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云南藏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给藏区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本论文简要介绍了云南藏区土地改革的进程,着重分析了云南藏区土地改革与全国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省内其他地区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谢善琼 《神州》2011,(7S):150-150
四川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藏区民生工作,为进一步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藏区人口素质,改善藏区群众生活质量,促进藏区长治久安,从2009年开始,结合“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该项计划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藏区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藏区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探讨更符合藏区学生特点和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评价方式,以培养更多适应藏区旅游业发展的专门性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正红军长征在藏区筹粮问题研究喜饶尼玛和李双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红军长征在藏区重要紧迫的任务就是筹集粮食,在充分考量藏区农业生产条件、社会环境及藏民特殊储粮习惯后,红军通过理性地调整民族宗教政策,激发藏区民众,特别是上层自发支援粮食的热情,在藏区各级革命政权的帮助下,发挥长征精神寻找粮食代用品等方式来筹集粮食,为保存实力与继续北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化了党与藏区群众的联系,也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攀登》2019,(6)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通过梳理70年以来青海藏区发展脉络,回顾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总结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为青海藏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嘉绒藏区推行的土司制度不但有效治理了藏区,而且也促使藏区少数民族文化发生变迁。本文以嘉绒藏区为中心,从藏区的政治形态、原始社会生产模式、传统文化等方面剖析了藏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脉络,探求了该变迁的规律和特征,认为嘉绒地区的民族政治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始社会生产模式解体,传统文化走向多元性而且在和周边文化交融之时,嘉绒藏族文化也流传至内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藏区党的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对巩固藏区基层政权,维护藏区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本地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文章通过回顾青海藏区40年党的建设工作实践及青海藏区特殊省情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归纳出青海藏区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并提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安多藏区国家政权建设的加强,清朝亦强化了通过法律加强对安多藏区的社会控制。这不仅表现在单行法规《番例番规》之上,还体现在相关的土官制度与藏传佛教管理制度的立法方面,将安多藏区作为单独的条目予以清晰化。这些立法既可以看作是"因俗而治"基本指导精神下法律体系的完善,也反映出清朝对安多藏区社会控制的不完整性与过渡性色彩。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6,(3)
城镇化是青海藏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力。本文从青海藏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入手,结合实际分析了推进藏区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遵循规律、文化传承的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壮大藏区区域性中心城镇、培育和发展新兴城镇、打造重点城镇的藏区城镇化发展的设想。并从搞好科学规划、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了推进青海藏区城镇化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安多在明朝经营整个藏区中具有特殊作用。明王朝把安多看作是经营整个藏区的示范区和桥头堡。明王朝对藏区的治理沿袭元制,并有所突破和创新治理安多藏区的原则是羁縻与怀柔并举,主要措施有“土流参治”、“僧官制度”及官办“茶马互市”等。总体而言,明王朝在安多藏区的治理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书讯     
《中国西藏》2007,(3):96-96
《民国时期西藏及藏区经济开发建设档案选编》为了反映民国时期西藏及广大藏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历史以本来面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作,将反映和记载民国时期西藏及广大藏区经济的有关档案汇集,以供研究。该书所辑档案共141件,起于民国十九年(1930)11月11日,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3月。主要内容有:西藏及藏区财政金融、交通建设、邮政电信、商业贸易、藏区经济调查与开发规划等。这些档案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布,是记录民国时期西藏及藏区经济发展状况、西藏与祖国内地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这样系统地公布西藏及藏区经济档案文献尚属首次。书号ISBN7-80057-798-8,32开,338千字,定价26.00元。已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1.
陈艳  刘礼 《神州》2013,(36):92-92
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关注藏区发展、关心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为藏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维护藏区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写入了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藏区"9+3"中职生的养成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接受藏区"9+3"中职生的学校应在进行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深入分析藏区"9+3"中职学生的特点,健全养成教育的培养机制,多举措、多途径加强藏区"9+3"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本文将通过对藏区"9+3"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增强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试论藏区部落习惯法的文化成因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与人类共生的现象,“是一种最富有弹性的社会要素系统”①,就宏观而论,它可以大到与人类文明等量齐观;就微观而言,它可以小到一条规范、一种礼仪。我们所要讨论的藏区部落习惯法,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只不过它是大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藏区部落习惯法的形成和发展,是与藏区部落整个社会大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这种大文化圈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质,对人格转型产生无形影响的潜性文化的一种。因此,我们研究藏区部落习惯法,就应该把它放在整个藏区社会大文化圈内进行剖析和审视。一、藏区部落社会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13.
《攀登》2017,(5)
藏区维稳是国家整个维稳体制中的一个难点。当前青海藏区的维稳机制应当重视藏区维稳工作队伍建设、明确藏区维稳机制运行的目标取向、藏区维稳机制运行的表现形式、注重发挥宗教对藏区维稳的正面影响力、改变牧区教育整体薄弱状况以及提升藏区群众对维稳规则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有柏  马凤莲 《攀登》2008,27(6):73-76
加快青藏铁路经济带建设,是推进青海藏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加快青藏铁路经济带建设入手,着重分析了阻碍青海藏区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构建青藏铁路经济带,推动青海藏区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韩宏亮 《攀登》2016,(4):16-20
党性教育缺乏吸引力、党员"入口"把关不严、不合格党员"出口"不畅、党员激励机制缺失、党性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影响藏区党员合格的主要因素。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增强藏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建立更加科学的藏区党员发展机制;探索和完善藏区不合格党员淘汰机制,形成藏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激励机制;构建藏区党员的党性评价体系,促进不合格党员向合格党员转化、合格党员向优秀党员提升;补齐藏区党员队伍建设短板,夯实藏区基层政权的强大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6.
拉卜楞是安多藏区最大的格鲁派寺庙,历史上是安多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期以来,以拉卜楞寺为中心,其周边藏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春节是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节  相似文献   

17.
门洪华 《攀登》2010,(5):13-24
县级党校事关基层政权稳固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青海藏区县级党校是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更是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政治屏障,加强青海藏区县级党校建设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教师队伍、培训轮训、科研工作、办学条件、经费收支等方面分析青海藏区县级党校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指出青海藏区县级党校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加强。在此基础上,从强化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功能、发挥咨询作用、扩大培训内容与规模等方面,就如何加强青海藏区县级党校建设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元13世纪,藏区雕版印刷技术和藏纸制作技术发展后,藏区印刷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各地寺院纷纷建起了印经院。这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藏区七大印经院简单地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了解青藏高原的发展现状,基于可持续视角研究青藏高原生态旅游模式,旨在遏制藏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经济发展与生态友好结合为核心的新型生态旅游模式,立足于生态与经济的平衡点,运用生态旅游概念,建立政府部门-社会群体-当地藏民的多维度多主体体系,为藏区旅游产业注入内部动力,实现藏区...  相似文献   

20.
杨杨 《丝绸之路》2011,(14):58-60
佛教自公元7世纪传人吐蕃,便开始了与当地社会文化漫长的融合过程,即佛教的本土化过程。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传人,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而藏族本土僧人群体的产生对佛教在藏区的传播以及藏传佛教的诞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政治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藏区本土僧人产生的背景,说明藏区僧人的出现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