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韩笑 《黑龙江史志》2014,(20):77-79
陆贽是我国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存有《翰苑集》(《陆宣公奏议》)流传于后世。是后人研究其思想精华的主要依据。本文旨在以《翰苑集》为基础,对陆贽"安邦之道"做一简单梳理。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体现了浓厚的"以民为本"思想,因此笔者认为,对陆贽治国思想的回望,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玄生当东汉的乱世,在社会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本着"述先圣之意,思整百家之不齐"的崇高理想,穷毕生精力,遍注儒家经典,据清代学者考证,其一生的著述多达六十余种,"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凡百余万言"。他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为一家,"囊括大典,网络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在经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处于乱世多事之秋的郑玄,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外,与当时政治形势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被誉为"乱世大藏家"的张伯驹,于1956年将毕生所藏《平复帖》《张好好诗》《道服赞》以及黄庭坚草书卷等八幅书法作品无偿捐献给了故宫,这八件宝物至今仍是故宫的镇馆之宝,他的这一大义之举令世人高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举世罕见的"艺苑真学人",因受自己出身的  相似文献   

4.
正张恨水(1895-1967)是著名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他曾三会张学良,与之有着很深的交往,却多次拒绝张学良的邀请出来做官。在动乱的年代,他守着自己的笔,营造出了一份乱世的浪漫。一会相见甚欢1924年4月12日,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  相似文献   

5.
阎锡山的狡猾和奸诈是出了名的,被人称为"乱世狐狸".他统治山西长达38年,是山西的"土皇帝",也是民国少有的"不倒翁".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在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之间玩儿着"在三颗鸡蛋上跳舞"的游戏.妄图维护他在山西的统治地位.但是.阎锡山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陆贽(754—805),字敬舆,苏州嘉兴(今浙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历任监察御史、中书侍郎、宰相等。他认为人事重于天命,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先德后刑、爱民仁政、信赏必罚、纠正政治决策偏失等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由当时政治管理环境的特殊性所决定,陆贽对皇帝的政治方式提出了许多意见,反映了他政治管理思想务实的特征。其政治管理思想极其丰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三十多年前,詹宏志离开家乡南投县草屯镇,带着半条棉被、两件衬衫、一本《荒漠甘泉》,高分考入台大经济系。棉被的另一半被他哥带走,那本《荒漠甘泉》是中学老师所赠,因为蒋经国的推荐成为当时的热门书。行李中还有一把“扁钻”——压扁的长铁钉,是那一代台湾人小时候所能拥有的最便宜的防身武器。临行前,母亲只吩咐他两件事: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千万不要写文章。当时略有文艺倾向的小孩大都受过此类教训,母亲们别无所求,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苟全性命于乱世”。  相似文献   

8.
正人物简介方大曾,笔名小方,1912年生,战地记者,全面展现绥远抗战、"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1937年失踪,被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是"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1937年在河北蠡县失踪一把雨伞、一条毛毯、一个背包、一架相机,小方就这样出发了。带回来的是一篇篇最新战况报道和一张张充满人文关怀的照片。他曾是抗战初期最活跃的战地记者之一,与范长江、徐盈同负盛名,为《申报》《良友画报》《大公报》以及美国《时代》周刊、英国《伦敦图画新闻》等供稿。25岁时,他突然失踪了。  相似文献   

9.
正孙武以13篇兵法扬名2000多年。而另一位兵法大家吴起,除了著有《吴子兵法》,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还有可能是一位史学家(《春秋左氏传》部分内容对战争描写得深入且专业,有学者认为应是军事家出身的吴起所著)。吴起以一己之力,先后兴鲁、强魏、扶楚,一手壮大了3个国家!而他一手训练出的"魏武卒",更在战国乱世中打出了赫赫威名。虽然这支战力超群的部队最终丧于"左契人头,右挟生虏,追亡逐北"的秦军锐士,但  相似文献   

10.
《贵州文史丛刊》2012年第1期刊发陈德远先生《挽王天培联不是刘莘园先生所作》一文中,认为《辛亥革命老人刘莘园遗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关于挽王天培:"功在定黔、罪在定黔、乱世为人真不易;朝言革命、暮言革命、先生结局竞如斯"一联,非刘莘园所作.  相似文献   

