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五年来日本对宋代士大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历史学家对于宋代士大夫的研究,曾长期把他们看作是一种主要担负着政治使命的角色。远藤隆俊(EndouTakatoshi)发表于1994年的评论《中国近世宗族论的展开:士大夫研究的一个着眼点》(《集刊东洋学》,东北大学,1994年),虽然主要是围绕宗族问题来展开的,却对于到那时为止的日本学术界研究宋代士大夫的情况作出了很好的概括。在他看来,宋以及宋以后,承担起中国近世社会政治使命的人,主要就是士大夫。因此通过解读士大夫,我们就可以透视中国的政治结构。所谓士大夫,就其涵盖范围而言可以指两个人群。狭义的士大夫指这样一种人们群体,他们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两《唐书》中“士大夫”一词的使用及其意义入手,认为“士大夫”一词在唐初多指门阀士族,后来主要指称“熟诗书、明礼律”的官员。士大夫在唐代并没有形成一个有固定特色的阶级。社会对他们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要求。社会舆论的主要担当者是“士君子”。到宋代,“士大夫”不再指门阀士族,甚而成了士族的对立面。宋代的“士大夫”具备了唐代“士君子”所具有的操守和左右舆论的能力,成为一个成熟的有自己固定特质的阶级。  相似文献   

3.
张申 《黑龙江史志》2012,(18):48-49
宋代重用文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倡导社会变革,体恤百姓疾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两宋社会在内忧外患中维持三百余年,士大夫的这种忧患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汉中后期,社会上出现了士大夫清议朝政,品评时风、人物的现象。许劭则是其中的典范之一。尤其他组织的"月旦评"和对曹操贴切的评价反映了士大夫阶层在被排斥出朝局的情况下仍能自勉自励、不断的为社会推举贤才,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名士风度"。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素有精通诗、琴、书、画的雅称。这既可理解为其品行修养的体现,也可视为种种文化资本的象征。不过,要想进一步深入这些有关"美"的实践历史脉络中,一探究竟,却未必是一件轻松可得的事情。所以在读过由美国学者艾朗诺著的《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后,觉得自己脑海中原有的那些常识性判断难免显得过于简单、浅薄了,而此书则很好的呈现了古代中国更富有历史性、思想性和创造性的艺术史图景。在内容构架上,《美的焦虑》一书主要围绕"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第一章和第四章)、  相似文献   

6.
明朝前期经历洪武、永乐两朝的重典治吏后政治空气开始舒缓,随之而来,官员家属交通公门、以公谋私的不法之事渐有漫延膨胀之势。伴随这一局势变化,明代中期士大夫家书等文献中"屏迹公门"一词逐渐增多。依据士大夫家书文献体系中的不同语境,"屏迹公门"一词具体意涵有三:其一是士大夫禁止家人涉足公门、谋取私利;其二是士大夫自我约束不因私事而访公门、干扰公事;其三是致仕官员乡居期间远离公门、严守法度。屏迹公门逐渐成为明代朝廷官员考核、士林道德品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出现在考核评语和墓表行状等文本中。屏迹公门成为明代清流士大夫管束家人和约束自身的自律行为,既体现宋明理学修身齐家思想带来的道德约束,也反映士大夫维护政治地位和官声清誉的现实考量。  相似文献   

7.
在民国时期,中国有两个文人引人瞩目,一个是蒋介石的幕僚陈布雷(1890-1948年),一个是《大公报》的传人王芸生(1901-1980年)。他们作为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着共同的“文章报国”的志向,他们曾是同行、朋友,但又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归宿。早年的不同经历陈布雷1890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的一个富庶家庭,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1911年,他毕业于浙江省高等学堂哲史政法科,精通外文、史地、法政、国际时事等新学科。王芸生的幼年经历与陈布雷截然不同。王芸生1901年出生在天津乡下的一个穷工人家庭,只念过几年私塾。10岁时,因…  相似文献   

8.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熊月之晚清上海崛起了一个新型文化人群体。与传统士大夫比起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新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有较好的西学素养,不像传统士大夫那样,除了诗云子曰、孔孟程朱之外,对天体地球、五洲万国、声光化电一无所知;有比较相...  相似文献   

9.
具备文学素养,有知识,有能力,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唐代士大夫群体,是唐代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念。官僚士大夫秉承信为国本的政治理念,思想家们阐释食可去而信不可失的人生信条,史学家们将诚信化为善恶必书的治史原则,文人学士则将诚信融入激情飞扬的诗文之中。唐代士大夫的诚信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言     
<正>@吴钩:读宋朝士大夫轶事,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出他们的精神气质与清朝人完全不一样。简单地说,宋代士大夫是一群有脾气的人——不是对老婆发脾气,也不是对下属发脾气,更不是对平民发脾气,而是在皇帝面前,也有脾气。清代士大夫呢?没脾气了。最典型者,就如大学士曹振镛的为官秘诀所言:多磕头少说话。  相似文献   

