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的力作《跨界亚洲的理念与实践:中国模式·华人网络·国际关系》于2013年1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讨了"中国模式"与"跨界亚洲"的互动,为理解有明确边界的民族国家与超越边界的跨国网络建构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论文简要介绍了周南京从印尼归侨到北京大学教授的成长经历,概述了其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并归纳了其主要学术观点:华侨华人称谓是科学的提法;华侨华人历史四阶段分期说;海外华人双重国籍主张错误说;提倡海外华侨华人与所在国主流文化和民族融合;经济矛盾是国外排华问题的根源说;不赞成"华人经济"与"大中华经济圈"的提法等,周南京教授孜孜不倦、潜心治学的事业精神,科学严谨、独立思索的治学态度,为华侨华人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作为海外华人研究领域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王赓武教授的治学方法对其研究以及该学科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王教授的成长经历与学术训练,探讨他由治中国古代史入手,转而侧重研究中国—南洋关系史以及东南亚华人史的时代背景及其学术含义。本文认为,坚实的中、西学术训练为他的学术生涯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他转入海外华人这一新兴领域的桥梁;而战后东南亚激剧的时代变迁则促进王教授的双重学术视野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双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中国与东南亚的交互相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关怀以及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身份作为学术研究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4.
高艳杰 《世界历史》2023,(5):87-100+158
海外华人史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界的传统领域,历经文化背景的时代变迁,因其复杂性成为吸收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叉地带。作为移民群体的海外华人所同时具有的民族性和跨国性,使得海外华人史与国际关系之间存在天然交集。借鉴国际关系学界方兴的“移民与国际关系”研究,有助于厘清晚清以来海外华人与中国外交,乃至更大范围的国际关系的历史交织。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研究海外华人历史,不仅意味着研究路径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侨史研究者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别的历史文献的运用。海外华人与国际关系之间存在大量亟待开垦的学术荒地,中国学者有责任和义务挖掘海外华人群体在国际关系史中留下的复杂痕迹,及其所呈现的多重面像。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第一篇全面介绍黄绍伦教授在华人研究方面成果的文章。在探究了黄绍伦学术志趣的形成和学术经历之后,文章主要介绍和评价了他在华人企业家族主义、文化传统与东亚现代化、移民潮与香港的稳定与繁荣三个领域的主要理论和观点,最后扼要介绍了他领导开展的其他学术活动。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社会学家,黄绍伦所强调的理论取向和广博视野,对于提升华人研究的理论层次,更好地与社会科学的理论脉络和发展趋势相衔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神户华侨华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970年代初以前是起步阶段 ,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是进展阶段 ,1990年代是重要发展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 ,随着日本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变化 ,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从学者的个别研究发展到设定课题的专题研究 ,并进一步扩大到共同研究和国际交流 ;研究领域从历史学扩展到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加强对社区与区域、新老华侨、日本与其他国家华侨的比较研究 ,加强从移民角度及地域特色角度研究华侨文化及其变迁 ,加强对新华侨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队伍的发展和许多有代表性的著作的出版 ,说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不但在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已有显著的提高 ,而且研究领域扩大 ,视角拓宽 ,华侨华人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崛起。但中国大陆学者须看到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 ,加强对华侨华人的研究 ,在新的世纪把中国大陆的海外华人研究推向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  相似文献   

