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从前,有个贪婪、吝啬、爱财如命的土司,名叫莫扎。他家里金银千贯,但从不知足,经常勒索百姓,鱼肉乡里,无恶不作。一天,莫扎见人们都往寨头涌,心里觉得奇怪,便象苍蝇见血一般,闻风而去。在寨头的打谷场上,密密麻麻挤着一大群人,不时有几个人从人堆里钻出来,脸上  相似文献   

2.
凤羽与传说     
白族人民给自已居住地区的山、水和村庄,取了许多名字。其中,有许多与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紧密相联。透过这些地名,不仅能知道许多传说故事,而且还可以让我们追寻一部分白族古代历史的轨迹。凤羽坝的起名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有一只凤凰飞越凤羽坝上空,落下一根美丽的羽毛,所以就被叫作“凤羽”。据《浪穹县志》记载,唐朝时南诏蒙氏曾设置凤羽县。可见这个传说已很古老。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则解释说:凤羽西边“岗条数十,东下如凤之羽,故名凤羽”。徐霞客  相似文献   

3.
当年,在旧上海法租界,出了一个不寻常的人物,他叫薛耕莘,今年已经103岁,母亲是英国人。他曾任法国巡捕房的第三把手——特级督察长。他经历了旧中国的风风雨雨,工作、生活在帝国主义的租界里,周旋于任意践踏我国主权的帝国主义分子、祸国殃民的旧中国官僚军警和鱼肉乡里的反动会道门等形形色色的势力之间。  相似文献   

4.
洱源县凤羽坝子,有“凤凰之乡”的誉称。凤凰之乡的婚礼婚俗,既古朴淳厚,又饶有情趣。定婚要行“鸡酒礼”鸡酒礼,白族话叫“隔格枝”,这是凤羽白族的定婚习俗。凤羽白族男女青年的终身大事谈定后,双方就选择一个“大吉大利”的双月双日,举行鸡酒礼。定婚那天,媒夫媒妇率领男方家的至亲长辈,跟未来的“新郎官”一起,到女方家去。同行的还有十来个穿红着绿的姑娘。她们都端着油漆托盘,托盘里摆放着  相似文献   

5.
陈正贤 《文史天地》2010,(12):70-73
尤侗: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尤侗,字同人、展成,晚号西堂老人,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今江苏苏州人。他曾六人科场皆名落孙山。顺治九年他以拔贡身份赴吏部应选,授永平(今河北卢龙)推官,但没几年即因杖责鱼肉乡里的“旗丁”被革职调用,他愤而辞官。  相似文献   

6.
三班衙役是指封建社会衙门里的勤杂人员,他们—般分成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明清时期,官场上盛行幕友佐治,一个衙门里由主官和他自己聘请的幕友组成"工作班子"。从理论上讲,相互之间都应该是宾友关系。不过实际上这里面关系要复杂很多,往往还会掺杂其他的社会身份关系,形成形形色色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史》2011,(11):31-31
三班衙役是指封建社会衙门里的勤杂人员,他们—般分成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6期刊载张凤鸣、高晓燕《清代哈尔滨方位考》一文(以下简称《方位考》),该文依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资料,就清代哈尔滨是指今日哈尔滨的哪一部分地区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个人偶读到此文,感到很受启发,在此愿就文中所引的几条谈及他尔珲与哈尔滨档案资料,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该文作者查到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记载,同治  相似文献   

10.
马祭泰是剑川地区民间流传较广的一个传奇人物,大约生活在明末、清初年间。他抑强扶弱、大义凛然、胆识过人、机智勇敢,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抱牛练出大力气传说马祭泰出生在剑川东乡桑岭村,从小父母双亡,一直由叔父抚养长大。叔父性情暴戾,经常对马祭泰不打则骂;婶婶偏心眼,把自己的孩子照管得好好的,对年幼的马祭泰则不管不问,饥寒冷暖从不关心,有时还冷嘲热讽,恶语相骂。叔父的几个小孩见父母对马祭泰如此,也鹦鹉学舌,对马祭泰老大不恭。马祭泰从小就饱一顿、饿一顿地度日,衣服经常破衣拉花,烂旧得不能遮体。冬天北风呼呼,霜雪遍地,马祭泰仍然赤着脚出来汲水、洗菜……有几次,他还被故意找茬子的叔父打得不敢回家,只能在草堆、破  相似文献   

11.
相传很久以前,在苗家山寨有一个聪明伶俐、机智勇敢的青年,名叫王三。他为人耿直豪爽,忌恶如仇,深受乡亲们的敬佩。下面就讲他的两个小故事。为民除害在苗寨,有一个叫刘恶的土官,欺压百姓,王三常设计整他,因此他对王三恨得要命,想设法陷害王三。在离刘土官家四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座森林密布的大山,叫莲花山。山上有一条水桶粗的大蟒蛇,经常吞食过路行人和苗家兄  相似文献   

