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晋时期苗族先民的反压迫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魏后期,大权落入司马氏家族手中,司马懿杀曹爽而掌握曹魏政权,司马昭派邓艾、钟会灭掉蜀汉,司马炎在取帝位后灭掉孙吴,“三国总归司马氏”,华夏分裂局面复归于统一。晋武帝(司马炎)称帝(265年)之后,大封宗室,豪门世族之间矛盾日益激化。武帝死,惠帝立(290年),各地亲王先后起兵,争权夺利,内战达】6年之久,其乱局延续惠帝、怀帝两朝时期(290-312),使黄河流域人民遭到极大的灾难,此即所谓“八王之乱”。由于西晋统治华北时期,其社会状况就已磨烂不堪,因此华北匈奴、鲜卑、揭、氏、羌五族的上层分子纷纷割据自雄,…  相似文献   

2.
羊祜和贾充是活跃西晋政坛的两个核心人物,在一些政事的处理上,他们有矛盾,也有互助。历史上关于他们的关系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是仇敌,也有人说是同党。本文通过对羊祜"密启留充"事件的细致梳理,从政治身份、政治处境、为官的个性和风格对贾充和羊祜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羊祜和贾充都是司马氏旧臣和外戚,政治上都属于晋武帝所信任和重用的心腹重臣,但他们在为官行事的个性和风格上却是迥然有别,羊祜以清心寡欲、刚正不阿、谦逊退让著称,而贾充却因贪图权势、献媚求荣、察言观色而遭诟病。  相似文献   

3.
三国晚期,精明的司马氏历经三代人苦心经营,消灭了蜀汉,废掉了曹魏,吞并了东吴.尽管一统华夏的西晋罢兵劝农,废除屯田,国力开始强盛起来,但政治黑暗比起汉献帝那会儿好不了多少,朝廷重臣尔虞我诈,宗室藩王拥兵自重,地方官员贪赃枉法,境内胡人虎视眈眈. 面对重重危机,晋武帝司马炎非但视而不见,反而大兴奢靡之风,不仅赞助国舅王恺与石崇比富,还亲自上阵卖官鬻爵攒私房钱.  相似文献   

4.
正公元265年,司马炎正式称帝,当上了晋武帝,改国号为晋。登极之后不久,他便将灭吴提上议事日程。此时的东吴政权由孙皓掌控,但已经日见腐朽。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不仅不会治理朝政,而且一直醉生梦死,贪图享乐。这显然是东吴的末世之象,也给了晋武帝灭吴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此后,司马炎大力练兵备战,希望尽快完成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5.
司马炎与西晋前期玄、儒的升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思想史与政治史相结合的角度入手,揭示了西晋前期朝中激烈“党争”产生的历史原因。司马氏上层统治集团因文化背景、历史联系的不同和现实利益的需要重新分化组合,形成了新礼法之士和玄学名士两大派。晋武帝司马炎则利用两派矛盾,扶弱抑强,使之互相抵消,以防出现专权重臣,重蹈汉魏王朝“禅让”覆辙。在司马炎政治平衡方针影响下,新礼法派与名士派之间的冲突,构成了西晋前期政治史的基本内容,而玄学名士派随士族社会的成熟,呈现出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兄弟     
一凡 《文史月刊》2010,(12):34-35
<正>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武帝司马炎诚恳地向尚书令张华讨主意:"谁可托寄后事者?"张华脱口而出:"明德至亲,莫如齐王攸。"这太令司马炎伤心了。在这个世界上,他内心深处最忌惮、最讨厌的人,就是同胞弟弟、齐王司马攸。  相似文献   

7.
孙英林 《南方文物》2006,(3):137-139
图一羊使君墓志上世纪90年代,在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出土了北齐羊烈夫妇墓志,是为泰山羊氏家族文物的重要发现。羊流传为西晋名臣羊祜故里,乾隆《新泰县志》卷七《古迹》载:“羊流店,羊祜故里,史称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地有羊氏之流风,故以为名。”又卷十九《艺文》清  相似文献   

8.
《文史月刊》2013,(7):13-14
要说天下荒唐事,当属惠帝司马衷。 《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分裂谁“合”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再加上司马昭的儿子,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三代人的努力才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西晋。  相似文献   

9.
西晋丹阳太守王旷公元280年,在司马懿的孙子琅琊王司马亻由的统领下,西晋大军开进东吴京城建业(今南京),“金陵王气黯然收”,东吴灭亡,三国归一统。第一次作为王朝都城的南京,又跌落为江南的一个普通的县,由丹阳郡管辖,郡属扬州,郡治和州治都设于此。303年,义阳蛮张昌造反,其部  相似文献   

