂系参考广西经验对安徽县政进行了初步改革。1940年起,新桂系安徽省府推行国民政府新县制,内容包括行政机构调整、民意机关创建、国民兵团编整、干训体系完善等诸多方面。改革所带来的基层政权人员与机构的正规化及对地方自治的有限试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国安徽政治现代化,并为安徽省府进行社会动员、坚持敌后持久抗战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制约,改革最终未能摆脱近代中国官治吞噬自治的政治窠臼。  相似文献   

6.
建议中央四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三月十五日,行政院训令所属各部会署长官及各省市政府主席、市长等,于是年五月五日出席全国行政会议,商讨中央与地方行政兴革等事宜。正遵办间,复奉行政院四月十四日“代电”,附发《全国行政会议规则》一份,规定扩大会议组织,除原令出席人员为会议会员暨以行政院院长、副院长为议长、副议长外,并由国民政府主席指定下列人员一并出席:中央党部秘书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中央设计局秘书长、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国民参政会秘书长、国民政府文官长、国民政府主计长、铨叙部部长、审计部部长、立法院秘书长、司法院秘书长、考试院秘书长、监察院秘书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二第三两处主任及第四组组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长、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7.
张仁善 《民国档案》2002,6(4):59-6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行政部为执掌司法行政的机关。司法部在清末为法部,北洋政府时代称司法部,隶属国务院。南京国民政府时代改称司法行政部,其隶属关系中间屡经变更。有时隶属行政院,有时隶属司法院。  相似文献   

8.
1932年4月,蒋介石有意突破省县二级制,在江苏、浙江、安徽增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于各省所拟规制各异,内政部为求划一,拟订《行政督察专员暂行条例》,经行政院修正通过。但蒋介石以"剿匪"省区情形特殊,另颁《"剿匪"区内各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在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创设之初,出现两种规制并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潘建华 《史学集刊》2017,(5):108-117
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先后起用吴国桢和陈诚对台湾省政府和行政院进行改组。但陈吴二人改组伊始即生嫌隙,改组后的省、院又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冲突。国民党政权原本的政治常态是行政院向地方省政府发布命令,省主席对行政院负责。但退台初期的省院纷争却颇有例外,可谓"异态"。本文梳理国民党政权在退台初期"一岛两府"的特殊环境下,蒋介石与吴国桢、陈诚之间围绕省政府与行政院的人事、职权等问题的互动博弈。在考察蒋介石处理省院纷争之决策经纬和心路历程的同时,探讨政治设计、执政理念、人物个性等因素对当时省院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建成之后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一直发挥着国家博物馆的作用。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的接交工作是1941年9月l日正式开始进行的,并成立了交接委员会,于1949年3月完成。本组史料即是行政院、内政部、古物陈列所及故宫博物院关于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并改隶行政院领导的来往文书。  相似文献   

11.
价格改革是广东乃至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广东价格改革的成功 ,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文拟在探讨广东价格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广东价格改革成功的基本原因进行探讨 ,并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体系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文化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九洲 《史学月刊》2002,2(12):90-96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化改革,涉及到了教制度、保护人权和铲除封建陋俗等主要方面,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评价不能过高。因为,从民初的历史现状看,改革的影响有限;从改革高潮的全局看,地域有限,主要是通都大邑,部分城市和农村波及不大,即使通都大邑亦不均衡。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改革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心理与习俗的变革需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教训值得后人回味。  相似文献   

13.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从改定官制入手。两个月后,中央官制的改革方案颁布实施,但地方官制的改革方案却一再难产,迟迟不能颁布。在筹备地方官制改革的过程中,清政府中的各种势力围绕着应该即改还是缓改,应该大改还是小改爆发了激烈的争论,这其中既有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也包含了对改革方案可行性的考虑。直到次年7月,正式改革方案《各省官制通则》终于在折衷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得以确定公布,然而正因为其在制订时有意规避了种种复杂的问题,故而在时人眼中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试办方案。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Conservative attitudes towards house of lords' reform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Coinciding, as it di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universal adult suffrage, the campaign to reform and strengthen the second chamber has traditionally been understood as a reaction against democracy. Conversely, this article, emphasizing the politics rather than policies of reform, argues that many Conservatives sought to establish a legitimate role for a second chamber within the new democratic settlement and that the campaign for reform is, consequently, better understood as a constitutional means of ‘making safe’, rather than resisting, mass democracy. The account sheds new light on how the impulse behind reform was frequently rooted in a commitment to democracy, how reform commanded the support of a wide cross section of the Conservative parliamentary party, and why the reform campaign had folded by the early 1930s. In doing so, it reframes an important episode that helped close the long‐19th‐century tradition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British politics.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1年为改革的酝酸和初步展开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的任务虽已提出,但由于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措施不配套等原因,成效不彰;1992~2001年为改革的稳步推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对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意义和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仍不够充分;2002年至今为改革实现重大突破阶段,这个阶段的改革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提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The article assesses the effects, direct and indirect,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of the 1993 national electoral reform and the results of the 1994 general elections in Italy. It shows that the new system is not an eccentric compromise, and that those who forecast either its unworkability or its evil consequences were mistaken. However, in evaluating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 with respect to the ambitions which were held for it, it concludes that the reform was a predictable failure. The article then explores the role played by the electoral reform in the unexpected electoral success of the Polo della Libertà, the emergence of Forza Italia, and the ability of Berlusconi to strike a compromise with two such different parties as La Lega and the AN.  相似文献   

17.
论清末东北宪政改革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施宪政为中心的政治改革是清末东北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是通过官制改革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 ,加强了地方公署对边疆的控制 ,为东北实施宪政铺平了道路。二是把司法独立作为实施宪政的关键 ,完善了近代地方司法体系。三是以地方自治为实施宪政的基础 ,促进了东北近代民主运动的发展。四是以谘议局为实施宪政的后盾 ,扩大了谘议局参政的深度和广度 ,并充分利用谘议局与商会的特殊关系 ,使公署、谘议局、商会形成一个有机体 ,从而东北的宪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常常导致社会冲突,解决冲突的方式不一,其中以改革和革命为主.当改革不足以解决尖锐的社会冲突之时,革命便不可避免,旧制度随之寿终正寝,而由国家实施的改革模式则力主法律的继承性和合理化变化.19-20世纪初的俄国则成为这样两种社会发展模式博弈的舞台.俄国通过革命解决了当时的社会冲突,其革命模式对许多亚非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些采取革命方式解决冲突的国家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未能步入现代化道路,反而使国家陷入混乱状态.现代化进程顺利与否完全取决于其自身的历史条件与外部因素,盲目效仿他人不足取.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传教士来华后,科举制度就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审视,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内在弊端,增强了科举改革的紧迫性;传教士对科举改革的设想,丰富了科举改革的思想,指明了科举改革的方向;传教士的宣传活动,促进了国人思想观念的解放,推动了科举改革的进程。然而,传教士毕竟不是科举改革的主角,其作用与影响终究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On 25 November, 2006, Victorians participated in a general State election in which a new electoral system was being used for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The electoral reform was part of an overall reform of the upper house undertaken by the Bracks Labor governmen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lectoral reform of the Victorian Legislative Council and the politics associated with this major change. It argues that this reform was the product of a Labor commitment to reform Australia's State upper houses that had already been implemented in three other States. It also reviews the outcome of the 2006 election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utcome matched the expectation of advocates of re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