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汶川出土的南朝佛教石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12月,四川省汶川县出土一批南朝佛教石造像,因出土地点为唐代仁寿寺的旧址,故判断这批造像原供奉于该寺院。这是继1921年四川茂县出土南朝齐永明造像之后,又一次在岷江上游地区出土南朝佛教造像,因此具有重要意义。造像中有或为一释迦二弥勒佛的三佛题材,以及双观音的组合形式,这为研究四川地区南朝佛教造像样式、题材内容以及传播路线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全面的类型学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加确定南朝石兽与东汉石兽之间具有承继关系。南朝石兽呈现出非常清楚的分组现象,南朝石兽至少有两种不同的造型系统。对南朝石兽的类型学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南朝石兽复杂内涵及其渊源等问题不应忽视的重要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0年6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商业街16号院地表下2米深处发现南朝石刻造像9件。其中2件有明确纪年,一为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一为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年)。这些造像都有背屏式莲瓣形大背光,题材主要有一佛二菩萨、一佛四菩萨、一佛四菩萨二力士及浮雕四弟子,另外还见双身佛像。造像的题材、雕刻技法和风格与过去发现的著名成都万佛寺造像、西安路造像相同,应是受南朝建康佛教造像样式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南朝的谱学与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谱学是南朝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门阀政治深刻地影响着南朝谱学的发展,反之,谱学也成为门阀士族维护其特权政治的工具。南朝谱学的政治功用是它一个突出的时代特点,表现出很强的姓氏与地望相结合的姓族特征。同时,南朝谱学与南朝的选官、婚姻有看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当涂县新市镇来陇村南朝墓群,是安徽省马鞍山地区讫今发掘的最大的南朝墓群。墓葬形制印证了文献中南朝初期礼制沿袭东晋旧制的记载,显示了长江下游东晋墓葬形制向南朝演变的规律,以及南朝早、晚期的变化特点,出土文物40余件,其中有莲瓣纹刻画成熟精美的青瓷托盏,为研究南京及周边地区南朝墓制演变和葬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南朝官制继承晋制而有所变革 ,在禁卫武官制度中 ,直将军是南朝初年产生而又在南北朝及隋代延续一个半世纪的一项颇具特色的制度。正史官志中仅有梁代朱衣直将军品级的一条记载 ,本文全面钩稽南朝诸史纪传及《资治通鉴》有关记载 ,对南朝直将军的出现及定型 ,直将军的地位与职掌 ,直将军与南朝政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 :宋孝武帝初年以中下级禁卫武官“直”之制 ,到宋齐之际定型为专职禁卫武官直将军 ,其地位相当于四、五品左右 ,其职掌为入直省、侍卫君主 ,属君主最亲近的禁卫武官之列 ,直将军对南朝政治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物》2016,(1)
正2013年,由四川博物院等单位编著的《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正式出版,将四川地区出土南朝造像的全部资料汇集在一起,内容翔实,为研究川地南朝佛教造像提供了便利[1]。1995年笔者赴四川省奉节县(今属重庆市)考察时,在白帝城保管所大厅内倚墙壁看到一尊南朝佛像。这是川东地区前所未见的,也未见诸于报道,可以作为四川地区南朝造像的补充。佛像为圆雕,用质地较细腻的砂岩雕造而  相似文献   

8.
江南和华南地区已经发现22件南朝买地券。它们依券文可分为三类,在内容、书写格式和行文语气上均有区别。总体上,南朝买地券一方面包含了强烈的道教因素,表明道教在南朝底层社会的广泛影响,另一方面,券文内容也反映了南朝社会的生死观念和埋葬习俗。  相似文献   

9.
从出土瓷器看北人南迁庐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吉安县南朝齐墓出土一件"茶托子". 此器黄白色胎,茶绿釉,开冰裂纹,器型为浅盏,中有圆圈,凸起约2厘米,盘心浮雕重叠莲瓣纹,托底为圆饼形实足.该墓有确切纪年,为南朝齐永明十一年(493).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在浙江临海戎旗共发掘清理了6座墓葬,年代分属南朝、唐、明、清。本次发掘的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纪年墓,为主要之收获。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惠州市惠阳区境地,在历史上曾变换过多次名称,如先后使用过酉平、安怀、怀安、欣乐、归善等县名。其中犹以归善县之名使用时间最长,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前4个古县名,已为久远的历史所湮没而无法考证,归善县名始于何时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南朝陈祯明二年(588)由欣乐县改为归善县的(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的《广东百科全书》),也有说是在南朝陈祯明三年(589)置归善县的(见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的《辞海》)。还有一种说法是隋开皇九年(589)改名归善县(见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的《中国历史大辞典》)。顺便说一句,南朝陈祯明三年和隋开皇九年同为公元589年,也就是在那一年,隋朝灭了南朝陈而统一了全国。之所以把在同一年由欣乐县改换归善县名称的说法分两种形式列出来,是因为要突出这个名称是由哪个王朝改的。  相似文献   

