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日渐衰微,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能力,中国由统一走向分裂,社会由有序陷入无序的混乱局面。诸侯中的一些有实力者,为了争夺对其他诸侯的控制权——即霸主地位,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远交近攻,恃强凌弱,甚至兼吞小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出悲惨壮烈的剧目。司马迁在概述春秋时期的历史时说:“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此同时,各诸侯之间朝、聘、会、盟等活动频繁进行,战争和使节往来相交织,成为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的一个特点。仅在《春秋》所记的242年间,就…  相似文献   

2.
先秦文献中有一问题不得其解:春秋卫国同是诸侯大国,况且在西周初封时其地位较齐、鲁、宋、晋等国远为重要,然而在春秋诸侯争霸中,卫国不但未能称霸,反而每况愈下,岌岌可危。原因究竟何在?笔者就其史实作一分析,略抒己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丁哲 《收藏家》2012,(9):27-30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玉器发展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此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组织关系、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以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都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这种“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导致了列国争雄,诸侯称霸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4.
论春秋霸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要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来概括春秋社会政治发展的特征,那就可以说是——霸权迭兴。大史学家司马迁曾经指出,春秋时期的霸主多出现在齐、晋、秦、楚等国,他们“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霸)”,形成了“四海迭兴,更为伯、(霸)主”的局面。春秋历史上,诸侯争霸连绵不断,霸主层出不穷,波谲云诡,蔚为大观。春秋霸主的事迹虽然常为人们提及,但关于霸权的历史渊源及其与王权的关系、诸侯争霸的历史作用、春秋霸主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17世纪的世界历史上,荷兰占有突出地位,它从一个领土不大、国力平平的小国变成了西欧最富有的国家和经济中心,在国际贸易中称雄称霸。然而,进入18世纪后,其霸主地位便为英国所取代,国力衰落,退为二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历史过程和变化是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佚名 《文史月刊》2011,(8):56-56
齐桓公姜小自,春秋时期诸侯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在号称“春秋第一相”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首先称霸中原的国君。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莫金山盟会是春秋时期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其数之多,种类之繁,涉及面之广,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空前,而且绝后。据笔者粗略统计,一部《左传》记述了四十一国一百五十余次盟会。当时诸侯之间、列国之间的矛盾纠纷的形成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张敏 《收藏家》2009,(8):25-32
一.越国玉器概况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西灭强吴,横兵江准,号令中国,称霸诸侯,一举成为春秋战国之际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春秋》所记周天子、诸侯的殡期与《礼记》所载有不少不符之处,学者各有解说。细绎《春秋》经文,可以发现,春秋时期确实存在诸侯五月而葬的礼制,其执行虽因种种原因受到了破坏,但基本上是保存的。春秋晚期中原诸侯开始实行三月而葬的礼制,与五月而葬并存。这可能与作为霸主的晋率先行用三月而葬有关。  相似文献   

10.
春秋是当时所了解的中国大地,即“天下”范围内主权国家林立的时代,国际关系之复杂,外交活动之频繁,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 春秋初期,作为国君的诸侯是主要的外交角色,他是一国之主,对外代表国家,几乎所有重大的外交活动,如朝、会、盟等,理所当然地都由他出面主持或参与。这种形式当代称之为“首脑外交”。春秋中后期,外交的实际权柄逐渐转入执政大臣手中,他们代表国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但是任何由他们签署的国际盟约仍须由国君“莅盟”(补行宣誓),立法程序始告完成。国君和执政大臣的分工并没有改变政权一元化  相似文献   

