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50,(Z1)
應中蘇友好協會總會之請來中國講學的蘇聯三教授,生物學博士努日金,史學博士吉謝列夫及經濟學碩士馬卡洛娃於三月二日到達北京。吉謝列夫博士是在本年獲得斯大林獎金的蘇聯考古學權威。本文僅就他的經歷、業績和到我國後  相似文献   

2.
半世纪来,苏、蒙两国出土了不少的有关中国的考古材料;像诺音乌拉出土的汉代漆器与绢绘,阿巴干出土的汉代建筑遗址,鄂尔坤河畔发现的突厥阙特勤碑、回纥比伽可汗碑,伯力发现的明代奴尔干都司永宁寺碑等,已经是我国考古学界所熟知的事了。最近作者借着到苏联学习博物馆工作的机会,在莫斯科物质文化研究所C·B·吉谢列夫、Л·  相似文献   

3.
《文物》1950,(Z1)
本刊第四期曾登載了一篇關於蘇聯考古學權威吉謝列夫博士的介紹,由於所蒐集的材料不够全面,故只能作一簡單的報導,本期轉載張鐵弦先生這篇論文(天津進步日報五月二十日和上海大公報五月二十一日刊載),內容較爲詳細,至於更完全的記錄則有待於中蘇友協總會將來的編印。  相似文献   

4.
陕西历史博物舘收藏一件阔叶并带倒钩的大铜矛,出土情况不详.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学者吉谢列夫来中国考察时曾见过,并曾在《苏联考古学》上简单介绍过,并认为该矛与中亚草原地区的古文化有关.随着近年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兴起,此矛又为国内外学界所关心,故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奥洛维扬纳亚火车站周围地区的中世纪墓葬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今已知的考古学遗存的数量,波诺涅是东外贝加尔地区占据首位中的一个。18世纪的科学考察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热衷于地志学研究的人们都在这里进行过工作,基谢列夫考古考察队的工作人员和杰出的苏联考古学家奥克拉德尼科夫也都在这里进行过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5,(10)
<正>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起源于阿尔泰山,后来在欧亚草原广泛传播。该文化的典型器——倒钩铜矛,近年在中国境内不断被发现。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吉谢列夫(Sergei Kiselev)就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发现一件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1]。2014年,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对中国境内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详加讨论,共搜集到10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对古典作家的作品进行详细考订的基础上,从考古学、语言学、神话学等方面入手,对希腊语民族到来之前生活在希腊本土的非希腊语土著民族佩拉斯基人和克里特人的身份、族源及其所创造的文化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冯恩学 《华夏考古》2011,(1):113-118
黑水靺鞨装饰品体系由A系、B系与C系组成.A系具有土著特色,B系来源于唐文化,C系来源于突厥文化.黑水靺鞨装饰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黑水靺鞨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四川文物》2021,(4):57-69
西昌新庄墓地的发现为构建和细化安宁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根据其随葬品的差异,这批墓葬可分为A、B、C、D四类,分为四期。A类墓葬是该地区目前可见最早的墓葬,与横栏山文化遗存差异明显,可能来自盐源盆地;稍晚出现的B类墓葬与齐家文化有较明显的关系,但晚期受到了C类墓葬的强烈影响;与B类墓葬大致同时的C类墓葬可能是本地早期横栏山文化的延续;而D类墓葬的出现则与西周的兴起或有一定联系。以此为基础,对以往认为与"大石墓遗存"联系密切的礼州、大洋堆等遗址进行了再分析,讨论其遗存的性质、年代以及与周边其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大石墓遗存"的起源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铜圆形器是二里头文化中一类特殊的铜质遗物,数量不多但特征鲜明。依据形制大小及装饰技法等标准,可将它们分为A、B两型。分析表明,二里头文化铜圆形器"铜镜说"目前尚难成立。它们应是一类特殊的礼器,且不同类型在具体使用方式上有所差异。此类器物并非中原地区固有的文化传统,其中A型包含了多种来源不一的文化因素,而B型则可能与我国西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漩涡地带”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考古学文化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自身封闭的、与外界绝缘的孤立系统.考古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联系与继承、迁徙与传播的特点,不但决定了考古学文化内涵的多元性,也揭示出考古学文化结构的开放性.就这个意义而言,考古学文化的“漩涡地带”,便是在文化的输出与输入的作用下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结果.易言之,文化与文化之间,以相邻地域为中心所进行的广泛而且频繁  相似文献   

