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陇县边家庄 5号春秋秦墓 6和甘肃平凉庙庄战国秦墓 7车马坑中的车迹中均发现有伏兔。当兔是位于车舟下轴上连结车舟与轴的构件 ,也象一只深伏的兔子 ,因其处于两伏兔之间 ,故称当兔。由于当兔是车舆下车舟和轴之间的构件 ,加之在一般的车迹中很难发现和清理 ,所以考古发现中的当兔资料十分少见 ,这与其处在车舆之下有很大关系。在长沙汉墓的第 2 0 3号墓中 ,第 2号车和第 4号车迹中也发现有伏兔 8。其中 2号车的伏兔据发掘报告说“轴上为伏兔 ,长 1 0 .1厘米 ,接轸木处高 1 .0、厚 1 .1厘米。底部稍凹入 ,以便接合圆形轴木的上部。…… ,现…  相似文献   

2.
三月二十七日,我会文物工作队在长沙黄泥坑清理了一座大型战国木槨墓,编号为56.长.黄20号(以下简称二十号墓)。二十号墓的墓室结构与以往长沙所出土的没有多大区别,为土坑竖穴墓,方向135度。墓底长344厘米,宽264厘米,墓口比墓底稍大。墓室一端筑有35度的斜坡墓道,距墓底  相似文献   

3.
戎生编钟论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戎生编钟是一组完整的甬钟,共有8件(图一),钟高依次为: 一号钟:51.6厘米二号钟:48.7厘米三号钟:46.5厘米四号钟:40.2厘米五号钟:32厘米六号钟:29厘米七号钟:22.8厘米八号钟:21.5厘米钟为长体,甬部光素,舞上饰云纹,高枚,篆部饰窃曲纹,隧部饰相背的象鼻吐舌顾龙(彩版伍:1、2)。第三、四、五、六号钟,正面右  相似文献   

4.
山西北赵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北赵晋侯墓地于1992~2001年经过了6次大规模的发掘,清理晋侯夫妇墓9组19座,每组晋侯夫妇墓均有数座陪葬墓和一座车马坑。一号车马坑属晋侯苏墓,是该墓地最大的一座车马坑。自1992年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一号车马坑先后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发掘,该坑东部葬马,西部葬车。马坑中至少有105匹马,车坑中有48辆车。该车马坑是目前所知西周时期规模最大、陈放车辆最多的车马坑,车辆均为整车放入,车舆的种类多样,对于研究西周时期马车的种类、形制、结构与埋葬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秦兵俑外衣为交领、右衽、窄袖口,多数长与膝齐,个别的更长及臀部,衣之双襟互参掩,襟边垂于背后,有的上衣几乎在身上包裹两周。通过实测知:俑衣之纵长分别为104、96、8、72、80、60厘米等,而以长104厘米者为最多;袖长为48—74厘米。现以秦俑一号坑两件陶俑的直接测量为例,推算其所着深衣的用料。  相似文献   

6.
淮阴高庄战国墓的青铜舆饰为迄今先秦考古中所仅见,在对古代车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批文物所反映的车舆形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交龙形较饰和《续汉书·舆服志》中“乘舆金簿缪龙,为舆倚较”相符。从而说明我国古代的帝王乘舆渊源很深,许多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这批文物所反映的车舆有可能是古代的金车,也就是《周礼》中“王之五路”中的金路。  相似文献   

7.
<正>1981年,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后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十八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其通高58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重2.57千克。炉身为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竹柄。柄端铸三条蟠龙,均以龙头  相似文献   

8.
《文物》2021,(4)
正2001年,甘肃省环县曲子镇村民采集到一件带有铭文的瓦当,瓦当现藏环县博物馆。该瓦当对于研究汉代铭文瓦当,以及环县古代史、古代羌史具有重要意义,故拟对其予以介绍,并对铭文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阐发,以揭示其学术价值,以期能够引起学界的重视。一瓦当为圆形,当面直径15厘米,边轮宽1.1~1.5厘米,内轮直径8厘米,当厚1.5厘米。当心为一圆形大乳丁,其外有弦纹一周,  相似文献   

9.
芦山白塔寺距县城8公里,其寺院早已被拆毁改成一所中学,在仅存的原大雄宝殿内保留着一幅明代壁画。由于学校建设需要,经文物主管部门同意整幅壁画迁移至县博物馆内保存。一、壁画概貌及结构壁画高318厘米,宽140厘米,总体厚度5.5厘米。壁画为双面绘画,正面绘观音坐像,背面绘牡丹芍药花卉,离地40厘米的壁面无绘画。白塔寺壁画的结构作法比较特殊。它是在建筑物的两柱之间用15×7厘米的木枋做成一个木框,竹篾编成骨架结构,竹篾上涂抹一层细砂泥土,内掺稻草,谷壳。正面泥层厚3.0厘米,背面泥层厚1.0—1.5厘…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20,(6)
正一、大葆台出土玉瑱大葆台西汉墓共出土83件玉石器,其中一号墓出土52件,二号墓出土31件。出土的玉器中以礼仪用玉为多,大多数仪玉都可用玉丧葬。因早年间墓室被盗扰严重,两个墓室中的玉器大多数都被盗墓者扰乱移动过位置,且残件居多。其中在二号墓的尸骨东部清理过程中发现有一玉耳塞,白玉质,一头大一头小,大头顶为平面,小头为半圆形,截面作圆形。长2.7、直径0.5~0.9厘米。(图1)大葆台二号墓的墓主人经过人骨鉴定,确定其为20~25岁的年轻女性,推测其为广阳顷王刘建的夫  相似文献   

