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城淮阳,因有伏羲太昊陵而闻名。适逢祭祀人祖盛会,我们走进了这座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旖旎的风光,古朴的民风,诸多的文物古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淮阳位于豫东黄淮平原腹地,古称宛丘,又称陈。传说“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氏曾在这里建都称王。到了夏代,陈属豫州。周封舜后裔■满于此,称陈国。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建都陈州称陈王。西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封儿子刘友为淮阳王,陈称淮阳国。三国魏太和六年,著名诗人曹植被其侄曹睿封为陈王。以后的各个朝代淮阳都是郡、州、府建制,一直是豫东地区的…  相似文献   

2.
伏羲故都宛丘王友平《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陈,太之虚也。”陈,即古宛丘,今河南淮阳。“大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淮阳因此素有龙都之称。《诗谱》中说:“陈都于宛丘之侧。”《水经注》中说:“宛丘在陈城南道东。”《韩诗外传》中说:“陈之富人于觞丘之上...  相似文献   

3.
祭祖的原始遗俗──宛丘巫舞李洁淮阳,古称“宛丘”、“陈”。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太吴伏羲的故都。陈国民间风俗爱好跳舞,巫舞盛行。宛丘巫舞是祭祖遗俗,与祭祖(祭祀人类始祖伏羲,女蜗)有很大关系。宛丘巫舞历史悠久。《诗经·陈风·宛丘》云:子之荡兮,宛丘之上...  相似文献   

4.
伏羲故里行     
小城淮阳 ,得益于人祖伏羲的恩德而名扬四方。伏羲不仅在淮阳建都称王 ,而且还葬在这里。他的陵墓和宫式陵庙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千百年来 ,众多的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 ,不辞辛苦 ,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 ,或游览观光 ,或谒祖朝圣。由此淮阳也变得神秘起来。适逢祭祀人祖盛会 ,我们走近了离别已久的淮阳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厚厚地蒙着神秘面纱的古老城市。旖旎的风光、古朴的民风、诸多的文物景点和遗迹……使人感慨而流连忘返。淮阳位于豫东黄淮平原腹地 ,古称宛丘 ,又称陈。传说中的“三皇”即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先后在此建都。六千…  相似文献   

5.
龙都淮阳     
龙都淮阳淮阳县县长李军法中共淮阳县委书记李华亭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五帝之首,帅百王之先,是生活在6000年前的中国远古帝王。太昊伏羲出生在成纪,即今甘肃天水。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建都于气候暖和、水草丰满、兽类繁多的宛丘。宛丘古称...  相似文献   

6.
“岐黄之术”的“岐黄”指的是古代的两个人:黄帝和岐伯。 黄帝,传说是古代的一个帝王,他出生在轩辕之丘,号有熊氏,所以也叫轩辕黄帝。黄帝在“三皇五帝”里有一个席位,是中华民族公认的老祖宗,中华民族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炎黄”就是指的炎帝、黄帝。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的祖先在哪里? 一般人都会回答:“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中原。”若继续追问其依据,则多有回答“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科学地说,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距今3300年。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冲天的香火和喧闹的锣鼓都会弥漫、响彻在淮阳城北的“人祖庙”太昊陵。天南地北的伏羲子孙们循着这香火而来,在号称“天下第一庙会”的摩肩接踵中与心目中的“人祖”约会。  相似文献   

9.
伏羲氏,是五六千年前部落首领,继燧人氏为帝,建都宛邱(今河南淮阳县境内)。史所称颂的‘三皇五帝”,伏羲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之首,又称皇羲。相传他始倡男婚女嫁.从而繁衍了中华民族,为早于炎(神农)黄(轩辕黄帝)的始祖。他教民结网捕鱼,畜牧狩猎,以充庖厨,故后人又称他为“庖  相似文献   

10.
淮阳太昊陵原为女娲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阳太昊陵原为女娲庙王剑河南淮阳,古为陈地,史称“太吴之墟”。今淮阳城北保存完好的太昊伏羲陵,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伏羲遗迹。但伏羲的时代,是上古传说时代,伏羲或许并无其人,而只是先民所崇把的一位神抵。淮阳民间称伏羲为“人祖爷”,而我们知道,在上古传说中...  相似文献   

11.
“天下”名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辽阔的华北平原上,远古时期分布着许许多多的丘地,不少丘地是人类居住之地和从事生产,进行政治、经济活动的地域,原始社会末期,三皇五帝往往以丘作都,如颛琐帝都帝丘,伏羲氏都宛丘,黄帝都轩辕丘;以后诸侯之封国地及历代的郡、县、  相似文献   

