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冰 《文史月刊》2009,(8):51-52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是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代质子制度早在建国之前就已出现;金建国后,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和管辖,又大力推行了质子制度.有金一代,质子制度贯穿始终,成为金朝历史盛衰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李武 《黑龙江史志》2012,(2):44-45,55
口供是一种很古老的刑事证据,它是我们了解案情与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但实践中人们对于口供往往过于倚重并导致刑讯逼供。考究古代口供制度的发展历史、形成原因,并以史为鉴,树立一种正确的口供观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正>吏治腐败问题始终是封建中国无法根除的顽疾。吏治的腐败,直接损害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仅影响国家的财政税收,败坏社会风气,更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进而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会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整饬贪污,打击腐败。其中,北宋时期统治者推行的反腐败措施尤为严厉,正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所说":宋以忠厚开国,凡罪罚悉从轻减,独与治  相似文献   

5.
隆奕  王建美 《沧桑》2009,(5):17-18
我国最早的监狱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随着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而产生,历经商、西周、春秋各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古代监狱的雏形,并逐步向成熟完备的监狱制度发展。唐朝进入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监狱制度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宋、明、清的监狱制度沿袭唐制,并进一步完善。但是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君主专制统治趋于极端,明清时期的监狱制度具有了封建晚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史月刊》2013,(12):20-21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如孔子所言,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领导者如何执政,不仅直接影响到执政效果,也引导着社会整体风气,关乎立国安民大局。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德,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这在历朝历代的官方文献和私人著作中,保留着大量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7.
《攀登》2021,40(3):1-8
党的巡视制度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回顾党的巡视制度百年演变,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巡视制度建设始终在党内监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对巡视制度建设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对巡视主体、巡视方向、巡视形式、巡视标准、巡视过程、巡视效果等作出了具体要求,这既是对巡视制度建设的现实思考,也是对党的百年巡视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完善和发展巡视制度,推进巡视工作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A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对国家建设以及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制度史一直是历史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制度史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路径进一步丰富,旨归进一步明确。学者们从关注制度本身到探索制度的具体实践形态以及在此过程中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更为深刻真实地展现了制度演变与实践的逻辑理路,使制度史研究呈现出更为丰富、立体与动态的面向。  相似文献   

9.
刘慧敏 《神州》2020,(1):297-297
古代决策咨询制度探究,是新时代国家政治结构探索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文结合古代决策咨询制度发展阶段,着重从经济结构、机制体系等方面,剖析古代决策咨询制度特征及对当代发展的启示,以达到明晰制度结构管理要素,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大量收集、阅读、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书籍资料,并对电子文献进行检索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特征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学者给予微薄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波  龚振中 《神州》2021,(1):9-11
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方面,家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和"文化.资源的稀缺是家庭"和"文化产生的根源,而古代赋役制度是家庭"和"文化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田租"、"户调"、"徭役"三个有代表性的古代赋役制度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在沿革上与中央政府制度不同,是在继承历代地方官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确立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4年是建立和过渡时期;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此后,其基本原则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政治权力一直是社会生活中主宰一切的力量。中国的服饰制度是将君权物化和神化的具体表现,也是统治者严格等级制度、确立身份地位、巩固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从夏、商、周三代起,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主为了加强巩固自己的政治权力,逐渐确立起一系列服饰等级制度。本文从中国服饰制度的形成、“礼治”思想下的服饰制度以及汉代儒家思想对服饰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古代服装形制所具有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冯天瑜《封建考论》一书出版以来,赞成废弃中国中古时代为封建社会的人日益增多,并相继提出各种提法来取代封建社会这一概念。2010年5月,《文史哲》编辑部举办的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专题学术研讨会,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中古中国社会形态或社会性质,已经提出了诸如封建帝制时代、帝国时代、帝制时代、专制个体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皇权社会、帝制农民社会、郡县制时代、选举社会、专制社会等等各种提法,而每一种提法都没有赢得多数人的认可,相关研究呈现出理论解放之初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局面。在不同提法背后所潜藏着的是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方法论思想,如果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则可能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此,本刊邀请相关学者撰文,就中国中古社会性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希望有更多学人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5.
“单位”一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式的国家治理模式是我国“单位”思想及相关制度的社会根源。艰苦的革命斗争及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严峻形势催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单位”制度,因而我国社会被中西方诸多学者称为“单位社会”,“单位”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出于同样有序、有效管理的需要,全方位、整体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也成为新中国最紧迫的重大任务,于是,基于长久的“单位”观念,“文物保护单位”随即应运而生。尽管这两者之间有诸多显著区别,但渊源关系依然存在,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16.
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1年2月,545页中国是科举大国,前后实行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影响中国社会至深且巨,因而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成果源源推出。然而,与科举几乎具有相同功能,某些方面甚至具有科举所没有的功能,并影响到科举作用的发挥,在明清中国的社会流动中极为重要的捐纳制度,却殊少有人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住房制度改革对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住房制度改革是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住房制度改革后,城市居民可根据自身社会经济特征和消费偏好,选择居住区位和住房与邻里质量,住房选择行为相对自由化。商品房的开发在住房制度改革后得到鼓励,房产商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引下,自主选择投资区位,建设不同层次的住房和邻里,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居住需求。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工龄的职工在享受房改房的机会明显不同,造成享受者和未享受者住房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居住分异。公共部门的干预使得住房类型构成多样化,出现了经济适用房、房改房和廉租房等资助房,与商品房并存;种种约束条件使得社会群体在不同类型住房中分布并不均衡,形成居住分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制度转型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国家发生了重大制度转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型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投影,对其理解也必然要从制度转型的深刻层面去加以认识。文章系统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经历的城市形态研究、实证主义方法、政治经济学分析等过程,揭示出其基本走向是转向对深层制度性因素的关注。继而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制度转型的三个根本方面,并概要性地阐释了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后列举了相应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11年2月,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伍跃的日文新著《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一书由京都大学出版会出版,成为这一领域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该书共十章(包括序章与终章),40余万字。作者利用了各类文献与档案资料,一方面从制度史的角度探讨了利用捐纳取得入仕与铨选的资格、取消或减轻处分、升官晋级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明清时期的人们对捐纳的观察和利用,研究捐纳作为社会流动工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禁榷是金代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代的禁榷商品包括盐、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等10种.针对这些商品,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以加强管理,同时,通过制定法律来严厉打击走私活动,以维护国家对专卖商品的垄断权.金代通过实行禁榷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了统治基础,对金代发展北方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