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依法保护环境,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已成当务之急。环境犯罪可分两类,一类是污染环境类犯罪,一类是破坏资源类犯罪。我国虽然没有使用公害犯罪这一称谓,但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内涵与之大体相当,本文所指的公害犯罪即污染型环境犯罪。论文就公害犯罪概念的界定、公害犯罪特点及立法建议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朝着年轻化、暴力型方向发展,如何找出犯罪根源、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目前社会应该尽早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就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特点进行阐述,详细分析了儿童图书馆如何开展青少年犯罪心理矫正、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反假宣传的深入和社会公众反假意识的提高,打击制贩假币犯罪力度的加大,持有、使用假币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反假币工作依然不容放松。假币违法犯罪活动开始向打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和偏远农牧地区蔓延,如何搞好人民币反假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冉冉 《神州》2011,(29):205-206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诸多的争议,对法条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在定罪量刑上的巨大差异。本文从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进一步论证了转化型抢劫罪适用的前提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犯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冉冉 《神州》2011,(12):205-206
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诸多的争议,对法条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在定罪量刑上的巨大差异。本文从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进一步论证了转化型抢劫罪适用的前提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与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犯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犯罪背景空间、场所空间、联接空间和聚集空间四个层次,构建城市犯罪风险区位因子体系。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以立案判决的“两抢一盗”犯罪为数据源,综合运用空间句法、犯罪近重复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方法进行犯罪风险地形建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犯罪风险区位因子对犯罪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依据多层次的犯罪风险区位因子体系及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机制,城市犯罪高风险区域可分为城市商业中心、火车站交通枢纽、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几大类型。基于犯罪地理学理论构建的犯罪风险区位因子体系模拟的犯罪风险地形对实际犯罪空间分布有良好的解释度,可为城市犯罪分布环境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7.
犯罪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犯罪地理学,因此,犯罪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犯罪地理学的理论体系,认为犯罪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含有:①地理环境决定论;②环境论(月相说、星相说、地域说、犯罪地形说、折衷主义学派环境论);③犯罪时日论;④芝加哥学派的犯罪同心圆论;⑤犯罪区位论。通过犯罪地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希望有益于犯罪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2008年长春市主城区各警区(共74个)内的8种常见犯罪,并对其进行了基于主成分的因子分析。基于日常活动理论(routine activities theory)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不同主因子得分的空间分异状况,并结合各地段人口集聚、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特征,探究各主因子的内涵、关联和空间格局的成因。结果表明长春市2008年8种常见犯罪可以归为3个主因子上。其中主因子1在伤害、诈骗和偶发性暴力犯罪上载荷最大,可以归结为经济活动主导(或就业主导型)型因子;主因子2载荷最大的犯罪包括抢劫、抢夺和扒窃,可以归结为商贸、餐饮、文娱活动主导型因子;主因子3载荷最大的犯罪包括入室盗窃和机动车盗窃,可以归结为居住活动主导型因子。  相似文献   

9.
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峰华  魏晓 《人文地理》2004,19(5):60-63
本文简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的历史,揭示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征。探讨了西方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论述了实证主义、激进地理学思想、科际整合理论、GIS的引入是目前犯罪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此外,还探讨了中国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最后,对21世纪的犯罪地理学研究进行了展望,阐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的12个热点课题,并指出21世纪将是犯罪地理学大发展的世纪。  相似文献   

10.