12.
读《光明日报》一九八三年九月廿四日载史树青学长《邱逢甲自书诗轴》,颇多启示。因《岭云海日楼诗钞》题作者名为丘逢甲,而“自书诗轴”署名为邱逢甲,故文中谈到姓氏问题,他说: 关于邱逢甲的姓氏,近年一般人都写成“丘”,从这件手迹看,署名作“邱”。此“邱”字作为姓氏并未列入简化字,古与“丘” 通用,但在姓氏中,“邱”与“丘”是有区别的。所说在姓氏中“邱”与“丘”有区别,是也。但言尚有未尽,特为补述求教。 《尔雅》有释“丘”篇,《说文解字》“丘”、“邱”并见,古文作业。古代以“丘”字为姓者,复姓中有左丘、吾丘、龙丘、丘等。如左丘明,是相传《左传》的作者;汉有吾丘寿王,《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前的原始神话是无限丰富的,堪称世界泱泱神话大国。据各学科的资料表明,从伏羲、女娲到三皇五帝,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禹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整个亚东大地几乎沉浸在一片奇诡壮丽、扑朔迷离的巫神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以群神毕聚——能交通乾坤之生活坦途的昆仑山是亚东神话的总策源地,以光照日月——能运动人间之创造旅程的“黄帝四面”为“中土”神话的辐射中心。亚东人经过了无数痛苦的、与自然搏斗的反复实践和智慧的升华,终于诞生了中华民族的母系制和父系制,也诞生了第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光荣名字——禹甸神州。  相似文献   

14.
楚简<诗论>"备丘"中的"备"字屡见于楚简,是个疑难字.本文由分析字形来源及文字隶定入手,进一步论及<诗经·陈风>"宛丘"所涉及的制度问题,认为<诗经>"宛丘"乃古时风流场所,其性质与楚、秦云梦禁苑之"耎"相类.  相似文献   

15.
宛梆下乡记     
韩全红 《旅游》2005,(8):38-51
河南内乡县宛梆剧团,早在1992年时就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它是我国惟一的宛梆剧专业团体。2005年的3月份,我跟随他们到南阳乡村下乡演出,三天里,体验了宛梆剧的艰辛、无奈、委屈、感动和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16.
刘超 《史学月刊》2006,(7):95-99
1929年,国民政府查禁了顾颉刚、王钟麒编辑、胡适校订的《现代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原因是该书对中国上古史持怀疑态度,“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会“动摇国本”。《现代本国史》对三皇五帝抱有怀疑态度,但是肯定了上古传说的象征意义和上古帝王所代表的社会演进阶段。《现代本国史》的表述与其他教科书的表述基本相同。查禁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对顾颉刚等人发起的古史辨运动可能危及到民众信仰的担忧和对胡适等新文化人的不满,实是国民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一种手段。民族主义式的指责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袁广阔 《南方文物》2012,(2):82-85,81
豫东北鲁西地区存在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因一般呈圆形土包状矗立在平原之上,当地居民多称之为“丘”、“堌堆”、“陵”、“岗”、“台”、“台岗”、“岗子”等,如濮阳的帝丘、菏泽的陶丘、安丘堌堆、杞县鹿台岗、鹿邑的栾台、青丰的苍吉陵等,这些丘类遗址多与黄河中下游发现的龙山城址交错分布,如河南境内有濮阳戚城、淮阳平粮台等,山东境内仅聊城地区就发现9座,其中经过科学发掘的有茌平教场铺、阳谷景阳岗龙山城址等.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豫北焦作、新乡和濮阳等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调查和发掘时,发现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聚落的形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丘类遗址是从龙山文化中期开始形成的,而这一变化和龙山文化城址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依据豫北地区特别是濮阳一带新的考古资料,对黄河中下游龙山城址出现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史籍》中有个上古的“中国”,三皇五帝,一脉相承。文献史籍可信吗?有人质疑。中国的国脉,可追溯到多早?何处才是最早的中国诞生地?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以及它们所放射、汇聚的文化现象,我们能看见中国吗?  相似文献   

19.
漫谈宛梆和翟道三的表演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宛梆,即南阳梆子,因南阳古称宛,简称宛梆。但这是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的称谓。解放前,群众叫其梆子戏,那时河南梆子(豫剧)在豫西尚未流行,所以不致混淆。解放前后,豫剧很快发展到边远地区,大家又叫宛梆为老梆子,以与豫剧区别。记得1957年我到开封上学后,假期路过南阳,宛梆在南阳演出,戏报上写着“内乡县南阳梆子剧团”,头小脚大,群众莫名其妙。还有一种叫山梆的,更稀少、简单一些,我曾见到与宛梆同台演出过。这个剧种解放不久便混灭了。 解放后宛梆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解放前就有的阵容,主要演员有王春生…  相似文献   

20.
韩高年 《文献》2001,(1):54-66
<陈风>中的<宛丘>、<东门之枌>,旧说以为刺陈幽公.陈幽公当周厉王之世.<毛传>:"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东门之枌>,疾乱也.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郑笺>及孔<疏>同毛说.陈幽公的谥号为"幽",意为"动祭无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