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昊 《中国土族》2008,(4):15-17
已成为历史遗迹的馨庐(又称马步芳公馆),始建于1942年(民国31年),位于西宁市为民巷13号。原公馆及花园共占地10.47公顷,经60多年的历史变迁,现保留占地29550平方米,房舍290间,建筑面积6180平方米,分为前院,中院,西一、二、三号院,南楼小院及后花园七部分。整个公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计精巧,工艺考究,融汉回民族建筑、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集中体现了解放前西北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苏元春戍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元春戍边李若檀苏元春(1840~1908),字子熙,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人。出身团练,后投入湘军任参将。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翌年5月奉调出关入越南抗法,在陆岸、船头、纸作桥连续克敌制胜。1885年3月下旬参加镇南关──谅山战役,配合冯子材抗击...  相似文献   

3.
刘湘(1889—1938年),字甫澄,四川省大邑县人,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曾任国民党二十一军军长、四川省政府主席,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等职,1938年死于湖北汉口。刘湘公馆位于成都市惜字宫南街,建于本世纪20年代,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公馆建筑物四周均不临街,处于民居的包围之中。在公馆西侧中部留有一条通向惜字宫南街的通道用以沟通内外。因公馆所在地地形南高北低,故而其主要建筑物皆坐南向北。刘湘公馆的平面布局严谨而特别,不同于一般的民居建筑。其四周环以高约4米、厚0.4米的围墙…  相似文献   

4.
陈峥 《广西文史》2008,(2):26-29
苏元春(1844—1908),字子熙,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人,是清末广西重要历史人物之一。同治二年(1863),投湘军席宝田部,走上军旅生涯。同治六年(1867),随席宝田赴黔东“剿苗”,因镇压苗民起义有功,被授予广西提督,领头品顶戴。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苏元春作战勇猛,战功赫赫,被清廷任命为广西关外军事帮办,时年40岁。  相似文献   

5.
交河郡夫人墓·高昌·吐鲁番──兼述高昌与中原的关系孙永乐一1973年8月,在甘肃省榆中县城西4公里、陇右名胜兴隆山北2公里的朱家湾村外,发现了一处石棺墓。墓室穹顶,高3米,长、宽各4米,为35×16.5×6.5(厘米)青砖砌成。石棺首南足北,置墓室...  相似文献   

6.
大邑刘氏庄园,位于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末民初,整个庄园占地总面积六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二万余平方米。庄园分布为南北相望相距300米的两大建筑群,由刘文渊、刘文昭、刘文成、刘文彩、刘文辉五弟兄的公馆和刘氏老宅组成。公馆分老公馆与新公馆两部分,老公馆始建1932年,新公馆建于1942年。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纪念馆介绍白淑芳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甲字69号(原张学良公馆内),现对外开放的有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建于1935年秋,原属西北通济公司。1935年9月,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总...  相似文献   

8.
苏元春蒙冤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元春蒙冤始末王得勋100年前,广西提督兼边防督办苏元春,在中法战争后,呕心沥血10多年,于1896年3月,率边防军完成了广西边防金鸡山炮台等165座炮台的修筑工程.同时配置火炮119门,从而结束了广西有边无防的历史。鉴于此,清政府一些高层人士预言,...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进一步为侵华战争服务,决定在中国建立专门的特务情报机构,由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后升任总领事)岩井英一统领,称“岩井公馆”。岩井英一不可能对“岩井公馆”事必躬亲,  相似文献   

10.
河南巩义市新华小区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6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物钻探队在河南省巩义市物资局所建新华小区2号楼基础内探得一座汉墓(图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联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现简报于后。 该墓(编号0106ZGXHM1)为双室砖券墓,方向33°,距地表深8.2米,由墓道、前雨道、前室、后甬道、后室组成。(图二) 墓道 位于前室北侧偏东,南接前甬道,宽1.2米,由于场地所限,墓道未清理。 前甬道 位于墓道与前室之间,砖砌,券顶为盗洞所破坏,长1.5米,宽1.1米,高1.4米。南部见一铁门环。 前室 …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区两座唐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对郑州市伏牛南路河南地质医院、嵩山南路河南省煤炭地质局内的2座唐墓(编号分别为HNDY9907M1、HNMT9902M1)进行了发掘。(图一)现将发掘情况简报于后。图一 郑州市河南省煤碳地质局和河南地质医院唐墓位置示意图(1∶100000)一、地质医院唐墓1墓葬形制地质医院唐墓为土洞墓,平面呈刀形,由墓道、墓室组成,方向175°。墓道为长方竖井形,底部由南向北呈坡度较小的斜坡状,长1.9米,南宽0.6米,北宽0.76米,深2.75米~2.…  相似文献   

