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璇琮先生撰著的《唐翰林学士传论·盛中唐卷》,2005年12月由辽海出版社出版,该著内容丰厚,胜义纷披,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学术期待。但大家在读到此书之后,又更加迫切地希望能早日见到它的续编———晚唐卷。应学界之急需,作者遂又贾馀勇,撰成《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2  相似文献   

2.
北宋《学士年表》是关于宋代翰林学士与学士院的基本史料之一。北宋《学士年表》的整理者当为南宋入洪遵,其系统记录了北宋翰林学士的名次及官职迁转,据之可对《宋史》进行补充和正误。然而《年表》亦存在颇多疏失、讹误与体例的混乱,如王著、李昉、张方平等曾再任翰林学士而《年表》失载,李穆、宋白、苏易简等任翰林学士年月《年表》所记有误,翰林学士们是否曾任承旨、侍讲、侍读《年表》或载或否。如能结合《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宋会要辑稿》、《全宋文》、《全宋诗》、《全宋词》等文献,依《学士年表》的架构对其逐条作以正补,当能更好地发挥《学士年表》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为学界研究宋代翰林学士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白崇禧逼蒋下野 1946年初夏,白崇禧踌躇满志,就任国防部长。参谋总长一职由陈诚担任。但虽然名义上是一部之长,实权陈诚在握。白崇禧对待陈诚,表面敷衍,背后大发牢骚,当时我在白公馆,不时可以听到白对陈诚的诟骂。  相似文献   

4.
《文献》2016,(3)
据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之《翰林学士壁记注补》、《补唐代翰林两记》以及傅璇琮《唐翰林学士传论》、《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等研究成果,唐玄宗朝至唐哀帝朝翰林学士,已考者二百三十馀人。然,可考者尚存。本文据出土墓志考得黎斡一人。黎斡至德初应诏入仕,做过短期的左骁卫兵曹参军,至德末,以太子通事舍人充翰林学士,约上元元年,迁荆州时出翰林院。出院后,历江陵少尹、京兆尹、刑部侍郎、桂管观察使、兵部侍郎等。德宗大历十四年,赐死。  相似文献   

5.
翰林院、学士院、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自唐代产生以后,历千余年而不废,即使非汉族政权也有设置,姑且把他们总称为翰林系统。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学士院开始设立,这对翰林制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后来因为与翰林院同处“翰林之门”内,而冒“翰林”之名,称为翰林学士院,不过仍可简称为学士院。学士院中的翰林学士负有草写制诏、备顾问的职权,而被视为皇帝的高级秘书,翰林院中的供职者则主要作为皇帝艺能侍臣而存在。由唐至清的千余年间,唐宋时期是翰林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最受人注意。20世…  相似文献   

6.
陈郡谢氏是后进世族,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被旧族所轻。到了东晋中期,随着谢氏子弟先后列为方镇,谢氏的政治势力开始强大,以至逐渐掌控了东晋王朝的政治、军事大权,从而在东晋中后期发展成为一流世族。南朝以后,由于门阀政治衰微,陈郡谢氏逐渐失去了手中的实权,又因历经数次变故,族人多有丧亡,以致人脉不继,陈郡谢氏便在南朝后期彻底败落。  相似文献   

7.
一中枢秘书是指中央起草文书诏令的官员 ,在宋代 ,中枢秘书机构不是冠以“秘书”之名的图籍、书史机构“秘书省” ,而主要是翰林学士院、元丰改制前中书门下所辖的舍人院和元丰改制后的中书后省 ;中枢秘书官主要是翰林学士院中的翰林学士、承旨、直院、直学士和舍人院 (中书后省 )的中书舍人、直舍人院等 ,以及元丰改制前加有“知制诰”头衔的诸官 ,合称为“两制” ,翰林学士院官员起草内制 ,知制诰、舍人院官员起草外制。中枢秘书制度则包括两制官的组织编制、选任标准、奖惩方式、俸禄规定、入值制度、草制程序、文书流程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最早两位翰林学士考——吕向、尹愔传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璇琮 《文献》2002,(4):60-75
中国古代翰林学士,开始设置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正当盛唐之世.自此之后,历宋、元、明、清,翰林学士一直有很高的社会声誉.直至1901年,正当八国联军进占北京之后,清朝廷还于6月5日下诏令,称翰林院为"储才重地"(《光绪朝东华录》).在唐代,翰林学士为文士参预政事的最高层次,很值得研究.据现有史料,唐代翰林学士可考知者约二百余人,其中有不少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本文为最早的两位翰林学士立传,既拟纠正史书中的某些误载,又想从这两位学士经历的考述中提供值得思考的历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刘安 《文史月刊》2011,(6):32-32
一、在古代,学士的含义有很多种 有时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有时指一般读书人;有时指学者;有时指官名。南北朝以后,朝廷将掌管文学撰述之官任命为"学士"。唐代翰林学士又多了一重身份,在做文学侍从之时,往往还可以参与机要。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时,曾召房玄龄、魏征、杜如海等人为学士,共商天下大事。到了宋朝,翰林学士地位越发尊荣,可以说一经授予翰林学士之位,即有当宰相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实权派的哲学思想(1925—1949)杨慧清国民党实权派,是相对于国民党内胡汉民派、汪精卫派、阎锡山派等其他派别而言,指以蒋介石为首的掌握国民党实际统治权力的一派。国民党内派别林立,争斗激烈。蒋介石派能在其中取得实际控制权,并能统治中国社会达2...  相似文献   

