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廪贡生臣黎庶昌稽首顿首,惶恐上言: 皇帝陛下:臣愚伏读七月二十八日星变诏书,勤求中外直言,特开忌讳,冀聆幽隐遗阙,仲见皇上寅畏天命,励精图治之至意。臣窃幸诏书一下,必有直臣烈士披沥肝胆,昌言谠论,侃佩谔谔,指陈利害,以耸动天听,  相似文献   

2.
忠臣与和臣     
刘吉同 《文史月刊》2013,(12):16-17
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刘秀任命睢阳县令任延当武威太守,赴任前刘秀亲自接见并告诫任延说:“善事上官,勿失名誉。”任延觉得这话不对头,回之日:“臣闻忠臣不和,和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皇帝叹息日:“卿言是也!”(《资治通鉴》卷43)  相似文献   

3.
<正>元朝末年,元顺帝见陈友谅、朱元璋等各路“反王”势力日益壮大,朝廷的军队根本无力与诸雄抗衡,不由得束手无策,仰天长叹。在一次朝会上,枢密院同知赫厮向满面愁容的元顺帝进言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乱,臣闻在浙江诸暨出了位少年天才,此人姓王名冕字元章。陛下何不敕命王冕晋京以安天下?”  相似文献   

4.
正《黎平府志·先贤传》载有一篇何腾蛟向南明弘光皇帝的上疏,上疏的标题是《何腾蛟为假太子疏》,题为"逆辅蔑制吾君,明害皇嗣,谨声罪讨,以妥先帝神灵,以抒天下公愤事"。此奏疏完全是针对马士英的,以"太子"事件为发端,历数马士英的罪状。为便于分析,下面先将何腾蛟历数马士英的罪状抄录于下:"窃见逆贼马士英,出自苗种,性本凶顽,臣等身在行间,无日不闻其恶状,无人不恨其奸邪。先帝皇太子至京,道路汹传,陛下屡发矜心,士英以真为假,必欲置之死而后快。臣前疏,望陛下从容审处,  相似文献   

5.
张雨 《文史月刊》2014,(7):25-25
楚汉相争时,范增为了找借口杀掉刘邦,设下圈套,他让项羽问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去不去?"刘邦若说"愿去",项羽就可凭"有野心背叛"的理由杀掉他;若回答"不愿去",项羽又可以用"不服从命令"的罪名杀掉他。总之,无论回答"去"与"不去"都难逃一死。可刘邦毕竟是刘邦,他偏偏不钻这个圈套,回答说:"臣食君禄,命悬于君手,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之则止,臣唯命是从。  相似文献   

6.
(一)《上殿通志表》臣樵言:窃唯二十年不行束帛,独为微臣;五十裁总为一书,庶酬盛世。诚以前王之阙典,皆山诸史之无章,敢对冕旒之前,极陈铅椠之业。臣樵申谢:伏念臣樵幼而孤苦,长则穷困,视屋漏以无愧,闻鸡鸣而不已。所赖闽无兵火之厄,可以见天下之书;犹幸家无担石之储,可以绝人间之累。棲丘饮壑,映雪照萤,唯恋寸阴,不图进取。素乏讲筵之旧,忽贻荐墨之新。自惭非才,岂宜特进,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道包遐迩,德及幽微,不  相似文献   

7.
宋辽“澶渊之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 10 0 4年 ,辽圣宗与其母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 ,以骁将萧挞览 (即萧挞凛 )为先锋 ,自幽州 (今北京 )出发南侵。他们在进攻保 (保定 )、定 (定县 )、瀛 (河间 )等州 ,均受到宋军阻击 ,于是就采避实就虚的战略 ,绕过冀 (冀县 )、贝 (清河县 )不攻 ,直抵黄河北岸澶州 (今濮阳 )。急书一夕五至 ,宋廷大震 ,真宗问计大臣 ,王钦若是江南人 ,请幸金陵 (今南京 ) ,陈尧叟是四川人 ,请幸成都 ,真宗委决不下 ,问宰相寇准 ,准心知二人谋 ,佯作不知曰 :“谁为陛下画此策者 ,罪可当诛。今陛下神武 ,将臣协和 ,若大驾亲征 ,敌自当引去 ;倘若弃宗庙而奔…  相似文献   

8.
识人与用人     
胡适有句名言:“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北宋王旦任宰相期间多次极力向真宗褒举寇准,然而寇准却经常在真宗面前指出王旦为政的缺失。一天,真宗对王旦说:爱卿经常褒扬寇准,但他却不断地揭你的短。王旦听了面无愠色,坦然地说:理当如此。臣在位日长,久则多弊,寇准对陛下无所隐瞒,恰恰证明他忠直,这正是臣称道、举荐他的原因。后来,王旦重病不起,真宗问他后事嘱托,王旦只建议应尽早诏寇准入朝为相。  相似文献   

9.
被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司马迁写《史记》,在语言的运用上,很大的特点是力求通俗,采用口语入史。《陈涉世家》写陈涉老友来访,看到宫殿豪华,惊讶地说:“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张丞相传》写周昌口吃:“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一个用的是乡下人的土语,一个是口吃,描写得神态逼真,维妙维肖,都是典型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在引用古代文献时,也有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古奥难懂的古文,译为明白通俗的今语。《尚书》是中国最古的史籍,文字晦涩  相似文献   

