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才旦 《中国土族》2005,(2):20-23
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拥有六大著名寺院,即拉萨的甘丹、哲蚌、色拉三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而六寺中,拉萨的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最具盛名。黄教寺院的组织机构大同小异,但其中最完整典型的是拉萨三大寺。拉萨的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有时也合称为“色哲甘松”或“丹萨松”(松为三之意)。拉萨的三大寺,从远处望去是一片楼阁重叠的建筑群,进入寺内,就会觉得与其说是寺院,不如说是个城镇更合适。在寺院的范围内,除了殿堂、僧舍、佛塔、经幡外,还有街巷、有私人宅第,有一个个的小院落。三大寺的规…  相似文献   

2.
殷人额带玉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安阳小屯殷墟乙七基址北组墓葬的M86墓中,全躯葬骨架的头骨上存有三件蚌饰,其中间一颗,报告称为“蚌花”。它位于前额正中,造型如柿蒂形(按:所谓柿蒂纹,常见于汉代铜镜,呈四瓣形,与此不类。故以此名代称),长约6厘米,其它两件位于两鬓处(图一)。据石璋如推断,三件蚌饰原是镶嵌在革类或帛类物上,是戴在头上的额带装饰品①。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正哲孟雄王祖普南杰求娶奔琼玛事件始末扎洛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哲孟雄第七代国王祖普南杰求娶西藏贵族拉摩之女奔琼玛,本是两地之间联姻传统的延续,然而由于奔琼玛执意嫁给医生桑布巴而引发了争议,一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当时的驻藏大臣介入此事进行调查,各相关方上  相似文献   

4.
骆宏漠 《新疆钱币》2010,(1):46-47,53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在英、俄等国支持下,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侵人我国新疆喀什噶尔,进而占领了南疆大部分土地,建立了“哲德沙尔”(意为七个城市)伪政权,自称汗,并依照浩罕国的钱币铸造铁剌金币、天罡银币和普尔铜币,其中以天罡银币流通最广。  相似文献   

5.
哲蚌古寺闭门排练县农民演出队组建后,一直找不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排练和住宿的地方,后来县里出面联系,到西藏最大的喇嘛庙哲蚌寺排练。这座寺庙坐落在坚壁乌则山半腰,上山下山都不大方便,有利于演员们集中精力排练节目。从县里坐马车走了两个多小时,进入规模宏大的哲蚌寺区。这个寺庙我过去多次来过,1963年协助拍摄电影《农奴》,在这里呆了将近半个月。现在经过“文化革命”,部分喇嘛返回家乡,求  相似文献   

6.
"哲孟雄"是清代乾隆以后锡金在汉文史籍中的称呼,《西藏志》等史籍对其与西藏交界均有记载。作者结合各种史料记载,对乾隆末至光绪初年藏哲边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对白木戎与哲孟雄的关系进行了考辨,认为白木戎并非哲孟雄;对西藏与哲孟雄早期界址、帕克里地方三处卡隘、哲孟雄与其他邻近地方的边界以及一些史料中的错误进行了考辨;还对清朝对藏哲边界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清朝对藏哲边界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但由于后来国家治理能力的衰减,其管理逐渐松弛。  相似文献   

7.
蚌器是一种以蚌壳为材料制作的器具,其主要是用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或装饰品等,在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中蚌器发现数量颇多。以兴隆洼文化出土的蚌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装饰类、人面类、臂钏类和工具类四类,进行类型和功能的分析,进而讨论蚌器与石器中同类器之间相互模仿、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国硕  赵俊杰 《考古》2012,(2):3-17,109,97,98
2007年9~12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等对牛牧岗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商文化以及东周、西汉等时期的遗存,其中以龙山文化遗存最为丰富。龙山文化遗存遗迹有房址、灰坑,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豫东地区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顶蛳山遗址出土蚌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是篇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论文。文章从动物考古学的视角对广西邕宁顶蛳山遗址出土的600余件蚌刀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对贝壳标本有针对性的选择、贝壳的分区及其记录、蚌刀方位的确立、蚌刀的加工工艺、蚌刀形状的记录、测量数据、资料的录入等,这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对今后开展类似研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研究的结果也值得关注,例如,通过分析发现,顶蛳山古代先民在制作蚌刀时,对材料即蚌类品种是有选择的,材料的不同甚至蚌壳的部位不同,所制作的器物也不同。通过分析还发现,顶蛳山原始居民将日常生活中所习见的鱼的形象在蚌刀上体现出来,很可能隐含着他们对于鱼类或渔业兴旺的希愿。  相似文献   

10.
伦明先生,字哲如,广东东莞人,曾任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师.他是近代藏书家兼目录学家.此文自注:乙丑(1625年)七月作”,最初为石印本,流传不广,今录之并加标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海燕 《神州》2014,(8):128-128
<正>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重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话似为不实之词,但细细品味,也未必全无道理。就其生长,发育的各方面素质而言,以及对其素质的培养和开发的重要性而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还是颇有一些道理的。三至七岁的幼儿时期,正是他们身体发展、智力开发、习惯培养、情操陶冶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在自己的保教活动中,认真实施素质教育,让每  相似文献   