11.
“乘舆”不作“车”解贵刊总26期所载《安车与车舆制度》一文中云:“对于乘车,则有专门的‘车服制度,和‘乘舆制度’”,并引“《汉书·霍光传》云:‘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车,”,为证。按蔡邕《独断》云:“天子至尊,不敢渫渎言之,故托之于乘舆。”可见,汉...  相似文献   

12.
1976年4月,具有一定文物鉴别常识的原镇原县博物馆干部张明华同志在县城南街废品收购门市部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古物。他当即以0.80元人民币收买回来,交给了博物馆。这件古物形状为长方形,长10.8厘米,宽6.8厘米,重0.15千克,铜质青色。它的正面是以秦小篆铸成的、字体大小0.90厘米的竖文五行,横八行,上下、左右结构整齐的阴文书刻:“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其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  相似文献   

13.
《江汉考古》2008,(2):130
1988年湖北当阳赵巷四号墓出土。高47.2、口径23.5×17.6厘米。木胎。方口,长颈,腹微鼓,方底座。方口面略呈梯面,颈部有对称的兽耳,方座为内凹底。器表以大面积的漆黑色为底,其上  相似文献   

14.
大冶市六朝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3年3月5日,大金公路金牛路段土方施工过程中,於殷老八自然村(北)150米的金龟山西南坡地上,发现古墓三座。我们对其中一座墓(编号M1)进行了发掘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结构M1为券项单室砖墓。方向185°(图一)。墓顶距地表约1.5米。平面呈长方形,全长576、宽200、高220厘米。墓室两侧墓壁为双层台阶夹墙结构,外壁墙高125厘米,内壁墓墙高100厘米。墓门内1米处,紧贴两侧墓壁各有一缧墓砖高垒,高84厘米。墓壁162厘米高处始起券,均以32×16×5厘米楔形砖,错缝侧砌起券,券顶残高52.5厘米。墓壁使用31×16×5.5厘米规格…  相似文献   

15.
觚形酒器     
觚形酒器是开封市博物馆1973年收购的传世品。据原收藏者提供的线索,其出土地点在河南省新郑县附近。器通高18.1厘米,流长5.8厘米,底径6厘米。器物上部平素无饰。腹部为云雷纹,云雷纹上下以连珠纹为边饰。腹下部有两个相对的十字镂孔。这种十字孔是是商代铜器的特征。其作用有二种说法:一是族徽;一是温酒时炭薪透气口;二说都有一定理由。该器的时代,根据器壁较薄,纹饰结构简单、粗朴等特征,印证郑州自家庄出土的商代前期觚,此器为商代前期制作。  相似文献   

16.
湖南长沙市一中北宋水井发掘简报长沙市文物工作队1991年12月,长沙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市一中基建抢救性发掘了三口水井,其中第3号井编号J3,平面呈正六边形,边长70厘米,口径140厘米,残深约460厘米,其距地表约280厘米处,井壁外弧,井径达190...  相似文献   

17.
舒方新证     
近年湖南常德夕阳坡二号战国楚墓出土两枚完整的竹简,各长6.8厘米、宽1.1厘米。一枚32字,另一枚22字,计54字。二简意相属,涉及到楚、越、舒三国,殊为引人注目。杨启乾《常德市夕阳坡二号楚墓竹简初探》、刘彬徽《常德夕阳坡楚简考释》。先后就这两枚竹简进行探讨。刘  相似文献   

18.
名作欣赏     
《云岑开锦》︱弘旿︱清代︱13.6×67.2厘米纸本设色弘旿,字恕斋,又字醉迂,号一如居士、瑶华道人。弘旿为满清宗室,官封固山贝子。本画以没骨山水的形式,画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15,(8)
<正>故宫博物院藏《群仙祝寿大寿字图》(又名《人物寿字图》,藏品号:故257526),立轴,画心纵213.5、横151.5厘米,是故宫旧藏的光绪年间作品(封三)。画轴上的扎带为黄色绸条,包首为淡青色绢。天杆钉有4个宽厚的黄铜绦圈,穿过绦圈的绦子(又称挂绳)两端分别用绢条封箍。这一装裱样式具有宫廷精工细作的特点。绦子上系2个宫廷专用的黄绵纸条。一张纸条纵7.5、横0.8厘米,其上以字迹工整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七年十月在雁塔区丈八沟北村发现清牛允诚墓志一合,盖已碎为数块,志为正方形,边长69厘米,厚15厘米。字文三十五行,满行三十六字,共计一千一百三十一字(图一)。武功耿钟麟撰文,礼泉宋伯鲁书丹并篆盖。宋伯鲁(1854—1932年)字子纯,号芝田,礼泉县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山东监察御史、清政府掌印御史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