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宇洋 《神州》2012,(28):244-244
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利益均衡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本文分析了我目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均衡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心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这部分工作视为重点工作内容.近年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受到了广泛重视,在各大重要会议上,都要求全面深入地开展农业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不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本质需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夏宇旭 《北方文物》2018,(1):103-107
辽代大量农业人口迁入西辽河流域,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移民在草原上大规模开发农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锐减,土地沙化,致使统治者不得不生态移民以减轻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1927─—1937年间,由于历史的积累,全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呈现继续恶化态势。1932年农业恐慌大爆发,最终导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破产。1935年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但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仍未恢复到农业恐慌前的水平。因为自然灾害频繁,损失惨重,农业收成不稳,土地产量起伏波动,但均低于“常年”水平。1931─—1937年的农业产量变化,呈现明显的马鞍形。1934年是鞍底,1932、1936年为鞍峰。但最高年份为1932年,而非通常说的1936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在下降,既大大低于清代前期的水平,也比20世纪20年代减少了将近一成。所有这些,都无法证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生产有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车效梅 《世界历史》2007,(4):101-111
德黑兰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其在伊朗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多种城市病。住房短缺问题,失业与贫困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基础设施不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德黑兰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这些问题出现与解决皆与德黑兰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建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刘宁侠  祁培岩 《攀登》2001,20(5):66-67
从1997年以来,青海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原因主要是生态环境恶化,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相对过乘和农民负担过重等。实现增收的对策主要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扩大农民就业门路。  相似文献   

7.
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27—1937年间,由于历史的积累,全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呈现继续恶化态势。1932年农业恐慌大爆发,最终导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破产。1935年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但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仍未恢复到农业恐慌前的水平。因为自然灾害频繁,损失惨重,农业收成不稳,土地产量起伏波动,但均低于“常年”水平。1931—1937年的农业产量变化,呈现明显的马鞍形。1934年是鞍底,1932、1936年为鞍峰。但最高年份为1932年,而非通常说的1936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在下降,既大大低于清代前期的水平,也比20世纪20年代减少了将近一成。所有这些。都无法证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生产有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西部特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加之"入世"给我国农业所带来的冲击,使得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举步维艰。全面、冷静地分析和阐释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两者之间的一系列问题、困难和障碍,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反贫困问题的基础。本文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探讨了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1957~1958年,在反右扩大化的直接影响下,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东昌潍地委在全区农村普遍开展了一次以两条道路大辩论、农业生产建设问题大辩论和整党、整团、整社为主题的三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政治思想批判运动,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同时也掩盖了一些问题,使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蔓延到农村,也使"左"倾冒进的苗头进一步发展,给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强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只有走生态农业之路,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才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综合效益,这也是汉源县经过多年反复实践得出的结论。目前,进一步正确估价煌源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对于加快汉源县生态农业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专题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赵振坤 《区域治理》2022,(13):42-45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落实,已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结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性高效治理的路径,围绕着政府、市场、网络监管、基层自治组织等多个角度研究了综合性高效治...  相似文献   

12.
贾晋强 《神州》2012,(14):239-239
论述了农业工程研究和实施不当对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强调了农业工程研究和实施与生态保护要注意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环境,提出了保证农业工程研究实施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河流湖泊被淹废,大面积的农田变成了沙丘或沙地,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的程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影响了本地的农业发展,还促进了人口的大量南迁。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为人们的生活质量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过度的开发、生产和排放严重破坏了原本的生态环境.此外,国家多个地区逐渐出现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也为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对于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有...  相似文献   

15.
敦煌扼守丝绸之路咽喉,从汉代开始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农业生产的整体发展水平一直领先于周边地区。发达的农业虽然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同时也极大的改变了当地生态环境。特别是唐五代时期持续400余年的大规模农业开发,不仅蚕食了当地绿洲边缘不可替代的具有防风固沙功能的天然植被,而且将几乎全部的河流水源用于农业生产,这使得当地生态用水严重短缺,造成许多具有调节功能的沼泽和湖泊干涸,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最终导致包括寿昌古城在内的大面积绿洲的沙漠化。  相似文献   

16.
明代以来进入徽州地区的外地棚民,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制约下,此类经济活动耗费了大量的资源,破坏了徽州农村的生态环境,损害了地方和国家的利益.虽然清代微州民间和官方采取了不同措施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但棚民开发在清代却长期存在.文章从契约和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政府对契约法律效率的承认,百姓的生存以及谋利的需要,是清代徽州棚民长期存在、难以驱禁的两大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对于乡镇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为人民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对当地经济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许多农村因为经济发展而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保,许多垃圾堆积甚至树林滥砍滥伐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相关领导人必须重视乡镇的生态环保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并针对生态环境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重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最后就生态环境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一直在农村工作部门搞调查研究,调查范围遍及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市区的农村,很关心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以极大的兴趣花了几天时间,认真通读了曹锦清教授著的<黄河边的中国>,我觉得该书具体、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河南农村的真实情况,也可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中西部的农村情况,向人们讲明了广大农村的真实面貌,给研究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可贵的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20.
白云英 《风景名胜》2020,(2):0159-0159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也不断地突飞猛进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以及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突显。已经开始严重的影响农村以及城乡经济的发展,并且成为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具有限制性的因素。所以对于这一问题政府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大力的法律保护。因此,文章将这一点作为问题核心,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