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杨俊 《神州》2014,(3):17-17
日本人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以蔬菜,海藻,五谷以及鱼等素食为主的饮食生活。四面环海的日本根据四季变换,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给予的恩惠而产生的饮食方式,形成了日本人特有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3.
岳亮 《文史天地》2013,(8):77-81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在其剖析日本人的经典著作《菊花与刀》里有这么一段描述:“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看来,不论是象征和平美好的“菊花”,还是象征杀戮的“刀”,无非都是用来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不同手段而已。  相似文献   

4.
近代日本留华学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日关系虽然乾坤颠倒,文化联系仍保持一定惯性,因此在中国留学生和游历官绅大批东渡的同时,从1871年起,日本中央政府各省、陆海军以及公司银行、对华团体陆续派人来华留学,并有不少自费留学者。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从事地理兵制调查等间谍活动、学习中国学术文化及养成翻译人才。进入20世纪,随着日本东方主义的复兴和新兴中国学的发展,在各方资助下,“学问的留学生”渐居主导。在中日关系不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学者对于真诚求学的日本青年能够区别对待,在学习、生活、见闻各方面给予方便。由此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联系,虽然不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战后却转化为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被迫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签约过程和条约内容方面却有不同之处。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修约谈判。经过40余年的努力,日本完成了修约的任务,彻底实现了关税和法权的自立和独立,与西方列强建立起了平等的国家关系。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后,日本在华逐步确立片面的领事裁判权.较之于欧美诸国,日本在华领事裁判权在领事法庭、诉讼程序、判决执行等方面,自成体系.领事裁判权既为日本所攫取的不平等条约之一端,又是其获取更多侵华权益之渊薮.  相似文献   

7.
韩晓莉 《沧桑》2009,(5):30-31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对中战略蓄谋已久,其核心是大陆政策,而其战略模式是蝎形战略,其战略步骤的实施则采取步步为营的蚕食政策。为达到战略目标,日本政府制定了周详的中长期侵略计划。对此,腐朽的清王朝麻木不仁,最终使日本的战略得逞,给我们留下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日本外交战略的三次转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150年间日本外交战略经历了一个从追求军事崛起到经济崛起,以及再到政治崛起的过程,并且为此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岛国的政治文化、内部指导思想固然是决定其战略转变的主要原因,而不可忽视的是东亚的国际环境亦成为日本对外决策的重要诱因。面对21世纪,军事失败与经济成功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顺应东亚一体化的趋势,实现与亚洲各国的和解,积极、平等地推动地区合作,将是日本外交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代东北马贼之猖獗 随着清廷的衰落,清末时马贼在东北活动日益猖獗。当时东北各地遍布马贼,各路马贼互不统领,各自为战,小股数十人,大股多者竟至万人。光绪末年东北著名的马贼,有唐殿荣、燕子、刘弹子、十四阎王等。  相似文献   

10.
日本自19世纪后半期迈入近代以来,因国际环境和国内情势的诸种因素,曾出现了数次较为明显的民族主义思潮。历次的思潮在缘起和表现形态上虽然不尽相同,但民族主义的基本性质却无甚改变。近代日本的民族主义思潮,既是本民族意识觉醒的强烈表现,同时又较多地体现为对本民族精神的夸饰,有时甚至是对本民族利益的过度诉求,极易染上褊狭和狂热的色彩,甚至走向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军事入侵,建立殖民机构,采取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手段对大连地区实行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他们用“关东州”名义长期占领大连地区,以此作为侵略中国东北的军事基地,对中国东北实行经济掠夺和贸易垄断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日本对外扩张战争中对军马的需求,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明治政府借鉴西方近代马政制度,设立专门的马政管理机构,并制定了与之相关的行政和经济制度,由此近代日本马政体系被建立起来。此后近代日本马政主要由农商务省负责管理,作为国策被强力施行。但在近代日本马政建设中,日本陆军出于对外扩张目的,一再强化以军需为主导的马政建设方针,农商务省与陆军为此进行了长期斗争,陆军以军需为主导的马政建设方针最终占据主导地位。除在日本国内开展马政建设外,为了进一步对外扩张,日本陆军还将马政活动扩展到海外,着力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等地开展马政活动。近代日本的马政活动几乎伴随日本对外扩张的始终,是支撑日本对外扩张战争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3.
14.
于兆兴 《史学月刊》2001,(6):111-115
近代日本教育事业之所以发达,是由于具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是:经济迅速发展,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参与,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近代日本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开启了作者与出版者实现版权自觉的时代,书籍中版权保护标记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民间至政府,版权观念由初醒至成熟,版权实践也从自发逐渐走向相对完善的法制规范。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东蒙地区的侵略活动开始于日俄战争前后;1907-1909年的新法铁路、锦瑷铁路问题进一步刺激并暴露了日本侵略东蒙地区的野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酝酿、准备,辛亥革命期间,随着日本侵略东蒙地区活动高潮的到来,以确保侵占“南满”、同时侵略东蒙为特征的日本对“蒙”侵略政策形成。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东北师大日本研究所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认定的对华学术援助单位,开始实施为期6年的中期发展计划。由商务印书馆承印的《东北师大日本研究丛书》是这个计划的重点工程。全书计8本,原则上均由日本研究所的教师完成,预定2012年出齐。我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自然也便成了《近代日本国家意识的形成》的第一位读者,然而,还要为这本书作序,委实是没有想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19.
日本是中国近代最凶恶的敌人之一,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它在中国境内走私货品,贩卖烟毒,倒卖军火,制造动乱,极尽捣乱破坏之能事,以期分裂中国,供其永远欺凌。本文按照历史阶段,分析了日本在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向中国走私军火供应地方势力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吴艳 《南方文物》2022,(3):256-260
明治维新后,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对华陶瓷贸易不振等实际因素的推动下,日本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展了大量的对华陶瓷业调查。日本通过调查清晰地认识了中国陶瓷业,明确了本国陶瓷与中国陶瓷竞市之路。也正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日本陶瓷在对华陶瓷贸易中不断占据有利地位,压制了中国陶瓷器的市场份额,改变了东北亚陶瓷贸易的传统格局。同时,这些陶瓷业调查包含了大量系统的图表、数据、剖面图、示意图等信息,这些信息充分完善了20世纪初中国陶瓷业的面貌,是近代陶瓷科技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