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陆 《神州》2013,(14):170-170
司法发展的过程,其中一条脉络就反映在司法和媒体的关系的变化上,从秘密审判到舆论监督,再到逐渐产生分歧。从近代以来,新闻媒体的报道,有效减少了司法不公正和司法腐败,使得司法逐渐进入了公正的轨道。但是,媒体市场化使得媒体主导社会舆论并开始对司法产生巨大的影响。法官司法成了舆论司法,法庭审判成了舆论审判,在后网络媒体时代,微博时代,使得这种现象愈发严重。媒体,现代法治建设的双刃剑媒介自由,是言论表达自由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各国出于保护人权的目的一直以来对于媒体自由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态度。在20世纪之后,随着大众媒体的逐渐成熟和发展,逐渐出现了媒体为代表的公众舆论,而以媒体报道为代表形式的舆  相似文献   

2.
黄毅 《沧桑》2009,(2):76-77
在我国司法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关于实体问题一直是司法界追求的目标,而对诸如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是否公开、公正,是否遵循法定程序等却被忽视了。近年来,随着法制的健全,程序公正正逐步受到重视。本文对程序公正的要求、程序公正的意义、程序公正与程序正义区别、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进而论证了程序公正在司法实践中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3.
崔敏 《炎黄春秋》2012,(8):34-39
"审判独立"又称"司法独立",它是人类法治文明的普世价值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如何对待审判独立以及执政党如何领导司法工作,始终是一个严肃而又十分敏感的话题。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把若干不同的提法、做法和相关的纷争,作简要的梳理。(一)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我国的法制建设从1954年步入正轨。1954  相似文献   

4.
"公正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任何司法效率都要以司法公正为前提,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提高司法效率。没有公正,效率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效率,公正就有可能失去固有的价值。而"公正与效率"是审判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肖扬说,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核心在"为民"。八十年代,肖扬在检察院任职期间,致力于反贪事业。他深知人民群众对贪官疾恶如仇。他多次强调贪官不除,难以立党;污吏不除,难以立国;腐败不除,难以立信。他亲自倡导建立了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使许许多多"有理无钱"的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平等地享受到了法律的阳光,打赢了官司。"公正,只有公正,才是大法官永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目标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现在已经展开的司法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就看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6.
审判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宪政国家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审判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文章针对当前社会存在审判不公的现象,对影响审判公正的5点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构建审判公正的10条路径。  相似文献   