11.
刘刚 《收藏家》2004,(3):47-50
明代政治机构发达,考试制度完善,文人士大夫数量骤增,大量未能由科举出仕的读书人,构成了这一阶层的庞大基础,尽管他们都企望着考取功名,但落第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2.
清末的留日热潮使一批有传统功名的士大夫亦卷入其中。1904—1908年日本法政大学专为中国学生开办的“法政速成科”,即曾吸纳了相当一部分留日的清朝士大夫。五年之间,该大学开办了五期速成班。先后进入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合计达1885人,毕业1215人,仅次于宏文学院、经纬学堂,是当时吸纳中国留日学生最多的学校之一。而且,因进入该校速成科的学生,不少是具有较高地位的士大夫,因而他们毕业回国后,对清末民初的政治与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王宣艳 《收藏家》2022,(3):45-54
宋代崇尚文治,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宋代的士大夫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思想文化,而且塑造了崇高的士大夫精神。“宋韵—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展是浙江省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携手打造的跨年大展,展示来自38家考古文博机构收藏的约300件宋代文物精品,突出浙江宋代考古新发现,包括大量浙江宋代士大夫墓葬出土文物,展现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展览分上下篇,上篇以“文治天下”讲述宋代士大夫的治世行道,下篇以“士林风雅”展现宋代士大夫的文艺生活。  相似文献   

14.
张劲松 《史学月刊》2008,(12):38-43
岳飞之死乃是宋代政治的一大悲剧事件。一般认为是高宗、秦桧为与金媾和而杀害了岳飞,但从更深的政治文化传统来看,岳飞实为宋代士大夫官僚集团共同谋害。他的死象征了士大夫从武将手中重新夺回兵权,恢复了自宋代立国以来的文人主导政治的传统。岳飞之死亦显示了宋代文化的悲剧性质,是自北宋以来文人迫害武将传统的历史循环,显示了宋代文人集团极其狭隘的政治心胸。审视岳飞悲剧可以看出,士大夫们已经把维护本集团利益日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置王朝的整体利益于不顾,他们最终自陷于历史的困境而不能自拔。这也是整个所谓"宋型文化"失败的个案透视。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管理选拔考试制度。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使士大夫阶级被颠覆,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结构随之解体。士大夫没有了,读书人依然存在,但没有科举制的牵引他们与为官为绅失去了必然的联系,被逐出了政治权力的中心,也找不到相应的社会定位。随科举制革废带来的国家体制内读书人(知识分子)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对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乃至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清江南地区的文人游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士大夫好游成风。文人专心于游事,固然是其习性所使,但事实上也与他们的人生遭际不无关联。而文人们的寻幽探胜、流连风景活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广泛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士大夫瞻仰纪念宋代苏轼家族的文化圣地,三苏祠在清代文化史上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清代诗人拜谒眉州三苏祠者络绎不绝,并留下了大量题咏三苏祠的诗篇。其中王士禛、陈维崧、蒋琦龄、张问陶、石韫玉、钱载、李德仪、何绍基、张之洞、俞陛云等是代表性人物,他们或是专程前往三苏祠匆匆拜谒,或是仕宦途中过境眉山亲临致祭,或是行船岷江遥祭三苏,或是主政四川教育间亲身参与三苏祠建设,留下的相关诗篇是研究清代三苏文化影响及其三苏祠变迁的重要“诗证”。清代诗人三苏祠题咏的史料价值与思想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多角度真实摄录了清代三苏祠的盛衰演变,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士大夫崇苏慕贤的文化心态,以及三苏在清代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沈钧儒(1875—1963),著名的法学家,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等职。他30岁中了进士。按照他的经历与中国士大夫家庭的习惯,他本应成为一个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官僚或政客。然而他没有走这条路。他追求真理,追  相似文献   

19.
张奕琳 《岭南文史》2020,(2):32-37,60
正晚清以降,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文人士大夫或因公或因私走出国门,旅居海外。广府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近代不少广府籍人士亦纷纷出游异邦,如康有为所言的,"将尽大地万国之山川、国土、政教、艺俗、文物,而尽揽掬之,采别之,掇吸之"。[1]他们在游历中撰写了大量旅行文学,中以游记为最,是研究近代对外交往的重要文献。同时,作为惯于"以诗言志"的文人士大夫,他们旅居海外亦不忘诗赋创作,竹枝词是其常用的诗歌体裁。竹枝  相似文献   

20.
早期驻外使节对晚清经济变革的贡献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较早步出国门的官僚士大夫群体,早期驻外使节在晚清社会变革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经济变革,他们提出了涉及面极广的振兴商务的思想。其中对修造铁路、开采矿藏两项内容尤为重视,再三强调;还提出了改革税则、企业商办等具有新色彩的见解;这些思想一方面是洋务派“求富”思想的补充和深化,一方面反映了经济思想新动向,成为维新派经济思想的先声。早期使节还为民用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做出了特殊贡献。使节这些得益于其独特的身份地位及走向世界、实地考察西方社会的经历,给人们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