12.
王巍 《考古》2014,(12)
对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绝不仅限于对某一类器物的研究,还应包括对考古学文化所包含的各种遗存的研究、对该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研究、透过这些考古学文化遗存对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结构及与其他集团的关系的研究,以及对导致考古学文化发展和变化的各种因素及其所发挥作用的研究,因此考古学文化仍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1926年2至4月间李大钊写给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处工作人员的三封亲笔信.其中标为4月10日的一封是写给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加拉罕(1889-1937)的.标为2月1日和3月2日的那两封是写给某位"亲爱的同志"的.显然,应该也是写给同一个人加拉罕的,因为在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处,对李大钊信中提出的问题,只有加拉罕一个人有权决定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一件阔叶并带倒钩的大铜矛,出土情况不详。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学者吉谢列夫来中国考察时曾见过,并曾在《苏联考古学》上简单介绍过,并认为该矛与中亚草原地区的古文化有关。随着近年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兴起,此矛又为国内外学界所关心,故做详细介绍。此矛的叶面宽大,前锐后宽,尖端略残呈圆钝弧形。刃部两叶扁平,厚度不均,在0.2~0.3  相似文献   

15.
黄适远 《丝绸之路》2008,(10):17-23
艾斯克霞尔在维吾尔语中是“破城子”的意思。我在南北疆看到过许多破城子,最袖珍的,却要数哈密的艾斯克霞尔了,但论起考古学上和文化上的意义,小小的艾斯克霞尔却很有分量,不逊于任何其他的破城子,这的确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堪称重量级的哈密绿洲文化基本都集中在艾斯克霞尔到三堡、四堡、五堡这一带,包括大名鼎鼎的焉不拉克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鲁南地区西周时期的各类文化因素将其归纳为A类周文化、B类商文化、C类本地文化和D类混合型文化四种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从横向上总结了这四类因素在西周前、后两期中的复杂程度和所占比重,从纵向上分析出了A类周文化因素逐步取代B类商文化因素并最终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物"所表述的内涵很广,属于物质文化范畴;"考古学"研究的追求是历史与文化,属认识范畴。考古学的研究,是将物质文化转化成精神文化。考古学研究的仅是考古学文化表述的考古学遗存的这类文物,故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仅是文物的一部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考古学研究范畴随之日益扩大。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虽是文物的一部分,但这部分文物却是文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文物,正是考古学研究了这部分文物,才使考古学成为了显学。要实现中国考古学的持续发展,则必须以文物保护为支撑。为此,就要将考古工作纳入文物保护体制中来,并必需从理论、认识、管理和实践诸方面趋利避害地做到将考古工作纳入文物保护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文化历史考古学的一个全面的回顾和评价,这种方法是20世纪上半叶国际考古学家普遍采用的方法,现在仍然为我国大部分学者所实践。正如本文所指出,这种考古学方法的宗旨和要义是后来才定义的,当时欧美的考古学家和当下我国大部分考古学家觉得这就是干考古唯一正统的方法,极少自称为文化历史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19.
半坡文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近一个时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仰韶文化”一词已经脱离了考古学文化的范畴,而成为我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一个发展阶段的代称。过去那些因含有彩陶而被笼统地称为“仰韶文化”的各个“类型”,今天看来实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将传统的所谓“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改称为半坡文化。迄今为止,通过田野调查和田野发掘所获得的半坡文化遗存,就其材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言,是同时期其它考古学文化所不  相似文献   

20.
一向在西伯利亞從事考古工作的蘇聯專家吉謝列夫來到中國後,當他在安陽一帶親身見到豐富和完整的兩三千年前地下埋藏時,曾羡慕的說:"如果能給我一小地段來發掘,将是何等興奮的事!" 中國人民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有着勤勞與智慧的遠代祖先。因此,我們有着豐富的地下‘財富’,供今日發掘、研究。可以解决許多歷史上懸而未决的問題,另外可以從多方面認識我們光榮和偉大的祖國。中國的考古工作者一直是孜孜不倦的進行這份工作的,雖然在解放之前,反動統治者並不重視考古工作,但是,由於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已經獲得過輝煌的成績,可惜的是反動統治者對歷史文物,不是把它當成個人財務來私相授受,便是聽任不法商人和帝國主義文化間諜份子公然買賣而流落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