8.
建国六十年以来,人类学的海外华人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把田汝康教授撰写的《沙捞越华人》一书的出版(1953年)当作中国人类学家研究海外华人起点的话,那么中国人类学的海外华人研究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该书阐述沙捞越华人的移民过程、华人社团的组建、华人社区的性质、农村经济和家族关系、职业和当地市场经济、当地市场经济和橡胶贸易、权力问题、华人与祖国的关系等,是典型的民族志式的海外华人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文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解读,阐述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华侨华人的独特性质,探讨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华侨华人研究的新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内外兼修的视野,要求华侨华人研究一定要具有全面、系统和均衡的视角。一方面,需要在祖籍地中国和住在国之间有一定的均衡,过分强调任何一地,都可能会失去对华侨华人这个分布于全球的群体的客观理解;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个系统工程,现代化进程既涉及政治经济,也包含社会文化;既需要本土稳定,也兼顾世界和平,所以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一定要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梳理北美和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阐述了海外华人基督教的一些特征。受多元异质文化的影响,海外华人宗教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不仅中国传统宗教和民间信仰得以在海外传播和发展,西方基督教文化也在深刻影响着华人社会,华人基督教由此得到发展,尤其在北美和东南亚。北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文化,华人基督教发展最盛;东南亚华人主要信仰中国传统宗教,但基督教的跨族群传播能力使其能够在华人社会中广泛传播。因此,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程度受所在国宗教特性和政策的影响、华人基督徒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海外华人基督教信仰的社会服务功能在传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外华人社团的国际化:动力·作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外华人社团的国际化:动力·作用·前景刘宏华人社团传统以来一直被视为海外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并在海外华人的历史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近二十多年来,海外华人社团发生了两个似乎矛盾的新变化。一方面,许多国家华人社团的内部作用逐渐降低,并日益分散化;...  相似文献   

12.
曾少聪博士的新著《漂泊与根植———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丛书之二, 已出版问世。该书是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报告基础之上修改而成的, 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探讨海外华人问题, 是中国大陆华侨华人民族学研究的新成果。从华侨华人研究的整体学术史发展来看, 民族学 (人类学) 的华侨华人研究并不少见。西方学者以及台湾地区的学者较早就从民族学 (人类学) 角度进行华侨华人问题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奠定了华侨华人民族学 (人类学) 研究的范式。有…  相似文献   

13.
1999年6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刘宏博士应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邀请,在北京大学举行“东南亚——海外华人问题研究”系列讲座,分“东南亚研究和海外华人研究的新动态与方向”、“全球化与本土化进程中的东南亚华人社会与文化”、“东南亚华人企业家:文化...  相似文献   

14.
华侨华人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力图从国际学术界传统学科体系的分解与整合这一角度来分析建立华侨华人学的现实性 ,并从局限性、可行性、研究对象的定位及辨识标准、研究范围、挑战与机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由于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无法进行科学抽象的特征 ,从传统的学术分类来看 ,华侨华人研究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学科。然而 ,学术史的演变表明 ,一些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日益独立出来 ,这为华侨华人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作者对“华侨华人学”下了定义 ,并提出了建立作为学科分支的华侨华人学的两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跨国主义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兴起的新理论,它注重移民的机动性和跨界性,强调移民的生活取决于跨国社会场景。在跨国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梦金山、梦家乡》一书突破传统海外华人研究的民族国家模式,展现了一个具有内聚性的跨国台山人社会,它既显示了跨国主义理论对海外华人研究的潜在贡献,又表明了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跨国主义理论要更好地运用于海外华人研究,就要进行再场景化和历史化。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2月7—9日,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华侨史》编纂委员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移民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比较、借鉴与前瞻:国际移民书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五邑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日本、英国及中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30余人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一)华人移民书信研究尤为关注其文化价值及海外华人与祖籍国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是中国第一侨乡。海外华人对广东 ,特别是主要侨乡的影响 ,使其具有鲜明特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侨乡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文化发展独具特色。从理论上认识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 ,是海外华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跨国主义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兴起的新理论,它注重移民的机动性和跨界性,强调移民的生活取决于跨国社会场景.在跨国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梦金山、梦家乡>一书突破传统海外华人研究的民族国家模式,展现了一个具有内聚性的跨国台山人社会,它既显示了跨国主义理论对海外华人研究的潜在贡献,又表明了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跨国主义理论要更好地运用于海外华人研究,就要进行再场景化和历史化.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7月1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少数民族海外华人,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的学科视角、理论方法与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及文化适应、认同问题等方面。发言者主要是在国外做过实地调研并有相关成果的专家学者与博士研究生。此外,还邀请了海外华人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评议并分享研究经验、观点。  相似文献   

20.
美籍华人谭雅伦教授谈华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1世纪的海外华人”为主题的暨南大学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2月6日至8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名专家、学参加了研讨会,总共提交论80多篇。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族裔研究学院亚裔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谭雅伦博士作了“美国华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