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元代脱脱撰《金史》以来,关于金史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认真回顾金史研究的过去,有助于今后的金史研究。总結过去,是进一步开展金史研究的新起点。一、清和清以前的金史研究元代关于金史的研究,是围绕着《金史》的修纂而开展的。关于《金史》正统的讨论和金史资料的收集,是元代金史研究的两件大事。《金史》修成,元代的金史研究也即告结束。在明代,金史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有关金史的研究。主要是杨循吉的《金小史》八卷。杨氏还撰有《辽小史》一卷。此二种后来都收入《辽海丛书》。《金小史》是根据官修《金史》,简述金朝的兴亡。以其篇幅短小,故称“小史”。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好版本,但仍有勘误和订正之必要。笔者在参加《金史》今注的基础上,就《金史》部分篇什中关于标点、年代、史实以及错字、误释等数条予以勘误、校正。  相似文献   

3.
蒲峪路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称呼。如"蒲峪路"、"蒲与路"、"扶余路"、"普一路"等,其名称的变化主要源于《金史》版本的不同。在此主要论述了《金史》的纂修及版本、每个版本《金史》中蒲与路名称的不同及其原因、其他史书中对"蒲峪路"称呼等。  相似文献   

4.
元顺帝时,在丞相脱脱的主持下,元朝修成了辽、宋、金三朝的断代史,其中《金史》被后世学者们公认为三史中错讹最少、最为审密翔实的。自《金史》修成后,历代学者都进行过校勘订误,加以中华书局的校勘考证,使《金史》更加完善,故现行的中华书局1975年版《金史》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本子。但是仍偶有错讹,本文即是对中华书局本《金史》进行勘误。  相似文献   

5.
金建国于何年?国号年号又为何?史书有不同的记载,金史研究中也有不同的见解。在《金史》与宋、辽、元人所著文献对比运用时,更应重视《金史》的史料价值。在没有确凿证据以前,《金史》所记金开国史,即金于1115年建国,国号金、年号收国,仍是值得采信的。  相似文献   

6.
完颜希尹神道碑碑文中提到大批金代官爵、名号。其中大多数可与《金史》的《百官志》、《希尹传》等相互印证,还有的可补《金史》之阙、订《金史》之误。这些官爵名称及其变化反映了金朝初期官制改革的历史面貌。碑文中还有的金朝人物官爵名称也可帮助我们确定完颜希尹神道碑立建的年代。  相似文献   

7.
<正>〔元〕脱脱等奉敕修撰《金史》近百万字,是全面记载金朝兴亡的一部史书,所据资料较为宏富,既有国史、实录、当代人著作,亦有此前王鹗《金史》为底本,在宋、辽、金"三史"中,一直评价甚高。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校证》中言:"《金史》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597页)《金史》目前通行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75年的点校本,点校精审,  相似文献   

