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旅游》2004,(8):8-9
编辑同志: 你们好! 文章《阳原古韵让人惊世》在贵刊第三期发表之后,对贫困县阳原启动旅游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县政府先后五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开阳堡考察,并制定了较完整的开发和保护计划。而这正是我们这几个以旅游扶贫为目的、四处奔走呼喊的老头所期盼的。当地的乡亲们也将会因此而感谢《旅游》。 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关照!高(?)(?)  相似文献   

2.
杜庄遗址是目前已知位于泥河湾盆地最西端埋藏在阳原群河湖相沉积层的一个旧石器遗址。遗址分布在阳原群顶部,含大量石制品和哺乳动物骨牙化石。文章记述了采集的52件石制品。依据地层结构和哺乳动物化石判断,杜庄遗址应该形成于晚更新世较晚期"大同湖"大面积萎缩阶段,其时代与泥河湾盆地东北端后沟遗址上覆黄土堆积时期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来,河北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发现了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出土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物,其中有不少是闻名中外的重大考古发现;对这些考古发现的科学研究成果,也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河北考古为中国的文物考古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旧石器时代考古阳原盆地是河北旧石器考古的中心。阳原盆地又称泥河湾盆地,这里第四系地层发育良好,蕴藏着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早在本世纪2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就开始在泥河湾进行地质和古生物学考察研究工作。1965年,盆地中部虎头梁村附近发现了可靠的旧石器,自此真正揭开…  相似文献   

4.
河北阳原地区发现、发掘的西汉墓葬中,北关及三汾沟墓地发现的西汉墓葬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西汉时期这一地区墓葬的风格和特点。这两处西汉墓地发现的墓道上的建筑遗存及墓穴内的木构设施,与墓葬等级及墓主身份地位等较为相符,体现出与墓葬修建、墓主下葬、墓葬祭祀及墓葬保护等有关的诸多内容,反映出阳原地区西汉墓葬在发展演进过程中,除沿用本地区墓葬的特征外,还存在对其他地区丧葬文化的吸收、借鉴、模仿和改造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汉代丧葬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对汉代墓葬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阳原县旧城遗址是张家口境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城址,城内遗物以辽金元时期的陶片、瓷片和建筑构件为主。经考证,旧城遗址为辽金元时期顺圣县治所在地,明初因战乱荒废,迁建新城,即今阳原东城镇,同时旧城遗址并非像有些史籍所记述的是唐代的安塞军故地。  相似文献   

6.
李启平 《神州》2011,(4):80-80
本文考释了阳原方言中的“盖、圪能、褊窄”三条俗语词,将其同古代、近代汉语书面语相互印证,既为今语做了探源溯流.又为古语提供了方言佐证。  相似文献   

7.
李泰菜(1897-1968),字革痴,号痴庵,直隶阳原(今河北阳原县)人,是我国近代名的方志学家。他所撰的《阳原县志》被誉为民国名志,所的《方志学》则被看作我国最早的方志学专之一,二集中体现了李泰菜的方志学思想,也凸现了李泰菜在方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为了将其方志思想彰显于世,使其思想的合理内核得到传承,对李泰菜的方志思想作一全面、客观、深入的探研成为方志理论研究的必然。但笔囿于才识,在此只能对其作一粗浅的研究,以期为读传递李泰菜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8.
试析华北地区距今1万年左右的社会复杂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华北地区的河北阳原于家沟、北京怀柔转年、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河北徐水南庄头、山西吉县柿子滩、河南新密李家沟6个遗址存在有技术革新、技术复杂化的证据并展示出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在这一地区的空前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复杂,人口的大幅增长与扩张,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建立,促使华北地区在距今1万年左右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复杂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河北阳原、怀来、满城、顺平、唐县、行唐等太行山东麓地区以及山西浑源、原平等地近年来发现的东周时期戎狄文化遗物,既有游牧文化特点,又有中原东周时期青铜礼器配套出土,反映了春秋时期北方戎、狄文化和中原周文化融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阳原县九沟东周时期青铜器群的发现,为春秋时期北方戎、狄文化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从考古和文物看先秦债及其法律调整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先秦债及其法律调整的起源根据考古发现和史籍记载。我国上古交换或贸易的经济交往史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1972~1974年河北阳原虎头梁发掘了一个狩猎遗址,其中遗存的石器多系细致加工而成,未发现粗加工时的粗大石块与石皮;并且还出土了十余件运用磨孔、两面对钻和磨光等技术的装饰器品;这些发现揭示了当时狩猎人群用猎物或其它物品交换所需工具  相似文献   