12.
一简述绛州碧落碑现存于新绛县博物馆(原龙兴寺址,唐初称碧落观),1992年建碑亭予以保护。碑为青石质,通高2.55米,宽1.03米,厚0.21米。碑身长方形,高2.25米,底座0.30米。碑阳篆刻630字,共21行;碑阴上段刻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  相似文献   

13.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现存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文庙)石刻陈列室内,仅存碑首和中段。碑首刻蟠螭,残高1.3米,宽1.8米,厚0.52米;碑身残高1.82米,宽1.73米,厚0.47米。碑正面为汉文,36行,行残存41字;背面为回鹘文。立碑时间为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碑文由元代著名学者虞集撰文,元代大书法家、礼部尚书康里崾暖奉敕书,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赵世延篆额。碑文内容是研究回鹘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方志》2005,(3):64-64
惠远古城钟鼓楼位于新疆伊犁河北岸,距霍城县东南7千米,距伊宁市38千米,系清代所建伊犁九城之一,有新旧二城。是清代伊犁将军府所在地,也是当时新疆军事、政治中心。旧城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濒伊犁河北岸,后为河水侵袭。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遭拆毁。光绪八年1882年伊犁收复后,于旧城北7.5千米处另筑新城,规制与旧城同。  相似文献   

15.
五礼记碑修复工程设计与施工(上)辛桂未五礼记碑,俗称五礼碑,因碑文所刻系宋徽宗(赵佶)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所作《五礼新议》①,故又称"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碑。据对修复后的石碑实测,石碑通高(自石龟呋底面至碑额顶部)12.34米,宽3.04米,厚...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期间,从1939年秋到1945年战争结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中活跃着一批被称作“西班牙医生”的国际友人。这批国际友人是:德国的贝尔医生(Dr.HerbertBaer)白乐夫医生(Dr.RolfBecker)顾泰尔医生(Dr.CarlCoutelle)马库斯女士(Ms.EdithMarkus)王道医生(Dr.Wantoch)波兰的傅拉都医生(Dr.Szmuel-MoyszeFlato)戎格曼医生(Dr.WolfJungermann)甘理安医生(Dr.LeonKamienecki)甘理安夫人(Mrs.ManiaKamienecka)陶维德医生(Dr.WictorTaubenfligel)奥地利的富华德医生(Dr.Walte…  相似文献   

17.
刘禄山 《收藏家》2011,(5):47-54
在南昌市的老房子中,张公馆是一颗华丽的明珠。建于1915年,1923年竣工。它坐落在市中心区域—三眼井的友竹花园,出资建造人为清末民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辫师"张勋(1854—1923年)。其地基也颇不平常,为明代奸相严嵩府第故址。公馆现仅存两栋法式洋房,一主一副两栋(图1),及主楼后一排平房。  相似文献   

18.
贡院石碑     
贡院石碑,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下坝街上(现已搬到下坝乡喇平村下院村民组)。碑高1.2米,宽0.8米,厚o.12米,青石。建于清道光8年(1829年)农历十二月初四日,距今已有180余个春秋。碑眉为“万民沾恩”,碑文为小楷,阴刻,共1040字,多用繁体字和异体字书写。因置于贡院大门内侧,未受风雨侵袭,字迹清晰可见,无标点符号。全文如下(文中标点符号系笔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郑州唐丁彻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重阳街西段拓宽工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墓(图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后,派人进行了清理,现简报于后。图一 郑州唐丁彻墓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该墓为单室砖券墓,方向180°,深5.4米,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编号2000ZKCM1(以下简称M1)。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偏东,未清理,宽1.1米,甬道位于墓室与墓道间,内置石墓志。墓室大致呈方形,南北残长2.6米,东西宽3.06米,北壁、东壁较直,西壁略斜,墓室自1.22米起券成穹窿顶,顶已坍塌,墓室…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0月,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白沙村村委在编纂《白沙村志》时,发现崔继泽墓表碑。该碑为袁世凯撰文并亲笔手书。立碑时间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经调查,此碑原立于巩义市北白沙村崔氏祠堂,后被毁为两段,上段因作它用凿有四孔,下段湮没地下。墓表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已佚。碑座束腰,高0.35米、宽0.79米、厚0.43米。碑身高1.5米、宽0.75米、厚0.43米。碑座、碑身均为石灰岩质。碑文楷书,18行,每行42字,边饰卷草纹。 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做过83天“洪宪”皇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