7.
徐格明 《攀登》2006,25(2):119-121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坚持司法独立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只有坚持和保证司法独立,才能有效的防范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是党坚持依法执政的重要内容。为此,实行司法独立,必须在服从党的领导这个宪法原则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攀登》2005,24(4):i0001-i0001
刚察县人民法院近年来在县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法官职业化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认真落实司法为民要求.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审判工作;探索司法体制改革.狠抓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妥善解决环境资源纠纷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我国推行将环境刑事案件、环境民事案件和环境行政案件归口到同一个审判庭审理的"三审合一"集中审判运行机制。设置环境资源审判庭,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实践,是人民法院保障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应当从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责范围、审判队伍建设、审判层级设置三个方面加以完善,最终使司法机关在环境司法实践中,积极构建司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和谐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朱未 《沧桑》2012,(2):72-74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巡回审判制度,主要指的是马锡五同志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时所创造的群众路线审判方式,即马锡五审判方式。它是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的一种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运用到司法审判工作中的审判方式,这种审判方式在边区政权所辖范围得到了普遍地推广。马锡五审判方式在陕甘宁边区普遍推行后,对当时的司法体制造成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它改变了旧司法传统的弊端对抗日根据地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清除了离开实际、离开群众的教条主义的思想和作风,使得抗日根据地的司法制度能够更进一步地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能更好地服务抗日战争。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不仅对当时的司法制度造成了重大影响,还对现今的司法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明显成效。司法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出台了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具体举措;完善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了防止人为干扰司法的制度。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逐步推开,积极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和司法公开;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改革试点。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全面废止劳动教养制度;不断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规范涉案财物处置的司法程序。司法便民利民举措陆续出台,实施了立案登记制改革;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正在逐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2.
柏桦 《清史研究》2003,(1):27-35
明清时期 ,州县是基层的司法审判单位 ,又是具体刑罚的实施机构。本文考察了州县审判和刑罚中的权责问题 ,具体论述了司法审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包括滥词、滥拘、滥禁、滥刑、滥拟、滥罚等在内的“六滥”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苏区反革命罪的立法及司法,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层面处理反革命问题的首次实践。反革命罪的审判具有四个明显特征:(1)司法审判中的反革命罪构成要件前期以"政治判断"为主,后期以"法律规定"为主,具有相对确定性;(2)在量刑方面,实行革命重刑主义与特定情形减轻处罚相结合原则;(3)在审判方面,实行一级审判制与二级审判制相结合、依法裁判与重视群众意见相结合以及裁判委员会指导、主审制与陪审员制结合原则;(4)在诉讼权利方面,嫌疑人有一定限度的辩护权和上诉权。苏区反革命罪的司法原则对共产党主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刑事司法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16-17世纪是法国王权逐步确立并强化的时期,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王室司法机构的迅速扩张。在以奥弗涅为首的中央高原地区,王室司法机构不断深入,审判范围逐渐从城市转向广大农村,对当地领主法庭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起初,为了得到地方贵族的支持,王室司法机构常在审判中偏向他们,使贵族获得了较多经济利益,由此则更加依赖王室司法机构,从而拱手让出了领地的司法裁判权。大审判是王权强化的集中表现,通过司法手段王权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央高原地区贵族的有生力量,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势力,最终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掌控。王权对如此偏远、封闭的中央高原地区的成功渗透,也预示着王权在全法境内的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5.
梁鹰 《黑龙江史志》2011,(21):14-15
复仇案件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多有发生,在司法审判中出现了礼与法的冲突。对于复仇案件的发生,有其存在的历史根源,是统治者所不能改变的,所以对复仇案件的司法审判,往往出现礼与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在运行中,司法审判权不能划一行使呈现出"审出多门"的怪状。文章将中国古代"审出多门"表现具体总结为会审机关的审判、监察机关的审判、军事司法机关的审判、特权机关的审判及皇权的审判,并结合"审出多门"的影响,反思当今我国司法需要走出"审出多门"的历史巢臼,汇入"审出一门"的时代潮流。借古鉴今,这对促进当今的司法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法治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岑沫 《文史春秋》2002,(12):46-50
历史还未远去,人们也还记得徐炳松这个人物。由他所引发的广西政治大地震,先后使成克杰、李乘龙、刘知炳等一大批贪官纷纷落人法网.令举国震惊,给广西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就是这个曾与陈希同、王宝森一起作为“巨贪”警示世人的昔日风云人物,面对即将遭受的法律严惩,为寻求司法的公正审判,  相似文献   

18.
王洪兰 《攀登》2002,21(6):87-89
本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来考察,认为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是内核和载体的关系,而司法仅仅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环节,司法与社会互动。因此,必须求助于整个社会,从司法公民司法效率的关系入手,建立和健全一个较完备的社会控制系统,预防和减少社会冲突,在全社会分摊司法成本,推动法律公正与观念公正的实现,最终达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周国强 《沧桑》2009,(1):93-94,111
在实现行政公正过程中,为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确立行政公正的标准并通过行政执法实现行政公正,在行政不公正时通过司法恢复公正。以上都是政府的自律,而当在政府内部不能实现行政公正时,则需要敢府的他律,需要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相对人及社会力量的监督。充分发挥政府的自律与他律,并对目前的机制进行一定的完善,才能使政府在行政公正中的责任得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来考察 ,认为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是内核和载体的关  系 ,而司法仅仅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环节 ,司法与社会互动。因此 ,必须求助于整个社会 ,从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入手 ,建立和健全一个较完备的社会控制系统 ,预防和减少社会冲突 ,在全社会分摊司法成本 ,推动法律公正与观念公正的实现 ,最终达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