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一直没有放弃争取和平解决的努力。在与日本政府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进行谈判的同时,并请其它国家出面调停,极力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其目的是争取以和平途径制止日本的侵略。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还设法争取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援。除了争取与美国建立政治、军事和经济合作及获得美国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外,还向英国和法国求援。在此期间,苏联结予中国以很多援助,包括提供大量的借款,派遣大批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派遣空军帮助中国作战等。国民政府的对日和谈和对外求援都是其抗战战略的一部分。国民政府以和平途径制止日本侵略的目的未能实现,但其对外求援对抗战起到了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战前期,香港是中国与西方保持经贸联系的最重要据点,国民政府所属的金融、外贸、运输等企业亦纷纷前来设置分支机构,使香港成为抗战经济的一个中心.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些企业调剂金融,沟通对外贸易,输出大量国产品,为中国政府赚取了宝贵的外汇,同时又得以购进急需的军事战略物资,对于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支援持久抗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economic factors became a centralaspect of Spain's relations to both Britain and Nazi Germany.In 1940, when the Franco regime was on the brink of joiningthe war on the side of the Axis, Britain tried to use Spainsdependence on imports from the west to convince Franco to retainhis country's neutrality. Although, at the time, British economicappeasement was not a major factor in the failure ofGerman-Spanish negotiations, it contributed to Spain's verygradual detachment from Nazi Germany over subsequent years.Between1941 and 1944, the focus of British policy towards Spain movedfrom keeping the country out of the war to restricting the servicesSpain rendered to the German war economy. Franco's sympathiesfor the Nazi regime and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benefitsof continuing trade with Germany made British and US economicwarfare activities however only a partial success. 相似文献
4.
5.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是值得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战时,它被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的象征,战后的审判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民众的这一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其象征地位继续延续,在东西方冷战的政治格局下,又与"反对美帝国主义"、"揭露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和"中日友好"等现实政治相连接,在此过程中,因被误用而扭曲变形.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的日本教科书事件,使南京大屠杀再次成为新闻舆论的中心,在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双重推动下,南京建立了纪念馆和纪念碑,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得以向更深层次延伸. 相似文献
6.
“二战”期间,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因日本侵略而陷入持续的战乱与动荡之中。然而,地处中国华南沿海的澳门在葡萄牙统治下奉行中立政策。“中立”时期是澳门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该时期的澳门结社活动,既不同于中国内地,也相异于其它海外华人社区。特殊的政治环境使澳门社团只能以赈济形式出现并活动,不能有“抗日救国”的名称,更无法从事直接的政治反抗或武装斗争。其组织基础、人员构成、动员方式与活动内容随着澳葡政府适应不同时段政治需要而推行的外交政策的微妙变化而发展转化。救亡赈难社团的兴盛与存在,代表了澳门社团发展史的一个过渡与转折的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7.
1937年10月4日到1941年12月15日,美国《时代周刊》共刊载了4篇有关日军轰炸南京和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报告。1937年10月4日题为“正如宣布的那样”(Asadvertised)的报道,是美国记者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在9月20日宣布要对南京进行大规模轰炸后星夜兼程赶往南京,亲历轰炸后所写的长篇报道,报道写道:“那些年纪太小、太老、太穷、病得太重或是什么都不懂而没有离开南京的中国人被大批屠杀”;第二篇报道(1937年10月11日)刊登了宋美龄的英文日记摘要,由于其地位特殊,日记读来耐人寻味;接下来的一篇1938年2月14日题为“证人”的报道,引述了当时在南京的《芝加哥日报》远东资深记者斯蒂尔的描述:“一位日本士兵站在不断增大的尸堆上,将步枪子弹倾注在任何还能动弹的尸体上。对日本人来说这也许是战争,对我来说却是谋杀”;最后一篇,时间为1941年12月15日,这时候外界对日本军在南京的暴行了解已经比较全面,报道明确指出:“日军占领并洗劫了南京,犯下了一些现代史上最可怕的暴行——大规模屠杀平民,并强奸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妇女。”由于《时代周刊》是美国主流媒体,有很高的信誉,上述报道,特别是宋美龄的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1939-1941年苏德经贸外交及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1941年苏德战争前,苏德两国从各自的战略和利益出发都要求改善两国关系。如何打破自希特勒上台后两国关系的僵局?苏德双方都力图从经贸外交入手。苏德战争前,苏德之间开展的经贸外交使双方的经贸关系异乎寻常地热起来。这种关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对苏德双方产生了什么影响,造成了什么后果,我国学对此研究较少。本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1943年,国民党政府当局在英美等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之后,曾有收回澳门之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亦为此拟就本文,表达了这种意向,但因当时国力懦弱,加之其他众所周知的原因,收回港澳之议均成泡影。今天,当澳门回归祖国之际,重温此文,我们更可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强中国之真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10.
Megantereon whitei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1996,23(6):869-872
We have made a multivariate morphometric study of the fossils ofMegantereonfrom the Apollonia-1 site at the Mygdonia Basin (Macedonia, Greece), using discriminant functions.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these specimens belong to the African speciesMegantereon whiteiBroom, which is also found in the Lower Pleistocene of Dmanisi (East Georgia, Caucasus) and Orce (Southern Spain). Morphofunctional studies ofM. whiteisuggest that this saber-toothed felid was an ambush predator with great killing capability in relation to its food requirements, thus leaving enough meat to be scavenged by both hyaenas and hominids.M. whiteima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role making the first dispersal ofHomoto Eurasia the Lower Pleistocene possib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