12.
1978年5月,南京中央门外燕子矶附近发现了一座南朝残墓,出土梁普通二年(521年)墓志一方,为南朝墓葬断代提供了重要的纪年材料。另外,1974年2月,我会在南京尧化门外对门山清理的一座南朝墓,墓葬形制与上述普通二年墓大致相同,其中出有青瓷莲花壶等重要文物。现将两墓的清理结果一并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物》1974,(2)
1961年在南京西善桥发现南朝大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刻壁画以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1965年11月,我们又在丹阳胡桥发掘了一座南朝大墓,墓室两壁砌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砖刻壁画,其中也有"竹林七贤"图,这个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六朝绘画艺术和服饰制度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现将该墓概况和壁画内容以及我们的一些看法介绍于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临沂发现南朝孝建四铢孙军1995年清明前后,临沂市芝麻墩乡秦家陵村南墓葬内陶罐中发现南朝孝建四铢上千枚。这种钱在山东批量发现不为多见。古钱大部分被填埋,笔者仅收得42枚,其中有孝建四铢9枚(其中一枚背传形)、孝建光背33枚。孝建四铢铸造精美者有2...  相似文献   

15.
唐令关于其江南诸州租,并回造纳布的规定,仅见于《通典.食货.赋税下》。从中无法得出其江南诸州租,并回造纳布为开元二十五年新制的结论,但也不足以断定它是重申武德七年令。陈寅恪说折租为布为南朝旧制,依据只是两条明显失校的南齐资料。南朝并无折租为布的制度。唐代江南的折租造布算不上国家财政制度史上一大变革。南北朝财政收入构成大同小异,北朝与南朝,关市之税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都远不及田租或户调。甄琛说南朝仍崇关鄽之税,北魏唯受谷帛之输,都不符合历史真实。南朝关市之税在其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即使比北朝高,也不表示南朝国民经济国家财政较北方进步。  相似文献   

16.
记榆林发现的刘宋金铜佛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刘宋一代,朝野对佛教颇为重视。从文献记载看。当时的佛教造像以金铜质地为多。元嘉十二年(435年),丹阳尹萧摩之曾上奏说:“形象塔寺,所在千数……不以精诚为至,更以奢竞为重……无关神柢,有累人事……请自今以后,有欲铸铜像者,悉诣台自闻”。由此可见,金铜佛像的铸造在刘宋一代曾经盛行,但保存至今的遗物却屈指可数。现藏日本东京永青文库的元嘉十四年(437年)韩谦造金铜佛坐像,一直是世所公认的南朝造像的最早实例。前读《文博》杂志1990年第1期刊登的张钟权、郝建军《榆林发现一件南朝刘宋鎏金铜佛像》一文,始知1986年陕西榆林地区  相似文献   

17.
袁淑不争     
袁淑,南朝宋国高级干部兼顶级文人,曾官至组织部副部长(尚书吏部郎)。袁淑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史书上说是"少有风气。年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长大后,文章更是老成,"辞采遒丽,纵横有才辩",与当红文人谢庄是南朝宋时代文坛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这是汉族人的天下,各代均建都建康(今南京),其领土范围为中国南方。都城建康附近分布有许多帝后王侯的陵墓,神道人口处均设有大型石质雕刻,它们历经千年守望,有许多至今屹立在南京及其附近的丹阳、句容等地。1988年1月,国务院正式将南朝陵墓石刻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南朝碑碣很少,原因是南朝有敕禁刻碑之事(见《昭明文选》).如刘宋义熙中,裴松之曾上表议碑禁,言辞甚切,由是加以禁断(见《宋书·裴松之传》);梁天监六年,“申明葬制,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唯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见《隋书·志第三·礼仪》).南朝刻石既少,而梁代《萧(忄詹)碑》(图一)碑文三千余字(清·方若《校碑随笔》谓“全文二千八百四十许字”),是南朝少见的丰碑大碣,而且其书法又颇有成就,可谓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0.
沈国光 《文史月刊》2012,(8):244-246
刘宋时期,高句丽与南朝、北朝交往密切,朝贡频繁。本稿认为,高句丽对南、北朝的倾向主要分为相对平衡(420年——438年)、南朝倾向(438年——466年)、北朝倾向(466年——480年)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