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和非洲等半殖民地实行的外交政策,最早是由英国针对俄国提出并推行的,其根本目的是扼制俄、法等国对中国的瓜分,同时以和平方式维持本国在华贸易优势。然而,英国在推行该政策时"执法犯法",最终只能将其转手于美国。  相似文献   

2.
李玉勤 《史学集刊》2007,4(6):70-75
门户开放政策虽然由美国公开宣布于19世纪末,但史学界对该政策的开端和起源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见解,是中外史学界歧见颇多的问题之一。在有关开端和起源的国家上,有美国说、英国说甚至中国说。在开端和起源的时间上,学者们的看法更是不尽相同。比较趋同的是,基本上把英美认定为开端和起源的国家;把最惠国待遇或认定为起源,或认定为开端。学者们审视问题主要是从门户开放是一项经济政策的角度出发的,有的学者还从文化的角度、或者文化和经济的双重角度探寻该政策的起源。导致出现不同歧见的原因,主要是该政策缺乏比较明确和具体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金卫星 《史学月刊》1999,(4):102-11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学术界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研究历经了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至十年“文革”前,是揭露、批判“门户开放”政策的侵华性质阶段;(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8O年代中后期,围绕“门户开放”政策的评价问题展开学术争论阶段;(3)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在争论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具体研究阶段。目前史学界虽然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性质、作用基本形成共识,但仍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研究视角和课题。  相似文献   

4.
徐浩 《史学集刊》2015,(1):27-39
英国中世纪城市人口的数量及其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是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在中世纪中期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中世纪晚期人口城市化是否出现逆转等问题上,经济史与经济社会史、社会经济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研究范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经济史学家所主张的英国中世纪中期城市人口不足10%以及在中世纪晚期城市变化性质方面的悲观论和乐观论都是片面的。而经济社会史和社会经济史所主张的同时关注小城市,并在此基础上所揭示的中世纪中晚期的城市人口比例以及对中世纪晚期城市持有的综合辨证的态度,是近几十年来英国城市史研究中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更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
虽然几经浮沉,学术界却公认英国学派在后冷战时代重新焕发了生机。英国学派提供的借鉴和启示是多方面的。英国学派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理论以及跨学科、多学科甚至全学科的学术视野,为展开国际会议史研究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历史学家、国际关系学者的英国学派开创者——赫伯特·巴特菲尔德,为超越至今仍然在历史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中令人难以释怀的“国家中心主义”情结提供了有益的镜鉴。英国学派第二代的“旗手”——赫德利·布尔对大国及其作用的考察和分析,在全球化时代依然是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需要学术界更多地从非欧洲、非西方国家的视角来重新阐释与深入思考。英国学派为研究民族主义提供了新的维度的同时,也为我们从非西方视角考察作为国际制度的民族主义提供了契机。尽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在与英国学派的“对话”中,面对“借鉴”与“批判”、“倾听”与“表达”、“他者”与“自我”所编织的种种纠结,中国学术界的探索依旧路途漫漫。  相似文献   