12.
保定直隶总督署“公生明”牌坊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年,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前的甬道上,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的"公生明"牌坊,不久便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而成为了直隶总督署的标志性建筑。那么,历史上的总督衙门里是否有"公生明"牌坊呢?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了保定直隶总督署建"公生明"牌坊是一种错误的模仿。  相似文献   

13.
木氏正源,丽江白沙人,初名木淳,字羲民,他少年好学,博览群书,因此到成年时学识很渊博,乡里人为尊敬他,老老少少都尊称他为木老夫子。他在晋宁、宜良等地当过学正,一生著有《周易集说》六卷、《羲民文集》一卷、《羲民诗集》一卷、《见闻杂录》一部。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文庙给他立了一块乡贤牌,在《光绪丽江府志》中,也把他列为乡贤。下面是史书里未曾记载的几个小故事。“月课”应考的姣姣者清代,为应科举考试,各地都应行“月课”,即每月由地方衙门出题,让秀才以上的  相似文献   

14.
江登大队,座落在洱源县凤羽坝子东部的天马山脚下,凤羽河边。这里,男女老少能歌善舞,腊月正月里,笙簧萧管不绝于耳。然而,江登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那新鲜独特而又饶有风味的小学生入学礼仪。在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前夕,凡有子女入学的父母,便事先着手浸渍和酿制核桃、无花果、沙参、冬瓜、枣子、姜花等各种各样的密饯。开学的日子到了,家长就在准备好了的各种密饯、糖果中精选出六至八种,摆放在茶盘中。然后就领着小孩,带着果品上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今年,我们给读者朋友们捧献了三期故事专号,第五期是最后一期了。这一期故事专号的头一篇是人物传奇“马祭泰的故事”。据说,剑川一带的白、彝、回、汉等民族的群众,对马祭泰扶弱济贫、打抱不平、惩恶扬善的大义大勇行为很是敬佩,所以,关于马祭泰义士“竹伞扫强盗”、“威震骡马会”、“智惩阎财主”、“大义释仇人”、“石碾砸城楼”等一系列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越传越神。乃至于马祭泰的最后去向,也是众说纷纭,有说他在一次同官府兵丁的拚杀中不幸身亡了,也有说他怀着对不公平社会的种种嫉恨而隐姓埋名于他乡了,还有说他又结聚了一伙穷苦壮士继续与官府作对。说法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象马祭泰这样的义士,世上应该多有几个吧!  相似文献   

16.
田家乐     
为了祈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岁夏末,凤羽白族人民,都要演唱饶有情趣的传统歌舞《田家乐》。《田家乐》的起因是这样的:相传三百多年前的一天,一伙英俊活泼的白族青年男女,在凤羽河边栽秧。小伙子们弹着丝花三弦,小姑娘们唱着娓娓动听的白族调,伴之以清脆悦耳的柳叶声,组成了一支优美的交响乐曲,荡漾在凤羽河畔。  相似文献   

17.
《文史天地》2012,(10):94-94
明清时,府州县衙门的“公务活动”,大都是由“音响工具”控制的,就像今天的“响电铃上下班”。头梆是衙门里开始准备工作的信号,守大门的衙役要请内衙用传筒发出大门钥匙,打开大门,好让住在外面的书吏、衙役们进衙门报到。过了一段时间,内衙宅门前又打点五下。  相似文献   

18.
郭建 《文史天地》2021,(3):14-16
在中国古代的县衙里,长官办公的地方叫厅堂,长官手下办事人员的办公室就只能叫“房”“廨”等等. 一、“寅宾馆”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发阴私诗人被打叹老景寡妇寻夫”里,小无赖牛浦郎冒充名士牛布衣招摇撞骗,唬人说:“我一向在安东县董老爷衙门里,那董老爷好不好客!记得我一初到他那里时候,才送了帖子进去,他就连忙叫两...  相似文献   

19.
李传军  金霞 《文献》2007,(3):41-44
南宋临安陈宅书籍铺主陈起之子陈续芸和当时另外一位著名的书坊主陈思是否为一人,至今仍存在争议.而笔者则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补充,以说明陈续芸与陈思即为同一人.  相似文献   

20.
翟翔 《敦煌学辑刊》2000,(1):128-131
位于甘肃永登县大通河畔的连城,在其东北方向约10里是东大寺沟,沟东侧崖壁上镌刻有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陕西路提举刑狱使陈傅师巡按镇武军回时所作五言绝句一首,后有大同副将陈思恭、监押王励、知镇武军严永吉等题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