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风是指一个地区或民族表现出来的整体风气,民俗是指一个地区域民族的传统习惯;风气更多地与性格气质表现相关,民俗则更多地与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2.
区域民俗资源的征集与发掘初探赵德贵区域民俗是标志着一定区域内人类存在的一种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川西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美,民风淳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独具蜀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绚丽多姿,内容丰富,乡音风情浓...  相似文献   

3.
古代陇右的“板屋”民俗雍际春古代陇右曾长期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其历史文化渊源甚久。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的民风民俗,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园增添了异彩。“板屋”民俗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板屋”又称...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在古代就因为好游乐而闻名全国,形成自己极具特色的旅游民俗。同时显现出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特征——游乐节日应接不暇、场面宏大、官民同乐、商游一体等。  相似文献   

5.
宋莹 《东南文化》2004,(1):21-26
江南地区的商周时期文化与先周青铜文化进行比较,能够发现本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相当高的水平,且与先周乃至于西周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江南宁镇地区是一个区域文化相对独立与发达的地区,同时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文化有相当的交流。如这一地区这一时期有政权存在的话,则可将之视为一独立的方国。  相似文献   

6.
新绛稷益庙壁画描绘了我国古代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传说,展示了大量农耕场景,是四百年前河东地区农村生产形式和生活面貌的真实纪录,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为我们了解并研究明代中叶河东地域的民风民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僚人入蜀”是发生于汉唐间西南民族的一件大事 ,研究有待深入。本文认为 ,入蜀僚人无论从民俗特征和语言遗存上来讲都与原住居民有很大区别。他们主要分布在四川中部和南部地区 ,具有使用铜鼓、葬行悬棺、崇祀竹王、凿齿穿耳等民俗和使用壮侗语或接近壮侗语的种种特征。这一事件不但对西南古代民族的演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也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王霄冰  陈科锦 《民俗研究》2022,(6):94-107+155-156
“民俗志”就其文本形式、记述内容和功能而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本土特色。中国古代不仅有“民俗志”的概念,而且有着悠久的民俗书写传统。古代的民俗记录大体上可分为史志类和笔记类两大体例。前者以方志民俗志为代表,其特点是范式化的写作和作者的隐身;后者则以文人笔记为主,其中“我”的在场、深刻的主观感受性和平民视角,都与现代民俗志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20世纪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又形成了史志民俗志、科学民俗志和传播民俗志三种类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书写范式的反思与新型民俗志的写作实践,不仅是对当前民俗学学术理念的回应,还显示出了回归中国本土民俗志诗学传统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曹琳 《神州民俗》2007,(8):68-69
天津皇会是古代天津人民祭祀妈祖的传统民俗活动。妈祖信仰最初兴盛于东南沿海,在元代因海运漕粮的需要远播天津,古代天津居民多以渔盐为业,故对保护航运的妈祖十分尊崇,对其祭祀尤为隆重热闹,久之,便形成了津门名闻遐迩的特色活动,成为当时北方著名的民俗盛事,直至清末才因社会动荡而衰落、停止。  相似文献   

10.
江山廿八都不仅建筑风格多样,民风也别具一格。其婚礼、葬礼、节令习俗等,无不丰富多彩,别有兴味。探究其民俗中蕴藏着的文化内涵,发现这与它在特殊历史时期所占据的历史地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从考古学、历史学还是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金沙遗址考古发现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给了我们多方面的重要启示。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商周时期古蜀王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为我们了解古代蜀人繁荣兴旺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精神观念,以及发达的制作工艺和浓郁的艺术特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法"和"民俗"的关系是关乎社会治理、法律与民俗研究的重要议题。先秦时期,"礼""俗""法"是观察和理解古代社会的三种基本制度框架。法家学说很早就提出要用"法"去规范、治理民俗的理论主张,与法家理论形成对应的是,商鞅变法时期明确地将"错法俗成"的理论运用到现实,切实地改造了秦国的民风民俗。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秦政府将"法"作为社会治理框架,对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加以整饬,试图在统一帝国内部建构一种一元而同质的伦理共同体,然而此时"法"和"俗"的冲突仍旧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老武汉的商业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作为一个有着3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以她深厚的文化根源和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传承和保存下来了无比丰富的民风民俗遗产。长期的陶冶与积淀,使武汉民俗成  相似文献   

14.
以整个欧亚草原为视角,对比资料相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东南部、萨彦-阿尔泰地区和黑海北岸三个地区畜牧向游牧转变期的材料,对早期游牧起源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研究表明,公元前8世纪以前这三个地区都存在自身特色明显、畜牧业发达的遗存,但其中只有萨彦-阿尔泰地区可能已经转变成游牧经济,而内蒙古东南部和黑海地区在同时期可能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游牧社会。欧亚草原地区各地早期游牧的起源不是同步的,也不是一条直线发展的,最早的游牧很有可能出现在远离发达农业文明且畜牧业发达的草原地带,而与发达农业文明毗邻且与之关系密切的地区游牧则产生的晚一些。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是伴随着工业社会、城市化时代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中德两国有着不同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和不同的时代背景,在工业化与经济发达区域内,城市化道路及其带来的城乡一体化类型、特征、模式与前景是有一定差异的。本文着重探索中国的长江三角洲与德国的莱茵-鲁尔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从不同的视角、层面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从两国不同的地区比较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华阳国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地方志书,对研究古代巴蜀人文历史的学者来说,更是案头必备之著。这倒不仅因为《华阳国志》是中国地方志中的开山之作,具有取材广博、资料丰富和编撰精妙的特点:更主要的还在于书中对古代巴蜀历史传说、西南地理山川与郡县沿革、西南夷各民族与民俗民风,以及汉晋时期西南地区的人文、政治、经济、物产、水利、交通、自然科技等都作了较为完整而详细的记述。  相似文献   

17.
赵玉华 《民俗研究》2004,(3):202-204
李献芳的《中国小说简史·古代部分》(以下简称《小说简史》),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小说发展长河中,以简御繁,扼其纲要,提纲挈领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考察了各种体裁小说的发端及其演进轨迹。与众多通史性、断代性、分体性的小说史研究相比,该书有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注重从社会、文化及民俗民风的大背景上考察不同时期的小说,强调小说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令人读后耳目一新。小说的文体不同于诗文,它以反映生活视觉宽、容量大、鲜活生动为特征,作者在书中不仅要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还要把自己对社会现实和生活的感受、理…  相似文献   

18.
刘汶琳 《神州》2012,(6):20-20
马克思曾说过:“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他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每个民族、每个地区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地区、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通过对《音乐鉴赏》的学习。我深切感受到:欣赏民歌,探究与之相关的知识,能使人们足不出户而神游万水千山,手不扶书而邀游知识的海洋。  相似文献   

19.
李爱文 《丝绸之路》2012,(22):99-100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历来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和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几千年来,各种民情习俗互相交汇融合,既有对中原礼仪的继承,又有对西方文明的吸纳,形成了以汉民俗为主、其他民风兼顾的民风习俗.这些淳朴的民风民俗在酒泉延续了几千年,有些已被时代所淹没,有些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了解并研究它,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莉 《丝绸之路》2006,(9):34-37
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西藏的精髓而非看不可的话,那么,大昭寺和八角街也不能不看了。因为大昭寺距布达拉宫最近,只有1公里。这是一个名的寺院,拉萨老城就是以它为中心建成的。而八角街不仅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贸易市场,也是去大昭寺转经的必经之路。大昭寺内外,集中地体现了西藏的化、民风和民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