10.
东吴政权建立初年,距汉末农民大起义不远,孙权亲身体受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故建立政权后,在经济上不得不实行某些让步措施,让人民休养生息,同时东吴政权建立后要想得到巩固与发展,也必须依靠雄厚的经济力量作支持,所以才奖励人民开发荒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政权建立初期也此较清明,能选拔贤才充任将吏。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巩固,因此东吴才能割据江东与曹魏、蜀汉成鼎峙之势。孙权在位三十年,至公元二五二年病死。以后在位诸帝中都昏庸懦弱,权奸孙峻、孙淋乘此相继专揽朝政,营私舞弊。到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接位后,更是残暴荒淫,对人民不顾死活剥削,以致社会矛盾激化,各地起义烽起,加之外部司马氏西晋又日趋强大,东吴政权在内外因素的夹击中很快走向崩溃。东吴政权灭亡的原因具体说来是什么呢?究竟  相似文献   

11.
韦正 《东南文化》2011,(2):109-114
韩国风纳土城出土了一批大型钱纹陶器,经过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些钱纹陶器可能与百济王室有关,其输入百济的时期可能在东吴中后期,西晋时期的可能性也存在,东晋时期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此风纳土城的始筑年代可追溯至中国东吴时期。  相似文献   

12.
史佳绮 《沧桑》2014,(1):74-76
司马炎在位期间,朝廷一些政治派别纷争异常激烈,且上流社会的腐败风气也渗透于政党纷争中,武帝也努力为此做出相应的对策。这些腐败风气和党派斗争构成了高层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不但对前期西晋的政治格局影响很大,而且对王朝后来的历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西晋初期的党争与上流社会腐化这两种现象,以及造成这两种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西晋建都洛阳经四帝(武帝、惠帝、怀帝、愍帝)五十二年,除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被刘聪杀于平阳外;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均死于帝位。加上追封的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合共五帝,其陵均应在洛阳,但史书无所载。晋书只载陵号,于陵址  相似文献   

14.
司马炎在位期间,朝廷一些政治派别纷争异常激烈,且上流社会的腐败风气也渗透于政党纷争中,武帝也努力为此做出相应的对策。这些腐败风气和党派斗争构成了高层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不但对前期西晋的政治格局影响很大,而且对王朝后来的历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西晋初期的党争与上流社会腐化这两种现象,以及造成这两种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西晋太康四年,在东吴建立的温麻船屯地置县,以船屯名温麻县。由于史书没有记载"温麻"名称由来,时过境迁,后人对温麻船屯以及温麻县取名产生疑惑。直至今天,史学界没有明确说法,而在当地出现了许多猜测。本文在笔者查阅大量古籍和相关资料基础上,结合当地现实生产生活和实地考察,试着解开"温麻"取名之惑。  相似文献   

16.
裴秀新论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立常道乡公,裴秀积极为之出谋划策。裴秀在魏晋嬗代中的积极表现以及他坚决支持司马炎是他能在魏晋政局中发挥作用的政治基础。咸熙年间,裴秀为魏晋官制与五等爵制的改革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裴秀还是西晋玄学的核心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期墓葬制度是从"汉制"向"晋制"的转变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墓葬形制同东汉时期相比有较大的改变,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随葬器物组合方面基本沿用东汉晚期,但又出现了一些新器型。此外各区域间的墓葬文化表现出频繁交流的特点。综合以上诸要素可知"晋制"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中原地区的曹魏墓葬,突出表现在墓葬形制和葬俗方面,同时东吴墓葬中的随葬品种类亦被中原地区所接纳,成为西晋墓中典型的器物组合。  相似文献   

18.
1.从“兵强必灭”说起我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宏大军阵面前,有四个大字呈现于脑海而无法驱除:“兵强必灭”。历史事实是,推行法家耕战主张兵强马壮的秦国,灭掉了老子的父母之帮楚国。培育出老子和伟大诗人屈原的楚国被灭掉了。不仅如此,先秦儒、墨、名、法、阴阳、道德诸子全部出自关东诸国,秦国一个文化名人也没有,然而东方诸国全被秦国灭掉了。由此看来,《老子》书中“兵强必灭”的断言是靠不住的。可是,秦灭六国建立的一统天下只存在了14年,便被手持棍棒的陈胜、吴广  相似文献   

19.
政治家羊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时期(包括晋初灭吴前)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复杂,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羊祜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才能和历史作用,虽然不能完全同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相比,但也有其独自的特点、长处和贡献,堪称是一位政治家。一羊祜(公元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他出生于“世吏二千石”的官僚世族家庭。祖父羊续为东汉南阳太守,父羊衜为上党太守。他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蔡邕的外孙、西晋开国者  相似文献   

20.
自东汉末年形成的江东士族,对三国、西晋、东晋以及以后的南方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东吴政权的江东化保证了江东士族的发展,西晋灭吴之后江东士族入洛求发展,遭到冷遇后返回江东,待时而动,三定江南后支持东晋政权,客观上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