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凭栏而立向悬崖下看去,峭石的突兀,和着海浪的激扬、汹涌,让我不由得战战兢兢。崖下海水湍急,撞击崖礁,发出骇人的轰鸣,汹涌出大海的浩然雄威。仿佛在呼唤我,循声望去,霎时就觉得堕入了一种卑怯。在这样的“力与美”面前,任何人似乎都要相形见绌。一路上,听着礁石和岛屿的传说,伴着大海的涛声,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礁美石奇”是嵊泗海岛旅游一绝。路上,我们还看到了不少这样的岛礁。嵊泗似乎很随意地让这些石头从海里冒出来,仿佛要给那些看海的人展现大海美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请到中岳嵩山来文/魏治功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25亿年前,当中华故土还沉睡在茫茫无际的大海时,地壳一阵剧烈的“阵痛”,从大海中托起了巍巍嵩山。华夏始祖伏羲氏、黄帝以及尧、舜、禹等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创造历史的履痕和美丽的传说。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侵》的一桩公案葛剑雄八十年代初,北京学术界有人传说,先师谭其骧先生1965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侵》(以下简称《海侵》)一文是剽窃李世瑜的,为此李曾向有关方面告发,结果谭其骧先生在人代会小组会...  相似文献   

4.
大海对风帆说:"你真漂亮!"风帆对大海说:"那是因为有了你!"面对着一张张"刊评表",我们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平静。一本杂志有了读者的厚爱,才有其生存的价值;一本杂志有了读者的支持,才有其发展的动力。《旅游纵览》就是这样一本杂志。22年风风雨雨,潮起潮落,《旅游纵览》始终把为旅游爱好者服务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很多旅行者们也愿意把《旅游纵览》当做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5.
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先民们关于自然、世界、自身的文学叙述,具有极大的人类学意义。《圣经?巴别塔》和流传于贵州金沙一带的少数民族传说《汉苗彝的来历》这两个故事中,虽然父的形象、子的形象和塔的象征有其异同,但二者都隐藏着这样的语言观:语言对于人有着本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夏之夜     
正夜深了,我抬头仰望天空:天空犹如平静的大海,四周一片静谧。这时,夜空中出现了一片透明的云朵,仿佛银河上的薄雾。月亮在薄雾中穿行,好像在唱着一首美妙的童谣,又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的传说。星星眨巴着眼睛,好似顽皮的孩子,一颗调皮的小星星站在云端,好像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我环顾四周,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花儿在迷人的月光下翩翩起舞。看到这情景,我也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7.
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传说是架通历史与文学的桥梁”。尽管后来他对这句话做了修正,但是仍然有相当的正确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人物和风物传说的事实诠释例证了这句话。我想用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师的传说以及有关有民俗来说明柳田氏的论点。  相似文献   

8.
从民间文学的文体演变规律看,一般说神话衍变为传说,传说又衍变为民间故事。当然,这种衍变是渐变的,其渐变性表现为,开始神话与传说融合,逐渐传说比重加大,以至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传说越趋完善。 前些日子,我们对满族神话进行了挖掘,经过一番努力,发现确有大量蕴藏。但是满族神话的形态正如上文所述,已经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其变化的历程鲜明地印记着  相似文献   

9.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武定县的汤朗、黄栗树、米三鮓一带,原是一个茫茫的大海。海底有一座通明透亮的水晶宫,水晶宫里住着龙王,他有十个女儿。这十个女儿就象十朵水仙花。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她们就变成十只金鸡,经常离开龙宫到海面上游玩。大海的东边是连绵的高山峻岭,上面长满了茂密的森林。在离山林不远的山坳里,有几户彝族人家。一天,村里有个彝族青年在树林里打柴,他手勤脚快,不消多少时间,就砍好一背柴。他口渴了,就跑到海边,捧起清澈的海水,痛痛快快地喝了三  相似文献   

10.
《沧桑》1994,(3)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又是一位书画高手。关于他画画有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傅山没事爱在一家理发店听人闲聊,日久天长,理发师傅求傅山给画一幅画。傅山提笔立刻就在理发店的粉墙上画了一个樵夫,樵夫坐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光着脚亮脚丫子,看上去是刚淌河过来。身边还放着一条扁担,一把斧头和一条绳索。樵夫两眼凝视前方,神态自若,就象真人似的,谁看了谁夸。从此,来这里理发的人更多了。  相似文献   