11.
陈扬桂 《文史博览》2014,(11):36-37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最有争议的人物。有人骂他是窃国大盗、乱世奸雄;也有人称他是清末治世能臣、民国开卷英雄。孰是孰非,姑且不论,总之他是清末民初的顶级风云人物。 是谁把他扶上马,使他最终爬上权力巅峰?是一位邵阳人。又是谁把他从洪宪皇帝的宝座上拉下马?还是一位邵阳人。  相似文献   

12.
雷颐 《文史博览》2007,(11):24-25
丁文江(1887~1936),江苏泰兴县人,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曾任国民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丁文江总是乐观地相信,可以通过"说理"使恶人从善、使军阀"立地成佛"。但动荡不已的社会现实却一次次将他嘲弄,他也只能自嘲地感叹:"我们这班人恐怕只能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罢!"  相似文献   

13.
贵为皇后,她没有享受到爱情;贵为皇太后,又逢乱世,她手无实权,亦无可用之才。但为保全皇室,她曾亲手签下《退位诏书》,成为千古帝制的收场人;身后,她哀荣备至,被时任民国副总统黎元洪赞为"女中尧舜"……  相似文献   

14.
乱世出英杰,乱世有奇情。《延安颂》词作者莫耶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大凡纷乱的大变革时代,亦是觉醒的华夏儿女激扬人生的大舞台。他们背负着改天换地的历史使命,使其生命本身也厚重起来。因而他们彼此人生轨迹当时不经意交错,放进历史长河里却生出了夺目的光芒,令后人或击节赞赏、或感慨唏嘘,拍案惊奇。莫耶就属这一类人。她出身豪门却投奔延  相似文献   

15.
正在晚清史研究领域,杨国强先生的名字,大概已经成为一种独特文法的象征。自1987年发表《曾国藩简论》,在后来的近30年中,由曾文正,继而胡文忠、左文襄、李文忠、张文襄,及李越缦、王湘绮……,他沿着"千年徊徨"与"百年嬗蜕"的命题,探讨近世中国的历史变迁。他笔下的百年,是一个"四海变秋气"的百年。中国由"变局",进于"危局",至于"残局";由"衰世"而入"乱世",以"百年"改变了"二千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世道与人心,利益、主张与理想,思想状态、政治状态、经济状态经历了多少冲突和动荡。  相似文献   

16.
一 吴三桂f1612—1678年1高邮人.原籍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字长白。生逢乱世.酷爱习武,练得一生高强武艺.刀枪戟剑十八般兵器样样在行。其父吴襄为明将。吴三桂18岁时就应试武功并中得武举。《庭闻录》里说他“自少为边将”。终日勤于读书习武,“无惰容”。他少年读《汉书》,而被“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两句话深深打动。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20岁时就荣升为游击将军。  相似文献   

17.
一代名笔明代浙派画家张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号平山。关于他的字,有两种说法,《名山藏》、《明画录》,《画史会要》、《图绘宝鉴续编》、《詹氏小辨》诸书,都说他字天驰;独有朱安(氵侃)的《张平山先生传》,说他字天墀(黄宗羲《明文海》卷419)。朱安(氵侃)是封于开封的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的五世孙,《明史》卷116说他"素精名理",是一位有一定成就的理学家。他同张路是"居止接近,  相似文献   

18.
孟昭庚 《文史春秋》2013,(10):57-59
(一)袁世凯亦可谓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传说袁氏"相貌堂堂,有帝王之仪,不怒而威"。据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晚年回忆道:我一生见过了多少位咱国家的元首,如孙中山、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曹锟,甚至张勋、段祺瑞至蒋介石等,没有一个像袁世凯的两道目光那样虎视眈眈的逼人,使人不敢仰视。他被袁世凯召见3次,其中第一次召见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并为此谈袁色变,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9.
卢思冰 《神州》2012,(30):6-6
托老师的福,有幸与全班同学一起观赏了电影《孔子》,果不其然,震撼有之,疑惑有之。在我看来,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於他于乱世之中仍然能岿然不动的坚持自己的道,尽管其道不能大行於世,受到种种阻挠,但他仍能焉了推广自己的道周游列国。与他相比,老庄之道是用来明哲保身,于乱世之中开辟一番心灵的净土供自己小憩;而儒家之道则是积极入世,以仁礼之制改变社会的动荡纷乱,继而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礼制社会。  相似文献   

20.
陆贽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他博古通今,明于治乱,具有远见卓识。北宋苏轼称赞“他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宜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唐德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参与机谋,时“号内相”。陆贽为人忠诚耿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