11.
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中的匈奴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 ,位于西汉王朝统治的边疆地区 ,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使得其埋葬习俗及随葬器物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也是复杂的。因此 ,这批考古资料对于研究张家口地区西汉时期汉文化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都显得极为重要。《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① 的作者 ,对这批墓葬的年代及其在结构上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指出这批西汉晚期墓葬有“和中原汉墓相同之处 ,又有自身的特点” ,“似乎北方特色多一些 ,也存在着本地的因素”。这无疑是正确的。本文拟在此基础上 ,对报告中M2特殊的葬式 ,标本M8∶4陶壶上特殊的图案所反映出的文…  相似文献   

12.
黄锡全先生在<中国钱币>2005年第2期上公布了两枚三孔布,其中一枚小型三孔布面文有二字,如图所示.黄先生将面文二字隶定作"阳鄜",读作"阳羱",即"阳原".其地在河北阳原县西南,东距赵东安阳不远,战国当属赵.  相似文献   

13.
雷百景  李雯 《文博》2008,(2):48-51
众所周知,西汉十一帝驾崩之后皆安葬于京都长安近郊的黄土台塬之上,主要分为两大陵区:一为自汉长安城正北方向(渭河北岸)往西延伸的成阳原陵区,这足以高祖刘邦长陵为中心的主陵区,也可以说是祖陵区,东西横亘约40公里,排列9座汉代帝陵;另一为长安城东南陵区,包括白鹿原上的文帝霸陵和杜东原(少陵原)上的宣帝杜陵.  相似文献   

14.
黄锡全先生在《中国钱币》2005年第2期上公布了两枚三孔布,其中一枚小型三孔布面文有二字,如图所示。黄先生将面文二字隶定作“阳[莧阝]”,读作“阳羱”,即“阳原”。其地在河北阳原县西南,东距赵东安阳不远,战国当属赵。按,黄先生对铭文地望的考订所提供的文献资料,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蒋璐 《文物春秋》2007,(1):28-33
张家口地区所发现的汉代墓葬中,怀来官庄和阳原三汾沟的随葬品相对丰富,组合关系明确。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两者在墓葬形制和随葬陶器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官庄西汉早中期墓葬受残余燕文化的影响,而三汾沟西汉晚期墓葬表现出与北方长城地带汉墓更多的共性,并出现了一些匈奴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泥河湾层”不是地层学上规范的科学术语,它自1924年建名以来,概念不断深化。“泥河湾层”不仅包括下更新统,还下伏上新统和上覆中更新统与上更新统甚至全新统。1991年,孙建中等提出了以“阳原群”代替“泥河湾层”。  相似文献   

17.
黄信 《文物世界》2012,(6):32-35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阳原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武安磁山、易县北福地等新石器遗址,磁县下七垣、唐县北放水等先商遗址,藁城台西、定州方国墓地等商周遗址,易县燕下都、邯郸赵王城等东周都城遗址,秦皇岛金山咀秦代建筑群遗址、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等秦汉遗存.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2010,(13):19-23
<正>1.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石匣里乡境内,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成为中国以至其他大陆进行地层  相似文献   

19.
桑干河,源于山西马邑雷山之阳,从大同和浑源之间东去,进入河北阳原县境内后河道逐渐开阔,水势如虹。而后自西向东流经涿鹿、怀来,最后汇入官厅水库。桑干河畔泥河湾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将这一地区古人类活动的时间推向了100-150万年以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至今仍在两岸闪烁着光彩。黄帝城、燕长城、鸡鸣驿、竹林寺、开阳堡、土木堡使桑干河为之生辉。塞北严酷闭塞的生活环境孕育和造就了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如剪纸、面人、秧歌、背阁、晋剧、民歌等。我们应邀于2004年中秋前后到阳原考察,记录下了令人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桑千河,源于山西马邑雷山之阳,从大同和浑源之间东去,进入河北阳原县境内后河道逐渐开阔,水势如虹。而后自西向东流经涿鹿、怀来,最后汇入官厅水库。桑千河畔泥河湾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将这一地区古人类活动的时间推向了100—150万年以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至今仍在两岸闪烁着光彩。黄帝城、燕长城、鸡鸣驿、竹林寺、开阳堡、土木堡使桑千河为之生辉。塞北严酷闭塞的生活环境孕育和造就了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如剪纸、面人、秧歌、背阁、晋剧、民歌等。我们应邀于2004年中秋前后到阳原考察,记录下了令人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