11.
尾生 《丝绸之路》2012,(17):44-44
在表现古丝绸之路的题材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队队骆驼坚忍不拔地向前挺进;在西部一个个少数民族中,有这样一个民族与骆驼的传说有关。这个民族就是撒拉族。  相似文献   

12.
王乔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方,在被河洛王子晋传说取代多年以后,复归于越地,天台山遂为王子晋信仰的发祥地,并与台州白鹤大帝信仰融合为鹤仙信仰,广泛流传于东瓯地区,衍化为多种信仰民俗,远及日本。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南方广袤的大地上,群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其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在这些色彩各异的神话传说中,有一组从内容到形式都极其相似的故事为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所共有——这便是关于葫芦与人类关系的传说。这组传说故事从古流传至今,几乎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它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北方的古代神话,而且在越南、缅甸、泰国以及印度也能见到它的踪迹。象这样传播广泛、影响巨大的民间文化现象,在世界神话史上并不多见,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燕兵 《丝绸之路》2015,(3):14-19
和世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样,中华文明也是从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开始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伏羲、神农、黄帝、蚩尤、大禹、西王母……这些文明萌发阶段的神话和传说,大多数发生在甘肃地域或者与甘肃大地密切相关。在考古研究的佐证下,缥缈的传说渐渐清晰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可辨的脉络——中华文明在甘肃大地生发和传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也许没有任何其他一座东南亚的首都如柬埔寨的金边这样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和单一的城市传说。传说一名叫Penh的老妇人,在湄公河畔发现了4座佛像,仿佛是神明的引领,她将佛像供奉在附近的小山上,山下逐渐发展出的城镇就是金边。穿城而过的湄公河为积重难喘的国家带来了活力复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今年,我们给读者朋友们捧献了三期故事专号,第五期是最后一期了。这一期故事专号的头一篇是人物传奇“马祭泰的故事”。据说,剑川一带的白、彝、回、汉等民族的群众,对马祭泰扶弱济贫、打抱不平、惩恶扬善的大义大勇行为很是敬佩,所以,关于马祭泰义士“竹伞扫强盗”、“威震骡马会”、“智惩阎财主”、“大义释仇人”、“石碾砸城楼”等一系列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越传越神。乃至于马祭泰的最后去向,也是众说纷纭,有说他在一次同官府兵丁的拚杀中不幸身亡了,也有说他怀着对不公平社会的种种嫉恨而隐姓埋名于他乡了,还有说他又结聚了一伙穷苦壮士继续与官府作对。说法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象马祭泰这样的义士,世上应该多有几个吧!  相似文献   

17.
"宝石谷传说"在欧亚大陆流传甚广,印证了欧亚大陆各族的交流活动,是欧亚交流史的重要内容。此传说在南梁时传入中国。其最初内容是山谷有宝石,寻宝人将肉投入山谷,利用兀鹰将粘在肉上的宝石衔出山谷而后得之。在阿拉伯时代,传说中增加了两个新元素:一是山谷之蛇,二是克服山谷之蛇的重要历史人物亚历山大。蒙元时代以后,欧亚大陆各地既有新版本流行,也有原初版本存在。波斯、中亚等地区流传的原始版本流入中国并为汉籍文献所记载。该传说来自希腊化世界而后流传于欧亚大陆。  相似文献   

18.
读韦君宜的《思痛录》,我也像作家宗璞那样,是在“痛读”,越读越有沉痛感,越挂念韦君宜的病情,越怀念她已故的老伴杨述。君宜在此书的《缘起》中说: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既是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她这样自悔,这样严于  相似文献   

19.
凤羽与传说     
白族人民给自已居住地区的山、水和村庄,取了许多名字。其中,有许多与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紧密相联。透过这些地名,不仅能知道许多传说故事,而且还可以让我们追寻一部分白族古代历史的轨迹。凤羽坝的起名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有一只凤凰飞越凤羽坝上空,落下一根美丽的羽毛,所以就被叫作“凤羽”。据《浪穹县志》记载,唐朝时南诏蒙氏曾设置凤羽县。可见这个传说已很古老。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则解释说:凤羽西边“岗条数十,东下如凤之羽,故名凤羽”。徐霞客  相似文献   

20.
在李琳眼中,材料只有两种:一种是越用越好看,一种是越用越难看。“任何一样东西经过时间越变越好看,那就是好材料,木头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