6.
李新宽 《史学集刊》2022,(1):117-132
近代早期英国的货币理论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即从对货币短缺的焦虑转向对货币过量的担忧,这一理论重心的转变在货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货币理论在思想内涵上更为全面,在货币分析方法上逐渐走向成熟。探究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和货币思想的演进轨迹,就会发现随着近代早期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货币在英国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时金属货币供应量远远无法满足对货币的需求量,金融革命后信用货币的发展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短缺的状况。与此同时,当时的经济思想家对货币及其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早期的粗浅直观向科学理性分析转变,经济思想家的分析框架和哲学基础也从新亚里士多德思想框架转向现代科学,从而为货币理论的成熟和现代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1900-1979)被公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巴氏一介布衣,凭借学术成就而受封爵士。他职业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剑桥大学度过的,先后担任了现代史教授(1944-1963)、钦定讲座教授(1963-1968)。巴特菲尔德是一位有着独创性、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根据地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人才极其短缺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理论依据,确立了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教育方针,制定了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一系列具有本土性和创造性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也对此后的教育变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期间,进步主义思想早已在美国得到发展,主要以拥护威尔逊总统内政方针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右翼社会党人以及持更具批评性意见的左翼自由主义者为代表。在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后,进步主义各方代表们各持己见,表现出不同反应,这不仅在美国引发了对俄国革命的排斥,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俄国激进主义的必然性、有效性进行合理化理解的尝试,从而导致威尔逊政府在对俄政策的制定上发生了混乱局面,也对美国社会如何看待俄国革命的问题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海燕 《安徽史学》2018,(1):97-108
"甲申政变"之后,辅佐谁来保护朝鲜,是英国制定东北亚外交政策的焦点。朝鲜"背清亲俄"、日本不断挑战中朝宗藩关系、《天津条约》的撤兵造成朝鲜半岛即将出现政权、军事真空局面,导致中国在政治、军事两方面掌控朝鲜的力度空前薄弱,加剧了域内域外国家对朝鲜主导权的争夺。为了防止朝鲜半岛的动荡局势向着于己国不利的方向演变,维护在远东地区的战略格局,1885年3月,英国精心策划了一个"由中国保护朝鲜"和"有一打算"的外交计策,并于1885年4月在防御"英俄战争"的大义名分下,占领了巨文岛。由此,开始了近两年的辅佐"中国保护朝鲜"的外交活动,最后如愿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宗主权掌控下的相对稳固的东北亚局势。可以说,巨文岛事件是在英国军事力量支持下,中英联手巩固东亚宗藩体制的外交事件,英国是这一事件的最大赢家,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英国高调渲染占领巨文岛的大义名分和辅佐"中国保护朝鲜"的真实用意,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反映了巨文岛事件的复杂性、多面性。1885年以后,在强化宗藩体制的过程中,以遏制日本和朝鲜进一步破坏中国宗主权为目的的英国外交活动发挥了关键作用,巨文岛事件是其中的重要历史拐点。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随着国际人口迁移的加剧,对国际移民的研究备受关注。西方一些政治学者就"国家"、"政治"或"政策"在移民现象中的作用提出了"移民政策理论"。本文试图运用以"利益导向"理论为基础的"客户政治"模式对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转向紧缩的移民政策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希望增加移民的利益集团通过参与决策进程,在大选中运用"族裔选票"等手段来影响政府决策;而倾向紧缩移民政策的广大民众却因缺乏组织性无法有效地向政府施压,从而在移民问题上建立了"客户政治"模式。但随着80年代后期移民问题的公开化,这一政治模式趋于瓦解。澳大利亚主要政党为了迎合选民需求在上台执政后开始实行紧缩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2.
赵秀荣 《史学集刊》2022,(5):120-130
英格兰及威尔士于1696年开始征收窗税,之后政府不断修订、重申有关窗税的法令。19世纪30年代,窗税遭到强烈反对,最终于1851年被废除。窗税之所以被废除,其外在原因是在公共健康运动中,窗税被理解为对健康的税收,并在客观上恶化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导致疾病和死亡。内在原因包括:评估员入户清点窗户数量侵犯隐私;征税不公正,对中下层民众造成的负担更重;法令中没有对“窗户”加以定义,使得任何缝隙、开口都符合征税条件;19世纪40年代起,英国关于公共健康的立法开始与窗税立法相矛盾,导致窗税在法理上失去存在的基础。窗税被废除后,英国政府开始把税收作为促进公共健康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艳萍 《沧桑》2011,(1):81+85-81,85
绥靖政策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而采取的纵容妥协的对策,而始作俑者是英国。英国由于其经济实力的缺失、当时的和平主义思潮及政府政策的缺乏远见,面对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采取绥靖政策。  相似文献   