中外犯罪地理规律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任何一种犯罪都是犯罪行为者在特定的地理时空内进行的,因此,犯罪行为无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地理规律性。本文用犯罪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人类生物学的观点,结合国内外犯罪规律实证研究,系统地探讨了犯罪的行为地理规律、自然地理规律、社会地理规律和犯罪的人工环境规律。这些犯罪规律实证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促进犯罪地理学和犯罪学的发展,在实践上可为制定犯罪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犯罪地理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祝晓光 《人文地理》1989,4(2):40-46
犯罪地理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的空间发生、发展和分异规律以进行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科学。它具有地域性、综合性、技术性的特点,犯罪地理学的科学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犯罪地理学概论、部门犯罪地理论和区域犯罪地理论。对于犯罪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目前我国犯罪地理学应承担的任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犯罪地理学主要研究犯罪现象的空间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从21 世纪以来SSCI、SCI 收录的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中整理500 多篇犯罪地理研究相关论文,分析西方近年来犯罪地理学发展态势,并选取100 余篇代表文献重点评述。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西方犯罪地理研究通过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学科融合等途径推进了犯罪过程和机制的研究,犯罪时空模式、城市社会环境与犯罪的关系、犯罪仿真模拟与地理画像、犯罪空间防控等领域发展迅速,犯罪地理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学科体系和发展脉络日益清晰。以此为鉴,未来国内的犯罪地理学应加强实证研究,以犯罪空间分析为重点,逐步形成包括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空间观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道路网络的犯罪空间聚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犯罪空间聚集特征研究的单元主要是地点、街区、巡逻区等,但是许多警务工作是沿道路网络开展的,因此有必要研究犯罪在道路网络上的空间聚集特征。本文以路段为分析单元对浙江省某地2011-2014年发生的16787起盗窃类犯罪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1在道路网络中存在犯罪热点路段;2犯罪在路段上具有聚集性,少部分犯罪热点路段聚集了大部分犯罪,如19.86%的犯罪热点路段聚集了53.42%的犯罪;3犯罪热点路段在道路网络中也具有空间聚集性,主要聚集在类型为住宅区、大学、商业区等7个区域。根据犯罪在道路网络上的聚集特征,警察部门能优化相关警务工作,科学分配警力资源,从而提高治安防控、犯罪预防、侦查破案等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知识产权纠纷和侵权比较突出,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由此产生。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一种,包括网上侵犯著作权犯罪、网上侵犯商标权犯罪、网上侵犯专利权犯罪和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它具有区别于传统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个性特征,给知识产权犯罪理论、立法和司法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张胜全 《沧桑》2008,(4):86-87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必然侵害的合法权益。犯罪直接客体具有法定性、必然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特征。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立法者的价值取向,应根据某一犯罪所属类罪的同类客体的内容来确定。犯罪客体对于犯罪的分类、结果加重犯的构成以及犯罪未遂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犯罪机会对城市犯罪的影响机理出发,构建了犯罪机会的三角模型,并借此对城乡结合部犯罪机会的来源、构成及其组合状态的展开理性分析。进一步地,文章提出要建立"控制犯罪机会"的理念,梳理城乡结合部犯罪机会控制与犯罪防控的基本思路,强调把防控策略的构建与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综合治理措施相结合,通过"可防御空间"的营造,促进城乡结合部摆脱"城市犯罪高发区"阴霾笼罩,使其进入到全面建设、和谐发展的有序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7.
赫赫 《神州》2013,(21):198-198
当今世界各国,犯罪论体系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一是“三阶层”体系,即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即采用该模式;二是“双层”体系,即将犯罪成立条件分为犯行与犯意,然后讨论抗辩事由,如美国即采用该模式;三是“四要件”体系,即将犯罪构成条件分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往关于犯罪时空特征的研究较多的侧重于对犯罪时空分布现象的描述分析以及从人文地理视角下的环境影响性分析,但缺少从环境要素与犯罪主体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下的犯罪时空特征研究。本文通过开展北京市入室盗窃案件的时空热点实证分析,总结和归纳了案件热点环境的时空要素类型,并基于环境犯罪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犯罪主体与环境影响要素相互作用的犯罪时空分布机制,其中,环境对犯罪主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类要素,即目标、交通、防范和作案时机。这些研究可以为下一步开展犯罪模拟以及犯罪预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犯罪形式多种多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也有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要防范网络犯罪需要科技与法律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李鲲鹏 《神州》2014,(9):198-198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可以称得上世界难题的课题,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对策等方面谈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