10.
正明景泰四年(1453)正月,初入官场的愣头青户科给事中王竑大胆地给明代宗朱祁钰上了一道奏疏,内容如下:"请敕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陛下益近亲儒臣,讲道论德,进君子,退小人,以回天意。"说来也怪,面对这道气势汹汹的奏疏,朱祁钰竟然不生气,反而真的听从建议发下诏书,修身反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前不久安徽的凤阳,江苏的淮  相似文献   

11.
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克巴士底狱之夜,当路易十六听到消息时询问身边的廷臣昂古尔公爵:“这是一场叛乱吗?”昂古尔回答:“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任何一个社会出现足以颠倒乾坤的危机,前兆必然是财政危机”,在《逃往瓦朗纳斯》一文中,李炜光将宪政一财政一危机一革命的关系,像解剖麻雀一样清晰地呈现给世人。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纠谬一则李勃中华书局校点的《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李恢传》云:"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降都督邓方卒,先主问恢:'谁可代者?'恢对曰:'人之才能各有长短……臣窃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汉朝,有一个颇受汉武帝信赖的官吏,名叫东方朔,东方朔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被汉武帝倚为重臣,不长时间便由侍中郎,疾升为博士、待诏金马门等要职,而且经常领到汉武帝的赐银。有一天,汉武帝命东方朔陪自己吃饭,并当宴赐给他美食佳肴,东方朔谢过皇恩之后,并没有食用,而是揣在怀中,要告退回家。汉武帝颇为不悦,其他陪着皇帝吃饭的大臣们也纷纷谴责东方朔有失礼仪,而东方朔却坦然一笑,道:“陛下,臣是想用这些美味再去娶几个侍妾回来。”汉武帝素知东方朔诙谐有趣,便笑问:“你一共有多少妻妾呀?”东方朔摇摇头:“妻仅一个,妾却无法计算。”…  相似文献   

14.
唐黎标 《古今谈》2005,(1):56-57
在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天竺(当时中国称印度为天竺)各地,并不断向四周扩展,约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国。据史书记载,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已传入中国。东汉时期,明帝夜梦金人,身长六丈,绕殿飞行。次日询问众臣,博士傅毅奏道:西方有神,其名为佛,正如陛下所梦。于是明帝派遣蔡倍、  相似文献   

15.
赵德明 《文献》1998,(1):58
清代毕沅的<释名疏证>第四卷<释采帛第十四>:"绢,(糸臣)也.其丝(糸臣)厚而疏也."<疏证>:"今本(糸臣)皆作(糸臣),讹.段云:'(糸臣),古坚字,当从纟,臣声.'<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糸臣)卒,今<春秋>作郑伯坚,(糸臣)亦(糸臣)之讹.<玉篇>音古千、古两二切.<初学记>一音古费切,费乃贤之讹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标点本《宋史·勾龙如渊传》:“祠臣曾开以老病辞不草国书,帝欲用如渊代之。”“祠臣”,为“词臣”之误。词臣,文学侍从之臣。祠臣,奉祀之官。曾开司“草国书”之职,而非奉祀之职,所以  相似文献   

17.
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三者中,史识最为难得。历史上有些政治家,并不一定读过多少史书,但他们很有历史见识,并能用来为政治上的决策服务。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于荣阳。迫于形势,他听了儒生郦食其献计,欲复立六国之后,并刻好封印。张良得知后,对刘邦说,“陛下大事去矣。过去商汤伐桀而立其后于杞者,是能制桀于死命,陛下能致项籍死命吗?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是能得纣之头,陛下能得项籍之头吗?武王入殷,标榜贤人之里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拘,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吗?能散府库以赐贫穷吗?今天下未定,陛下尚不  相似文献   

18.
袁琦《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次印刷)附录《山海经叙录》标点有误: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校秘书言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十八篇,已定.错在误动词“言”为人名,当点为:侍中奉东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校秘书言: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已定.  相似文献   

19.
狄仁杰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疾恶如仇。因此,不免会得罪一些小人。于是,中伤他的奏折被呈到了武则天手中。一次,武则天拿着一些奏折对宰相狄仁杰说:"爱卿的政绩表现可圈可点,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但是有些人却说你贪赃枉法、滥用职权、功高盖主,你想知道,这些奏折里都说了些什么吗?"狄仁杰听后立即跪倒告罪:"陛下如认为那些诽谤诬陷是我的过失,我当洗耳恭听并加以改正;若陛下认为并非我的过失,那是臣之大幸。至于到底是谁在诽谤诬陷?如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60年第2期载有訇簋及弭叔簋铭文(器铭照片及两种释文),中之訇簋铭文更关系到西周社会性质.因将所见数事录出,以供同志们参考.訇簋铭文有云:"今余令汝啇官,司邑人、先虎臣、后庸、西门夷、春夷、京夷、……"以全文证之,"先虎臣"是一种军旅,指作为先锋的虎臣.师?簋:"今余肇令汝率齐币、?、僰?、左右虎臣,征淮夷".虎臣既用来征伐,可见本是军旅之一种.以师?簋的左右虎臣和本铭的先虎臣相较,知左右是指左右两翼,先则无疑为先锋.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