12.
濮阳西水坡M45与第二、三组蚌塑图关系的讨论方酉生《中原文物》1996年第一期发表一篇题为《濮阳仰韶文化蚌图小议》①的文章(以下简称为《小议》)。《小议》的作者说:“我认为只重视45号墓蚌图,忽视第二、三组蚌图,也是一种疏失,怎么能将同时一起摆砌的图...  相似文献   

13.
2001年7月21日至24日,主題為“中國哲學與廿一世紀文明走向”的第十二届國際中國哲學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共有25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臺港、海外學者和中國大陸學者大約各占一半,其間共召開了四次全體大會、五十二場次分组會議,有二百零四位學者在大會或分组會上報告了論文。各位代表圍繞着主題比較集中地討論了人們關注的一些問題,如: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研究的問題、對象和範圍有何异同?如何深入研究和發掘儒、道、佛、墨、兵、易等傳統哲學思想原創性貢獻,并揭示其現代意義和價值?參照西方的哲學解  相似文献   

14.
蚌勺与蜃器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常出土用蚌壳加工制作的器物,通称蚌器。最为习见的有蚌镰、蚌刀、蚌锯、以及装饰品等。但也会遇到一些作用不甚明白的蚌制品,不弄清楚它们的功用,就不能很好了解先民们在古代社会的生活。为此,本文试图通过一些蚌器的分析,在这方面作一些粗浅地探讨。陕西半坡曾出土大量穿孔蚌壳,《半坡报告》中未解释其功用。在半坡博物馆第二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了两件银平脱蚌盒,据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唐墓。其一,银平脱折枝团花纹蚌盒(图1、2),长5.6厘米,宽4.6厘米,厚1.5厘米。只剩下一半。天然蚌蛤,外表饰银平脱折枝团花,花朵有的  相似文献   

16.
举奢哲与刘勰史学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着哲和刘勰都是彝汉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们的史学理论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对后世史学颇有影响,笔者根掂有关原始材料,试作比较研究。举奢哲是彝族古代大布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医药学家和工艺美术家,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在彝族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深得彝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被尊为“大师”、“先师”。举奢哲生存的年代,据康健、王子壳等学者考证,“从彝族‘盐仓家谱’得知,举奢哲与阿买妮为同时代人,即清康熙三年(1664年)上推六十六代,粗略推算,约相当于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17.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评美国影片《在西藏七年》□沙舟美国好莱坞公司拍摄的影片《在西藏七年》是一部政治影片,它极力丑化中国共产党人,恶毒攻击中国政府在西藏的政策,妄图损害中国的形象和国际威望,鼓吹“西藏独立”。它的摄制手法的突出特点是:恣意捏造事实...  相似文献   

18.
1959年侯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9年我站在侯马市对"牛村古城"南的东周时代文化遗址作进一步钻探,选择重点,发掘了五百余平方米.并在周围地区进行了勘察清理,收获极其丰富,发现居住室,窖穴,水井和铸造铜器的残迹.出土遗物一千五百余件,其中有铜器、陶器、骨角蚌器、玉石器、货币及大量制做铜器的陶范和制造骨、蚌器的骨料和蚌料等.现将一年来的收获作简单介绍如下:一、文化遗迹:1.居住室:共发现六座,均从地面向下掘一长方形土坑,深度1.5-2.5米,面积1.5×2.2或1.8×2.8平方米,方向南北或东西不等.门口在住室的一端,  相似文献   

19.
颜松 《新疆钱币》2002,(1):29-35
同治五年(1865年)浩罕匪帮阿古柏在英、俄等国的支持下侵入新疆,使新疆陷入连年割据战乱的境地,清王朝在新疆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象征清王朝在新疆统治标志的各地钱局相继关闭。阿古柏在南疆建立了“哲德沙尔”七城国,并在其统治范围内强制推行天罡银币,使新疆红钱不断散失,数量日渐减少,逐渐退出货币流通领域。“乾隆间,阿克苏开炉鼓铸;咸丰间,库车亦铸。  相似文献   

20.
张剑 《河洛春秋》2001,(1):39-43
洛阳北窑西周墓是我国西周时期洛邑成周城的周人贵族墓葬,它位于洛阳市老城北北窑村湟河西岸的庞家沟。1963年以来,先后在这里钻挥发现西周墓葬480余座,其中考古发掘了348座,车马坑7座,出土了青铜器、陶瓷器和玉石骨蚌器9500多件。由我和贺官保、陈长安等编写的《洛阳北窑西周墓》考古发掘报告,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周折,最后在国庆五十周年大庆前夕,1999年4月才得以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