8.
《文献》2018,(6)
地图注记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符号语言,其完整与丰富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地图内容信息的完整性。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的近代中文舆图,除原有文字和符号注记之外,还附加有大量注记标签。通过梳理《叶名琛档案:清代两广总督衙门残牍》和《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近代中文舆图》两种已刊舆图资料,可知在这批舆图中,有37种、53幅舆图附有注记标签,约占舆图种类和图幅总数的51%和42%。通过对两种资料注记标签保存情况的比较,笔者发现注记标签主要存在残损、折压、误贴、脱落等四种疑误类型;两种资料所录舆图注记标签均存在疑误情况,并且《英图》的疑误情况更为严重。正因如此,虽然《英图》的视觉效果优于《叶档》,但《叶档》的文献价值却要高于《英图》。注记标签疑误,除对标签本身信息的完整性产生影响外,还会对原图的其它信息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元代《金史》修成后仅印行了一百部,明朝初年已不易得。为此,明朝政府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刊印了南京国子监本《金史》、万历三十四年(1607)刊印了北京国子监本《金史》,并颁行全国。这两种版本《金史》在清代都得以续修,虽然其所刊并非佳本,但对后世学术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金史·选举志》中有一些难解的铨选专用词汇,在金代史料中亦没有解释,对于理解金代铨选、官阶制度造成困难。通过对《金史》和金代传记资料的爬梳,结合唐、宋、元铨选制度进行对比,对《金史·选举志》中出现的铨选用词进行考释,对于《金史》的阅读和金代选举制度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1975年版中华书局校点本《金史》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最好的版本,但其中亦偶有讹误。笔者在通读《金史》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金史》中的讹误试作校正,以期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2.
元代《金史》修成后仅印行了一百部,明朝初年已不易得。为此,明朝政府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刊印了南京国子监本《金史》、万历三十四年(1607)刊印了北京国子监本《金史》,并颁行全国。这两种版本《金史》在清代都得以续修,虽然其所刊并非佳本,但对后世学术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邹伯奇(1819—1869),广东南海县人,晚清科学家、发明家。以往学者对其在光学、算学、天文学领域的成就研究甚多,却较少对其在舆图测绘方面的艰苦探索进行专门探讨。因此,本文以邹伯奇主持测绘的同治《南海县志》舆图为中心,结合其论述、往来书信、诗文等材料,探讨邹伯奇主持县志舆图测绘之历史背景,并围绕他与弟子在地图测绘中的实践和思考,一窥其以《南海县志》舆图试法,构筑方志舆图测绘科学准则的不懈努力,以及他在地方志城图测绘领域的卓著成就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元代所修宋、辽、金三史中,《金史》颇为学者所赞赏,这与元初名臣王鹗的艰辛努力密切相关。王鹗不但是元代金史纂修的倡导者与开启者,而且所撰写的《汝南遗事》一书与所辑集的金代史事,为金史的撰述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他的史学活动为元末《金史》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金史·赵秉文传》和《闲闲公墓铭》对读,对《金史·赵秉文传》中的舛误进行考证。证明其中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元代史臣在编纂《金史·赵秉文传》过程中对有关材料的移置。在对赵秉文在泰和二年至兴定五年间的履历进行考证的同时,对《金史·赵秉文传》的时间上的问题进行纠正,认为运用文献资料和碑刻资料相互结合的办法进行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金史》是记录金朝历史兴衰的重要史籍,是公认的元代官修史书中最好的一部。虽智者千虑,但不免偶有疏漏,本文拾得中华书局本《金史》中所记史料疑误一则,希望对《金史》的进一步整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1975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卷一一○《赵秉文传》 :“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 ,同修国史 ,兼益政说书官。以上嗣德在初 ,当日亲经史以自裨益 ,进《无逸直解》、《贞观政要》、《申鉴》各一通。”最后一句中标点似有值得商榷之处。众所周知 ,《贞观政要》为唐吴兢所作 ,《申鉴》为东汉荀悦所著。初一看来 ,上述标点似乎无误。但细加寻绎 ,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故事类”及龚显普《金史艺文志补录》、孙德谦《金史艺文略》均著录有赵秉文著《贞观政要申鉴》。爰考其实 ,赵秉文时任益政院说书官 ,《金史·百官志二》谓 :“益政院 ,正大…  相似文献   

18.
陈引奭 《收藏家》2014,(7):89-89
顷读《收藏家》2014第四期,该期刊出陈禹《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西域舆图》一文,介绍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徐扬所作的《西域舆图》,由于笔者工作涉及援疆且挂职于文化部门,因而就对该文特别留意。 所谓"舆图","舆"的本意是车的底座,用来承载物体,因为地图上载有山川、城镇、四方地物,所以古人就把地理学叫作舆地学,把看风水叫作勘舆学,舆图也就是反映皇土疆域的地图。  相似文献   

19.
蒙元时期纂修金史,虽成书于元末,却实有赖于元初王鹗的修史成果。关于王鹗之金史修纂,前人研究较为薄弱,仍有若干问题有待解索。本文围绕王鹗修史之经过,再论元翰林国史院的始置年代,总结王鹗之于金史编修的主要贡献,并寻找其所遗留《金史稿》的踪迹,从而为今本《金史》史源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畏兀儿人沙剌班是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时期的重臣,他与其子世杰班在罢黜伯颜、举荐康里氏帖木达世等系列活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元史》和《山居新语》等文献显示,此人并未参与《金史》的编修。然而,目前反映少数民族史学史内容的学术成果大多认为,元代的畏兀儿人沙剌班是《金史》的编修官之一,其实远非如此。笔者翻检《道园类稿》中的碑刻发现,真正参与编修《金史》的沙剌班又名刘伯温,是张掖人,与同名的畏兀儿人沙剌班无涉,他们两人在元代的经历和活动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