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元一代,大量滇外人口涌入云南,当地居民开始大量接触、接受汉文化,还出现了一批僧徒出滇求学,与内地的文化交流致使云南文化由原来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转向汉文化为主,元代诗文中对这一变革有微观层面的反映。梳理元代涉滇诗文,可以看出变革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由滇密占主流转变为滇密与汉传佛教并盛,二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并兴起壮大。  相似文献   

2.
裴军战 《神州》2012,(13):37-37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选入初中课本中的古代诗文,多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优秀作品。不仅传承着我国优秀的古代思想文化,同时也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3.
郭子章《豫章诗话》以地域性著称,一直以来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鲜明的佛道意识。《豫章诗话》中的佛教意识主要体现在:记录了很多与佛教相关的诗作和诗人故实,诗僧轶事和有关诗作,以及渗透了佛教思想或借用佛语的评述和诗文;其道教意识主要体现在:记录了很多与道教相关的诗文和掌故,神仙、道人的轶事和有关诗作,以及渗透了道教思想的诗文。《豫章诗话》有如此鲜明的佛道色彩,主要缘于明中叶佛教、道教的复兴,江西佛道文化的深厚根植,以及郭子章个人的相关经历。  相似文献   

4.
谷瑞红 《神州》2011,(2X):77-77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如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将中华文化中蕴涵着的不朽精神,脉脉相承,丰富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思想。每个中华儿女都是文化的传承者,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喜爱这浩瀚的文学海洋,领略文学舒缓优美、悲壮激扬之波涛;从中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古诗文教学便成了拉近我们与古人距离的桥梁之一。  相似文献   

5.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各个方面开始走下坡路,吏治腐败,军备松驰,思想上的高压政策和阶级矛值的日趋尖锐,成为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并形成积弱积贫的局面。思想文化上,自大兴文字狱以来,文网渐密,稍犯禁忌,即遭不测之祸。这种禁锢使不少文人不敢涉及政事和现实,文章遂入考据消遣一途。因此,这一时期考据、年谱、清谈之书,以及吟花弄月、记游写景的文章数量颇丰,思想性大都薄弱,偶有不满现实、抒发情志的作品,表达方式也多委婉曲折,缺乏战斗力。在这种条件下,文人多偏重于艺术追求,出现了一些艺术性较强的作品。这种现象不仅仅反映在汉族文人的作品中,满族文人的作品也不例外,这也是嘉庆、道光时期诗文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历史研究》2021,(3):170-194
在近代欧洲民族主义演进中,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致力于守护和复兴德意志民族文化共同体。这种努力在19世纪外溢为对美国数百万德裔移民及其文化的关切和守护,形成了一股基于德意志文化共同体意识的跨国性文化民族主义。在19世纪后半期,一些旅美德国学者不仅从历史、现实和文化层面为捍卫美国的德意志文化娓娓申辩,而且探讨了德意志文化在美国的命运,思想认知经历了从执着守护德意志文化的狭隘迷思乃至美国"日耳曼化"的狂想,到理性思考德意志文化融入美利坚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蔡素霞 《神州》2012,(12):290-290
竞技武术技术的异化、传统武术练法的遗失是武术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文化是现今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武术具有的文化使命和“文化立国”战略的指引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以彪炳千古的诗文,寄寓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表达忧国抚民、革旧图新的深邃思想,倡导“吏为民役”的政治理念,开创游记散文先河,成为一代思想文学宗师。他时湖湘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奠定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9.
文化涵化与社会进步─—青海省互助县民族文化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涵化”是历史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涵化引起文化变迁,必然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变迁。因此,研究文化涵化与社会进步之间“必然性”的强弱、大小,将会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对民族发展、政府决策极为有利。本文拟就互助县这样一个汉、土、藏、回等各民族混居的典型民族社区在现代化变迁中各民族文化的涵化现象及其机制作一些略微之见。文化的涵化是指不同文化交往时文化特质的借取和多方位的变化过程。文化“是在血缘和地缘这种天然关系的基础上积累而成的”①,世界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各民族文化具有涵化的内…  相似文献   

10.
何敬明 《神州》2012,(12):148-148
经典诗文是中华璀璨夺目的古代文化中一颗明珠,其形武多种多样,风格迥然各异,内容博大精深,意蕴倚炼绵长,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有人说“读千古美文,做现代少年”。“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诵读经典诗文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吴东玲 《神州》2012,(6):86-86
由于古典诗文距离学生时代久远,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势必对古典诗文敬而远之。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积极性,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才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认识到其重要性对教学古典诗文非常重要。下面是我教学古典诗文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形成是宋初南文北移、南北融合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文人集团由南士主导、北人加盟,在北方民间展开了一次颇具规模的文学创作与传播活动,体现了南北文学的汇流与新变,为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与血液,开启了唐音向宋调的转变,创造了宋文平易自然、舒畅婉转的特色。在南北文学的冲突与矛盾面前,欧阳修批判地继承南北双方的优秀传统,整合南北,化合文道,取得文坛公认的丰硕成果,为古文运动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洛阳文人集团南北冲突与交融的因子深刻影响了宋初文学的演进历程,写下了北宋文学与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石祥 《文史博览》2016,(4):30-31
汉中(古南郑)是陆游践行人生理想和文学创作之地,对诗人的影响可谓深远。汉中独特地理位置、气候物产、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都潜移默化影响到陆游的汉中诗文创作,因此汉中地理成就了陆游的汉中诗文。  相似文献   

14.
卢翎平 《神州》2013,(32):28-28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继文字、印刷术、广播电视之后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地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综合化、高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流速加快、规模迅速扩大,且上网人数呈几何数快速递增,已成为思想交流、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深深的感到抢占社区文化网络这块阵地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让文化建设与网络同行,建设社区文化网络,推动先进文化繁荣",已成为一个亟待正视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黎丽萍 《沧桑》2013,(2):59-61,65
作为异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中国化,不仅是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马克思主义吸收、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两者之间文化精神的会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锦屏 《旅游纵览》2013,(7):290-291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进、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见证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促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攀登》2011,(3):14-17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和精神实质的一致,使二者有了融合的可能;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二者的融合与促进是相伴而生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发展是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中原文化南移对湖湘文化的影响有限,太平天国运动对湖湘文化的现代化影响深远;湖南独特的政治地理位置是湖南在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中崛起的重要原因;"通经致用"思想影响是湖湘文化近代化转型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胡化"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民族文化和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视角。高欢是"胡化"的代表性人物,融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于一身。作者认为高欢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招怀远夷、消灭山胡和杂用夷夏等三大部分构成。招怀远夷思想主要包括"北怀蠕蠕"、招纳吐谷浑和招纳阿至罗等三方面内容。消灭山胡思想是在山胡越来越嚣张的背景下、在系统研究总结历代治理山胡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杂用夷夏"思想及实践,是典型的实用主义,主要是想得到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方面的支持和拥戴。  相似文献   

20.
林永宪 《丝绸之路》2010,(18):54-55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中,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效结合,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得到创新.传统文化既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也是其出发点和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阐述了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