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男中成若容,女中太青春”,这句诗指的是清代满族词人中的双子星纳兰性德和顾太清。我探访的古迹,就是位于北京海淀区坨里乡大南峪的顾太清故居及其夫君亦绘贝勒的陵寝。  相似文献   

2.
翻阅清代文献,关于满族女子的名字记载,可以见到一种演变情况,入关前和入关初,史籍典册中的满族女子均有姓氏名字;大约到康熙中期以后,典籍中满族女子则均无名字,或写作某人之妻××氏,或只写作某人之妻、某人之女,连姓氏也无。例如《八旗通志》从第二百四十二卷《列女传·四》康熙十三年起所载的八旗烈女皆无名字。难道这些女子从来就没有名字,当然并不尽然,一些有幸保存下自撰诗词文集的满族女子,她们的名字与雅号都能因自己的专集而留传下来。其中晚清的满族女词人西林春的名字尤其引人注目——她是以春天为名的,春天也是她喜爱吟唱的主题,她一生中写过许多有关春天的优美词章。与无数未能留下名字的满族女子相比,我们有幸知道她的名字,更有兴来探寻一下这位以春天命名的满族女词人对春天的独特审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3.
杨钟羲编纂的《白山词介》,收录了清世祖顺治初年至德宗光绪末年近三百年间旗人创作的优秀词作,是了解清代满族词不可多得的词选.其中选录了“清词三大家”之一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词87首,然而,却没有选录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的满族作家顾太清的词,而顾太清丈夫奕绘的词却选入12首.其原因是杨钟羲编纂《白山词介》时,还不清楚顾太清是满洲人还是汉人,也没有见到顾太清的词集《东海渔歌》.  相似文献   

4.
《饮水诗词集》四卷。清康熙辛未张纯修刻本。清长白性德(成德)著,锡山顾贞观阅定。按有清一代,满族词人前有成容若,后有女词人顾太清。太清住在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王邸,曾与清代学人龚自珍有一段文字的往还,乃至谣诼纷生,孟森先生所著《心史  相似文献   

5.
女书:文化深山里的野玫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及其毗邻一带妇女中,至今还流传着一种神奇而独特的文字符号,这种文字符号被世人称为“女书”,又叫“女字”,使用这种文字符号的妇女则把男性用的方块汉字叫“男字”。女书不仅字形奇特,自成体系,而且更奇特的是它只为女性所专有。在当地习俗中,这种文字传女不传男,体现出文字的性别属性,可以说,在长达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上,这样成熟并被长  相似文献   

6.
满族作家顾太清,与"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性德齐名,是中国古典词坛最后一位著名女词人.<顾太清词新释辑评>是近年国内出版的第一部顾太清全词的笺注本,但是"注释"存在不少问题,或解释错误,或不够准确,或未指明出处等等,本文择要进行辩正.  相似文献   

7.
贵在自然     
叶坪 《神州》2003,(11)
认识一个人,该有多么难哪!这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感慨之言。谁认识我?谁真正认识我?既难又易。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我国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评述中的两句话。而我对“自然之眼”、“自然之舌”这两个“自然”特别感兴趣。“自然”一词,查《现代汉语大词  相似文献   

8.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0,(3):138-148
吕碧城。何许人也? 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聊见其誉隆盛。苏雪林在《女词人吕碧城与我》中云:“碧城女士不但才调高绝,容貌亦极秀丽。”认为她是“十三娘与无双女,知是诗仙是剑仙”.并曾把某杂志上吕碧城一幅“美艳有如仙子”的玉照剪下,供奉多年,直至抗战入蜀始失,“可见我对这位女词人如何钦慕了”。  相似文献   

9.
满族女诗人纳兰氏红莺满族大词人纳兰性德一门显贵,且为诗书世家。其妹纳兰氏也是出色的诗人,著有《绣余诗稿》。她写的七绝《鹰》一诗向为人所称道:劲风凛凛纵秋鹰,玉爪金眸正横行。原草初凋眼更疾,飞来一击鸟皆惊。满族是古老的渔猎民族,历有尚鹰习俗,而以“海东...  相似文献   

10.
渌水亭是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会客室,也是他与友人们日常雅集与举行文酒诗会的场所。 纳兰性德入世之初,对满汉两族、社会世情、未来前景还没有形成冷静、客观的看法。因出身于满洲贵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思想中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正如他自己所说“德也狂生耳”。他所说的“狂”,既有不受世俗规范的束缚,发展自己的个  相似文献   

11.
顾春研究的世纪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水云 《满族研究》2005,14(2):104-111
顾太清是清代词坛上一位重要的满族女词人,近年来对她的研究逐渐深入。本从其诗词版本的研究情况,生平身世的研究情况,其词作的研究情况,以及《红楼梦影》的作研究情况等方面,对这些研究分析评述.反映出学界对顾太清研究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2.
满族命名纪念与“满族颁金节”柳湖近年来,国内各地满族同胞多于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举行“满族颁金节”庆祝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命名日”是怎么回事?“颁金节”名称又从何而来?满族的先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的肃慎。其后,几经发展衍...  相似文献   