11.
浅谈南阳汉画像石中牛的艺术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牛来,人们并不陌生。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就对牛非常崇拜,曾用它做为图腾。后来,一些民族还把牛看做神灵和财富的象征。古代诸侯会盟时常割牛耳取血,分尝为誓,以资信守。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的豪迈诗句。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文史天地》2011,(5):41-43
孔子知兵有勇,看来是被历代史家淡忘了。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知礼义的君子,他一生极谨慎地谈论勇力、叛乱、怪异和神鬼;也非常谨慎地对待斋戒,战争和疾病。他毕其一生精力主张仁政德治,反对诸侯之间争雄称霸,企图以一己之力恢复周礼去挽救四分五裂的天下,这是他的宏伟理想。但他的这个伟大理想最终成了他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3.
试论春秋时期淮河流域之交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修松 《安徽史学》2003,(1):106-109
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由于经济发展的加速,又由于地处晋、楚、吴、齐大国之间,各大国之间的交流、交往、战争.促使流域交通迅速发展。淮河干支流多已成为水上通途;“沟通陈蔡”及邗沟等人工运河的开凿,反映了其水运交通质的进步。诸如芍陂等水利工程,也为当地人民发展水运提供了便利。一些霸主还通过制定水利盟约,力图保证各国间水运的畅通。当时,各国问都有可通行车马的道路相连,新郑、陈、楚丘、徐等已成为地区间的交通枢纽,诸侯间的盟会也常于此流域召开。邮驿制度也通达于该流域。交通工具进步很快,道路管理制度亦得到各国的重视。交通的发展,对于流域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海涛 《沧桑》2010,(4):232-233
《春秋》写诸侯会盟共采用了21种句法格式。体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不同的情况下的会盟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盟、遇、胥命各有不同的写法,用词也不同;同一情况下的会盟也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笔法灵活而不板滞。第二,体现了《春秋》作为编年体史记的叙事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于薇 《江汉考古》2012,(2):70-77
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M2新出■子鼎铭文中的三个干支可以与西周重器保卣、堇鼎的干支系联,反映出这三件器的器主都曾到王都参加周成王组织的一次盟会活动。从铭文看,盟会活动的规模很大,周王朝治下的四土封国都有参加,其中既包括周之同姓,也有异姓和庶姓,盟会中的祭祀活动在天子宗庙举行。这次盟会不是普通的会同,而是成王为确定封国政治等级秩序组织的"宗盟"。■子鼎铭文以及随州地区近年来相关重大发现,显示了南阳——鄂东片诸国在西周王朝南方地区封国政治运作中的特殊地位,也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西周封国的控御方式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6.
<正>《江汉考古》2012年2期载于薇:《湖北随州叶家山M2新出耒子鼎与西周宗盟》(以下简称"于文"。该文"提要"说:耒子鼎铭文中的"三个干支可以与西周重器《保卣》、《堇鼎》的干支系联,反映出这三件器的器主都曾到王都参加周成王组织的一次盟会活动。"并认为这三件器铭都有某种"联系"和"隐性联系"。遂以之为据,演绎出一场"诸侯毕集于周庙的成王宗盟"的"重大历史事件"来。读来读去,总觉得这三则铭文中有些症结难以解开,禁不住  相似文献   

17.
管仲帮助齐桓公建立的政治格局离孔子心目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理想大一统政治局面尚有很大差距,所以管仲"器小"。然而,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口号不但有利于齐国称霸诸侯,在客观上还有利于维护周王室的至尊地位,所以孔子称管仲为"仁人"。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表明了其对待理想与现实的中庸圆融态度,即把实现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与诸侯争霸的现实结合起来,以"霸天下"实现"王天下"的目的。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还表明了其对待夷狄的态度,即主张对夷狄进行教化和改造,使之进于华夏文明,以"文一统"的方式维持天下的和谐秩序。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周王室的日趋没落,诸侯的纷争更加剧烈,一度雄踞中原的晋国退出了霸主的地位,国家大权逐渐被范、中行、智、赵、韩、魏六卿掌握。六卿树党争权,相互肉鱼,欲置对方于死地。经过五年的殊死较量,范氏、中行(音杭)氏、智伯相继被消灭,于是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分晋地,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史载,周武王克商后,封召公于燕,建立燕国,至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前后历八九百年,亦整整地经历了西周、东周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战争比较频繁、斗争比较激烈的时代。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初“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但至“懿王之时,王室遂衰。”《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及至厉王,“是后或力政,强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周武王兴师时,犹有八百诸侯不期而会于盟津,自武王克商后…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东周包含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是邦国林立的特殊时期,各个诸侯国家各自为政,在《周礼》中记载的"凶礼"以及"荒礼"都明确地记载了周朝各个宗主国以及诸侯邦国之间相互救助的礼仪,儒家以及墨家等各个诸子学者思想包含了诸侯邦国之间救助的内容。在春秋的记载中,也表明,不仅仅邦国之间进行过各种盟会救助以及签订盟约救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救助实例,比如泛舟之役。即使在天下大乱的春秋时代,邦国之间灾害的救助也往往难免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可是救灾扶困的事实也表明了即便礼崩乐坏,维系华夏民族生存发展的道德也依旧存在,国家之间的救助多少都减轻了受灾民众的苦难,这为现今我们缓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