11.
翰林学士院何时兼修史之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翰林学士院(后名翰林院)是出现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个重要中央文化机构。它最初的职掌是起草制诏,后来主管范围日渐扩大,将很多国家文化事业都包括了进去,修史工作即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修史制度时,经常要涉及到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院兼管修史究竟始于何时?清人的一些著作认为始于明代。如张廷玉等奉敕编纂的《词林典故》(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卷2《官制》云:“唐设起居郎、舍人,史馆领在门下。宋则国史有院、著作有局,皆通于秘书省,虽官异翰林而事实相近。至明代官从并  相似文献   

12.
程旭 《文博》2011,(1):42-48
在唐朝与周边国家(地区)交往过程中,很多珍奇异宝作为礼物或朝贡品或战利品进入唐朝境内,出现在皇室和上层社会生活中,对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以及唐代的手工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何家村金银器作为珍贵的奢侈品出现在这种社会氛围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以唐朝为中心的朝贡、贸易、战争和互赠往来,从这些角度诠释这些珍品无疑会多维度地观察国家环境下的中西交往和丝绸之路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面孔     
政要俄罗斯民意认为国家实权仍在普京手里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总理普京比总统梅德韦杰夫更重要,国家实权仍在普京手里。  相似文献   

14.
《吴兴备志》是明代学者董斯张所作的一部吴兴地区地方志书,当时的吴兴即为今浙江湖州,因此该书是记载湖州地区历史、地理、人文掌故等内容的重要地方文献,修于明天启四年(1624)。董斯张,原名嗣暲,一名广曙,字然明,号遐周,又号借庵,浙江乌程人,生于万历十四年(1587),卒于崇祯元年(1628)。祖父董份,嘉靖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等,世宗时曾颇得重用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初叶成立的德川幕府,是日本历代中最为彻底地确立了武家对全国的统治体制的武士政权,但在对天皇、朝廷这个古代律令国家体制残余的政策上,它一方面彻底地剥夺了后者的一切实权,另一方面却又将之作为一种国家机构的形式而保存下来,表现出了明显的矛盾性。因而,就形成了这一时期日本国家形态的显著特征:在政治上毫无实权的天皇却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君主”的形态。这一现象,与武士阶级中的传统天皇观念有着密  相似文献   

16.
相京 《文史天地》2009,(8):29-33
一个是手握实权的军阀,一个是傀儡皇帝,虽未谋面,却有一波三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长袍马褂·中山装·西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从中国人的普遍着装上,不仅可以窥视出中国的基本国 情,还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一般心态。细细想来,这话说得是有道理,人的着装既然是 人类的一种服饰文化现象,那么这种文化现象是不能不受制于当时的国情,以及在这种 特定的国情环境里所生活的人们的必然的一种心态表现。  相似文献   

18.
正"署名"这件事,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将它和人格、境界这样一些操守联系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在"署名"这样一件小事上,也能展现出大的人生境界来;虽然只是小事一桩,凸显的却是大人格、大境界。崔群是唐代大臣,为人正直,被选为翰林学士。唐宪宗对他特别信任,下诏规定,今后凡翰林学士奏事,都必须有崔群的署名才可以报上来,否则不可以  相似文献   

19.
泽潞节度使卢从史元和元年(806)兵下太行,进击成德节度使王士真之行为,原为唐宪宗所赞同,是宪宗欲於河朔三镇用兵之试探性行动。而後,由於以翰林学士李绦为代表的朝廷宽容派及以幽州节度使刘济为代表的割据势力的反对,宪宗态度发生变化,卢从史的出兵便以无果而告终,而卢从史本人也成为朝廷猜忌之对象。考察卢从史出兵山东与唐宪宗欲用兵河朔三镇之关系,可见当时政治军事格局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文史月刊》2011,(8):50-51
在民国,谭延闿是个人物。他在汪记国民政府做过政府主席,蒋记的旧民政府,做过行政院长。虽然好像实权不在手里(此老做什么,实权似乎都不在手里),但毕竟是顶了天的大官,死后,要举行闰葬的。也真就国葬了,葬在中山陵,孙中山的旁边,一个蒋介石一直想要却最终求之不得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