13.
十、满族的传统风俗 礼仪满族是一个重视礼节的民族,俗称“满族礼大”。满族先世古风中有尊上、敬老、好客、守信等传统美德,又接受了儒家思想,恪守“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因而形成了一整套繁琐、严格的礼仪。  相似文献   

14.
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民民间绘画蜚声中外,是1988年2月中国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一。岫岩满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474,900多人,满族占71.7%,在全县237名农民现代民间绘画画家中。有93%以上是满族,其中女农民画家占9%。 岫岩满族农民现代民间绘画,以其多年来收集,挖掘,整理的满族民间美术品为基调,以其满族民间艺术风格和特色蜚声中、外。自1973年以来,这个县的满族农民绘画作品,先后20多次参加过全国、辽宁省、丹东市的美展,荣获过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辽宁省、丹东市农民画展一、二、三等奖。国家美术馆收藏和被编入《中国农民画集》。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00,(7)
在古城苏州,有一条大石头巷,位于观前街与饮马桥之间。现代爱国主义女词人沈祖棻(1909.1.29-1977.6.27)就出生在这儿的一座宅院里。如今,破落不堪的老宅成了大杂院,墙上精美的雕饰在“文革”中被破坏殆尽,沈祖棻和祖母当年同住的后院也早已是断墙荒草,宛如凭吊女词人的一曲哀歌。祖棻出生前,沈家从祖籍浙江海盐迁居苏州已经好几代了。祖父沈守谦,号退庵,从清王朝实缺徐州兵备道的职务退休后,闲居在家,他笃好艺术,和词人朱孝臧、书画家吴  相似文献   

16.
(一)、3月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云南省剧协主席、云南省京剧院院长、著名满族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女)逝世。 (二)、3月29日,参加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部分满族代表、委员在中央民族学院召开座谈会。 (三)、4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18名满族学生喜获该院首届“满族学生奖学金”。 (四)、5月24日,台湾满族协会举行第四届第二次会员大会。 (五)、5月28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繁荣当代满族文学创作而由13个满族自治县举行的首届中国满族文学奖在京召开颁奖大会。  相似文献   

17.
在满族民间传说中,有一个惟一被写入正史的传说,这就是关于“满洲”族源的传说。这个传说最早被记录于《旧满洲档》“天聪九年五月初六”档中,其全部内容为:彼布勒霍里湖有天女三人,恩库伦、哲库伦、佛库伦,前来沐浴。时有一鹊,衔来朱果一,为三女最小者佛库伦得之,含于口中吞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一些书刊、电影、电视中常出现“满清”这一名称,做为“满族”或“清朝”的称呼。其实,这是一种不合适的称谓,不应再继续使用。但有人出于不理解,不知其误;有人虽知其误,却并未在意。 “满族”和“清朝”本来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满族”是族称,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1635年皇太极废除诸申(女真)的旧称,定族名为“满洲”,后简称为“满族”(辛亥革命后均通称为“满族”)。“满族”是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以女真为主体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清朝”则是以满族贵族为主的满、汉等族  相似文献   

19.
二 满族与旗人 在有清一代,凡被编入八旗及旗下各类人口均被称之为“旗人”,他们自己也以“旗人”自称之。未被编入八旗及未成为旗下人口的汉族人口则被称之为“民人”,他们自己也以“民人”自称。而绝少有满人、汉人之别,故有“只辨旗民,不分满汉”之俚语。 旗人是满族共同体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称谓。 上面笔者着重论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大量的汉族人口被满族共同体吸附成为旗人的几种主要方式。下面拟就成为旗人的这些汉族人口在经济生活、政治待遇、语言文字、生活习俗、民族自我意识等方面与满族的异同作一简论,以说明这部份汉族人口与满族共同体发展壮大的密切关系。换之言,即论证这部份汉族人是怎样潜移默化成为满族一部分的。  相似文献   

20.
《易·序卦》曰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古人又说 :“孤阴则不生 ,独阳则不长 ,故天地配以阴阳 ;男以女为室 ,女以男为家 ,故人生偶以夫妇。”都是讲男女性的结合及男婚女嫁的 ,但究竟男多大当娶 ,女何时当嫁?时代不同 ,民族不同 ,回答是不尽相同的。●在西周及其以前 ,我国实行的是晚婚制。法定男30而娶 ,女20而嫁 ,有特殊原因可推迟到23岁而嫁。《周礼》 :“令男三十而娶 ,女二十而嫁。”《礼记》 :“(女)有故 ,二十三而嫁”。治水英雄大禹就是30岁“娶涂山之娇”的。为什么把婚配定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