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天地》2012,(6):94-94
唐代诗人张继,仅仅因一首诗就名传千古。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让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诗人张继。  相似文献   

2.
新年听钟声     
<正>新年来临,人们都有种习俗,就是到古刹寺庙聆听深沉洪亮的108下钟声。我国名刹众多,处处可闻钟声。寒山寺钟声。寒山寺位于江苏苏州枫桥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让创建于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代的寒山寺名闻天下。  相似文献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国唐代大诗人张继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诗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东邻日本也是妇孺皆知。这首千古绝唱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  相似文献   

4.
一寒山寺之所以名扬四海,大约是得益于一首诗,那就是许多人都会背诵的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是唐朝诗人,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官盐铁判官、检校祠部郎中。有《张祠部诗集》,为《全唐诗》收存。然而,张继写了那么多诗,除了(枫桥夜泊),谁又记得他还有哪些呢?至于唐诗虽是千家万首,但千古传诵的名篇也不是很多。(枫桥夜泊)之所以股炙人口,是不是因为得益于寒山寺呢?其实,寒山寺不也就是那么几槛古建筑吗?中国名刹古寺何止千百,为何让规模不大的寒…  相似文献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国唐代大诗人张继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诗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东邻日本也是妇孺皆知。这首千古绝唱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影响了一代代日本人,流传下许多佳话。与此同时,有关《枫桥夜泊》诗碑的魔咒传言也镇住了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并迫使日本天皇放弃了将《枫桥夜泊》诗碑偷运到日本的打算。  相似文献   

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代诗人张继漫游苏州(古称姑苏)时所作的《枫桥夜泊》诗。诗中描绘了秋江夜景和旅途寂寞心情。写得形象、生动,充满诗情画意。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并成为传统画题。寒山小寺也因此诗而成为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毛宁的《涛声依旧》一曲唱红了半个中国,拨动了多少追星族的狂热心弦!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借鉴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八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随着这首唐诗的千古流传,寒山寺也因此而名扬四海。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枫桥镇。它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距今已有147o多年历史。相传唐代诗增寒山与拾得到此住持后,才改名为寒山寺。我初访这座名刹时,觉得这两位高僧的名字怎么这样好怪好怪。后经查考,才知寒山是因为原住浙江天台寒岩,经常题诗刻在山林峭壁…  相似文献   

8.
不眠的枫桥     
程应峰 《南京史志》2023,(15):74-75
<正>见到苏州枫桥,才知道它只是一架普通的石拱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想,如果不是张继应试落第,如果不是张继那次不朽的失眠,它的名字不会如此响亮,是张继的诗成就了它。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深秋,应试落第的书生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已是傍晚,于是他买了船票,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科考失意加上羁旅乡愁,张继辗转卧榻,  相似文献   

9.
江南古刹寒山寺.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一诗而名扬中外。相传唐贞观(1056-1063)中天台高僧寒山、拾得曾止于此,故名寒山寺。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宋间称普明禅院或枫桥寺.南宋末年始称寒山寺。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寒山热”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唐代中叶张继《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子与寒山寺千余年来闻名国内外。寒山子,这位中国古代最早的白话诗人之一,在唐代就流传着“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由于泱泱华夏神州,肩负深重的  相似文献   

11.
无锡旅情     
<正> 1300年前,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将姑苏名扬天下,而且影响跨越千年,超越国界。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将这首诗入选小学课本,使姑苏在日本妇孺皆知,因而引来了许多日本游客每年除夕到苏州寒山寺听夜半钟声……  相似文献   

12.
阮小籍  木子 《旅游》2013,(1):10
余秋雨先生曾在《阳关雪》里说,诗文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比如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比如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黄鹤楼,比如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洛阳,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片冰心在玉壶",让洛阳成了多少男人心头的故乡。万家灯火夜雨敲窗时候,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相似文献   

13.
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碑也都顺理成章地置于寒山寺。这首诗同样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1937年12月,日寇侵占南京及长江下游地区,日酋松井石根还在寒山寺与石碑合影,甚至想把这块诗碑运回本国,据为己有,但终未得逞。复制碑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刻制,现还置于南京总统府。这块石碑不仅作过汉奸们献媚日寇的道具,也引出过一曲荡气回肠的保护国宝壮歌,至今还有一些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4.
<正>自唐张懿孙(张继)《枫桥夜泊》诗一出,寒山寺之名旋即远播,弘传至东瀛,此乃中国诗歌史上不朽之盛事。历代三公九卿,文人墨客,无不寻其诗旨,身临其境,叩古访幽,去追寻那历史仅存的一道梦影。在这些历代贤达中,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改变寒山寺以往无志历史的代表人物,那就是清末民初的叶昌炽先生。叶昌炽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版本学家、金石学家,精校勘,擅书法,著述丰富。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  相似文献   

15.
苏州园林     
对苏州的印象,最早来自于小学语文课本上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当然还有那脍炙人口的诗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后来看电视才知道,风流才子唐伯虎的故乡也是苏州。4000多年的历史沉淀,加上数不胜数的诗词歌赋,让苏州在中国闻名遐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传得太久远、太广泛了。于是没到苏州之前,单凭想象,总觉得必是繁华得有些近于糜糜靡靡的样儿。  相似文献   

16.
正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于这样一位显赫人物所挥毫书写的张继《枫桥夜泊》诗的墨迹,当年在寒山寺风景名胜区(现更名为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寒山别院内落成,不能不说是一件盛事。那么,李大钊的墨迹是怎样辗转来到苏州呢?这前后的人文故  相似文献   

17.
说起寒山或寒山子,在吴地,可称妇孺皆知。在日本,据说也几乎家喻户晓。其因有二,一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隽美诗句久已名扬中外。张继的《枫桥夜泊》看来是立了大功的。二则,寒山诗的传播。寒山是唐朝的一位诗僧,因而被列入《高僧传》。他留存至今的三百多首颇具特色的诗作,不仅早就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8.
汪婷 《文史月刊》2011,(8):60-60
自科举制创立之后,考取功名一直是古代士子们的最大追求,中得状元更为时人所羡。但是,那些状元,现在已经鲜为人知了,可落榜生里却有不少人名垂青史。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属唐代诗人张继,他因一首诗名声大振。  相似文献   

19.
一到苏州,便急切地想去看寒山寺。 在这座闻名遐迩的著名庙宇——寒山寺的历史上,有先后相隔五十年的两次维修,是在我们贵阳人主持下进行的:第一次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江苏巡抚陈夔龙捐俸集资主持重修;第二次是解放后的1954年,由苏州市园林整治委员会主任谢孝思主持进行。 苏州寒山寺创建于约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  相似文献   

20.
张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经盛鸿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与破裂过程中,再没有一个人像张继那样富于传奇色彩了。他先是奔走联络,积极倡导,继而带头发难,肆行破坏,前后判若两人。本文试对张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表现与功过以及影响其思想言行的社会历史动因作一剖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