14.
陆昆 《抗日战争研究》2023,(2):85-99+160
1938年英国远东政策演变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引子与合力”机制。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英国虽同情中国抗战,却在事实上奉行中立政策。中国于1938年9月要求国际联盟援用《国际联盟盟约》第16条对日本进行制裁,此事成为促使英国援华的“引子”。中国和英国议会均借此契机施压,使英国政府难以回避援华问题,美国亦通过对华桐油借款做出示范,各方的合力最终推动英国政府向中国提供了平准基金借款。在英国对日政策方面,1938年的“宇垣—克莱琪”会谈和两次“近卫声明”亦发挥了“引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美国率先抨击日本对“门户开放”原则和《九国公约》的破坏,中国和英国议会亦积极督促英国政府对上述问题表明态度。在各方合力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在1939年1月的对日照会中正面揭露了日本的侵华野心,公开承认日本是侵略者,英国的远东政策也随之走向清晰。  相似文献   

15.
论“门户开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1979年第3期发表了汪熙同志《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略论》),文中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关于“门户开放”政策的评价问题。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求教于汪熙同志。  相似文献   

16.
张愿 《史学月刊》2012,(7):83-88
苏德战争的爆发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对远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政府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不仅密切关注着远东局势,而且立刻做出了防止日本北进苏联的反应。更重要的,苏德战争爆发促使远东局势进一步趋向明朗,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对日本推行更为强硬的威慑政策。首先,它进一步冲击了远东原已摇摇欲坠的力量均势,迫使美国更积极地介入到远东事务中来;其次,它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战场在美国远东政策筹算中的地位,美国必须更重视中国的态度;再次,美苏结盟增强了美国对抗日本的决心和信心;最后,援苏政策的确立使得美日妥协的希望更加渺茫。1941年下半年不断升级的美日矛盾正是在苏德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于洪 《史学集刊》2015,(1):40-46
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主要是指自由臣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普通法和《大宪章》以及议会法令的保护,包括国王在内的任何人不得侵犯等内容。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根源于普通法和《大宪章》。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皆信奉君权神授思想,试图推行异于英国传统的专制统治。柯克秉持普通法和英国的法治传统,依据既有的议会法令对王权的膨胀进行了持续的抗争。最终,柯克起草并推动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否定了国王侵犯臣民人身权利的合法性,为保障臣民的人身权利提供了法律基础。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和《权利请愿书》成为推动英国宪政与现代法治社会形成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集体谈判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主流的劳资争议化解机制,它最先起源于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在19世纪后半叶,调解、仲裁是集体谈判的原初形式,而仲裁与调解委员会也成为民间最早的集体谈判机构。以1860年诺丁汉仲裁与调解委员会为起点,英国各地各行业劳资双方纷纷自发建立起集体谈判机构,通过仲裁、调解等方式来化解劳资争议的热潮开始兴起。英国政府虽然于此间出台了两部相关立法,旨在对民间集体谈判加以规范与管控,但在实践中却沦为一纸空文。近代英国集体谈判独立于国家司法权威之外自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自愿主义特色。集体谈判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争议解决模式,劳资双方依据程序平等原则,就劳资争议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协商与谈判,进而通过调解、仲裁方式达成集体协议。集体谈判不仅增强了劳资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互信与合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资关系立法进程,从而标志着英国劳资关系从对抗到合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战后英国移民政策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涌 《世界历史》2002,(3):47-55
二战后,前英联邦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大量涌入英国,从而掀起了20世纪一次最大规模的西欧对内移民潮,移民政策的制定成为战后英国政府面临的新挑战。纵观战后英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可以发现由于联邦理想和种族情结两大矛盾因素同时交织在一起,英国政府内部和两党之间在英联邦移民问题上长期存在着争议和分歧,  相似文献   

20.
李殷 《史学集刊》2022,(4):74-83
宪宗元和年间,议兵的意义在于君臣之间不断形塑的政治共识。宪宗主张以最直观的战争形式征讨逆地藩镇,而何时开启用兵、如何选择用兵的对象,以及以怎样的形式罢兵,能最大程度地维系君主的权威与恩信,是百僚应对藩镇问题的要义,由此政治招抚方式得以应用。在经历成德议兵与魏博归朝事件后,宪宗用兵淮西不仅显示朝廷以武力削藩的决心,也向朝中百僚宣示了皇权决策的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