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莹 《神州》2012,(5):126-127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人类认识自我生存和发展状况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指导,着重分析在不同的领域中被异化的人类活动,批判地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对异化不断扬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晓霞 《攀登》2022,(5):31-36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逻辑生成、完整的内容以及与实践的统一彰显着其鲜明的整体性。马克思异化理论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再到确立和成熟的过程,是一个追求整体性和获得整体性的过程。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体、客体、根源和扬弃这些要素紧密相连,构成了异化的整体内容。马克思异化理论以实践为逻辑基点,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以辩证法为逻辑方法,使其成为一个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互相支撑、首尾连贯、彼此呼应的逻辑理论体系。马克思异化理论在与实践的统一中,持续实现和彰显其整体性的特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6,(6)
消费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继承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对消费异化现象做出深刻分析的系统理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经济社会得以迅速发展。随着购买力的增强,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出现了符号化消费、盲从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浪费等消费异化的现象,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出现既与物质生活的丰裕有关,同时也受到资本逻辑和劳动异化的负面影响,因而驾驭资本逻辑,建构并实践新的消费伦理,健全机制保障消费均衡是当前中国克服异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杨芳 《神州》2013,(12):181-181,211
批判地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着眼于劳动和劳动的异化,严格区分了对象化和异化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最终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劳动学说就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是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的早期理论中,异化劳动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在我们所处的当代,马克思理论中的劳动异化现象体现出了各种不同于以往的表现形式,其中精神异化表现尤为突出,影响也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6.
在"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相互关系中,二者何为根据,始终是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一个难点,本文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的特殊切入点,分工的历史形式,自然分工导致异化劳动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7.
杜雅丽 《沧桑》2014,(2):78-81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应用,生产劳动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又使工人异化劳动的程度不断加深,马克思正是在异化劳动的基础上,阐发了他的技术异化思想。马克思对技术的批判,实质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双重维度的批判,这种双重维度,是内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高度的。  相似文献   

8.
胡珊 《神州》2014,(9):174-174
社会的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具体个人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社会分工还未发展起来,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以朴素自然的形式融合在个人活动中,个人显得比较全面和自由。私有制条件下,片面的社会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导致与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全面发展共生的个人畸形发展,这种异化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尤为严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异化劳动四方面的内容,力求在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揭示人的发展规律,寻找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9.
徐燕如 《沧桑》2011,(1):112-113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的分离,论述了异化劳动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社会主义"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社会主义学说有一个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并结合实际,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分析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我国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应该认识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很多社会主义的因素,我们必须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王志锐 《神州》2011,(1X):93-94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都从物化现象或异化现象入手,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且这一批判都与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联系在一起。两种理论在精神本质和描述对象方面存在许多相似性,但是他们的物化或异化理论在研究方法:概念理解、产生背景、扬弃途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探析二者的关系及其当代价值,对于应对当代中国一些现实性问题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维鹏 《丝绸之路》2013,(8):141-142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指明了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劳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与外部关系、内部体系及具体实践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应以开放的、发展的观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然后借鉴《资本论》的剩余价值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在当代西方工人阶级扩大的背景下,从社会地位的提高、人性的复归和审美的超越等方面分析了工人阶级对异化的反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与外部关系、内部体系及具体实践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应以开放的、发展的观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然后借鉴<资本论>的剩余价值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在当代西方工人阶级扩大的背景下,从社会地位的提高、人性的复归和审美的超越等方面分析了工人阶级对异化的反抗.  相似文献   

15.
运用马克思的异化观理论是解决我国中产阶级异化消费问题的正确途径,同时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可持续发展以及由倒T型向橄榄型社会转变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产业工业为最辛苦的劳动者,却跟时代的物质文明失去联系。这正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愤怒地批判过的劳动异化。  相似文献   

17.
李文峰  刘荣军 《攀登》2010,29(5):47-52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容非常丰富。弄清其语境下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深究其理论的人性本质这一根本主线,才能达到克服市民社会的异化形式与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一最终归宿。深刻领悟其理论的精神实质,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秦大铧 《攀登》2002,21(2):46-48
本从“劳动创造价值”这个角度,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与时俱进,深化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哥达纲领》里有关分配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驳,并提出了自己的分配理论。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倡导的劳动所有权理论以及所谓的"公平分配",认为解决分配问题不能囿于公平范畴。同时他还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应是未来社会的两个阶段,且在这两个阶段应当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对于我们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分配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虽然科学但是已变得非常狭义,用它无法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决定问题。我们需要在新情况下研究新问题,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重新思考和认识,是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