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权力制约机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西方权力制约的思想在人类政治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防止权力的膨胀和滥用。  相似文献   

2.
不管是规范性文件在成为"法源"的过程中,还是在论述法律文件的正当性以及法的实效过程中,权力都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同时,规范性文件在取得"法源"的地位后,又会对权力进行规范与制约。本文从法律渊源的划分入手,跳脱出权力的"国家"单一属性,对二者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尚林 《沧桑》2013,(2):62-65
如何有效地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党悠久的历史中,毛泽东与邓小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对于权力制约思想都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对二者权力制约思想的相关比较,总结其方向的一致性,探究其权力制约思想的起源、侧重点、实现方式的差异,从而对当前权力制约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权力的期权化,可以看作是权力场上的期货交易,其中的“期”即是时间上的推迟和移位,而“货”即是权。它把权力商品化、市场化。这是十分危险的,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权力期权化是反腐倡廉强大攻势下,职务腐败的演变和延续,与职务犯罪并无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六十一个春秋,其间也一直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中。当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还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在运转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而解决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刘澍  杨成 《攀登》2003,22(5):93-96
权威范式是任何国家及其民众之必需。然而,权威具有创益和损益的双面孔,其不仅成为世人的福音,也可能转化为明的灾难。理性的态度应为:既要固守与阐发权威的专长,同时也要防止权威在界域之外的泛滥。同时,我们也需要塑造法律权威,并以此实现以权威制约权威,形成权威制约之循环圈,以符合生生相克之理。  相似文献   

7.
李巍 《区域治理》2022,(14):34-3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将修改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大制度,要求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且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联合并存的监督格局,健全"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监督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基层监督是近几年公司纪委针对钻井市场分散,经营关系复杂的形势,推...  相似文献   

8.
金长华 《攀登》2000,(3):65-68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是深化反腐败斗争的关键。为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力度;运用多种形式,增强对权力运行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形成富有活力的内在制约和监督机制就成为本所要论证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不受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怎样认识“权力过分集中” 我国政治体制的特征和弊端,集中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司桂梅 《安徽史学》2001,(3):70-73,54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在领导中国革命、建立民国的过程中,博采西方各国之长,吸纳中国古代思想精华,创造性地提出了“权能分治“、“五权分立“、“直接民权“的现代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科学构想,阐释了民权对政府治权的制约以及国家机构五权之间互相制衡的关系,从而实现主权在民的伟大目标.这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他对资产阶级权力制约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刑法规范法定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刑法规范配置原则。其思想渊源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刑法规范配置应当民主化,尊重人权主义要求刑法规范配置应当尊重人权。刑法规范法定原则包括法律性原则与明确性原则两个派生原则。法律性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法律渊源应当是法律,刑法规范的内容应当依法规定。明确性原则包括刑法规范确定化与刑法规范明晰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宋代残疾人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代的残疾人分为残疾、废疾、笃疾三类。他们依法享有不纳身丁税、不服差役、犯罪时可得到减免和享受一定的社会救济等特权。残疾人的法律行为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不享有科举人仕和恩荫人仕的资格、不得参与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不能出庭作证等。宋代残疾人法律发达与宋代民事法律发达、推行仁政、民本思想盛行、社会力量关注弱势群体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清末法制改革中,袁世凯是积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上书请求变革法律,积极推荐修法人才,并参与新法内容的讨论;他极力主张多渠道地造就和选用法律人才;他利用直隶总督的地位和权力,将法制改革的许多措施在直隶施行,对推动当时中国封建法制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虹 《福建史志》2020,(2):26-30,36,71,72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几千年国家治理的智慧结晶,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也存在自诞生之初就无法克服的不足之处,如强调人治、维护宗法、重刑轻民等。但是,传统法治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吸收改进的有益之处,尤其在教民、治吏与息诉这三点上,对当前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包括福建本地的一些法治实例,阐述传统法治文化的特点和不足,以"从严治吏"为重点,对如何更好的建设地方法治政府提出几点个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姚朋 《史学月刊》2003,(7):84-90
迈克尔·曼是第三代历史社会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社会权力史别出心裁、匠心独具 ,理论上讲是马克思·韦伯“社会理想型”研究方法的延续。曼的社会权力史涵括整个人类史 ,其解释力强、角度新颖、理论性强。但是 ,其权力史仍是欧洲中心主义的 ,并且在其中 ,作为历史组成部分的个人消失了。  相似文献   

16.
旅游软实力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国新 《旅游科学》2010,24(3):1-11
旅游软实力是一种文化软实力,指旅游目的地在主客双方的文化对比、形象营销和旅游产品竞争中形成的,使旅游者认同和服膺旅游目的地文化,修正其文化偏好的能力。中国古代有过很好的旅游软实力。西方现有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违反了旅游软实力以主为主,以目的地真实的日常生活为理想景观的文化结构模式,是主客冲突的根源之一。彰显文化主体性是构建我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核心工作。当前应从重建旅游实践美学、重组旅游产业结构、再造旅游管理理论等方面入手强化我国旅游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唐律疏议》是中国传统法律的典型代表。该部法典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法律中身份影响刑罚判决的特点。特殊身份享有刑罚特权,而身份等级的高下对比,更是定罪量刑中不可缺乏的考虑因素。这样的结果是同样的案件,却由于当事双方之间的不同身份对比关系,而出现不同的法律后果。这种身份影响刑罚现象的原因在于儒家法律思想所主张的礼制与法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张金龙 《史学月刊》2003,41(4):32-42
作为中国古代专制君权有机构成的禁卫军权,它既是维护君主专制政体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成为破坏这一体制的重要因素。“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极为深远的一场统治集团争夺最高统治权力的政治斗争。参与政争的太后及外戚杨骏、惠贾皇后、宗室诸王之间围绕宫殿禁廷的控制权而展开了多次较量,对禁卫军权的控制和利用成为斗争中最常见的手段,能否有效掌握禁卫军权往注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的关系,提供了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治和禁卫军权关系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9.
祁琛云 《史学月刊》2007,(9):46-52,109
审刑院设立于宋太宗淳化二年,罢废于神宗元丰三年,专门负责天下上奏的疑难案件的复审工作,是北宋前期国家最高司法机构之一。审刑院的设立,对宰相的司法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双方对中央司法复审权的争夺十分激烈:在宋初,宰相拥有充分的司法复审权;太宗淳化二年审刑院设立后,宰相淡出司法复审领域,审刑院完全掌握了复审权;从仁宗中期开始,随着相权的整体攀升,宰相的司法权不断扩大,最终使审刑院由独立于宰相到沦为其附属。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民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公元前37年,高句丽建立政权,但仍和原高句丽族一样,继续归汉玄菟郡或辽东郡管辖。四郡削弱之后,高句丽政权又连续接受中原、南方政权的册封,完全形成了一种惯例和制度。高句丽的名称后改称高丽,改称的时间,严格地说,是在5世纪末。宽而言之。则是5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