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海盐天宁寺高僧梵琦楚石禅师与日本、高丽僧人交往的状况。从列举的偈语中可以看出,梵琦送偈的僧人大多文化素养较高,求法的寺院主要是以“五山十刹”为主的中国江南禅院。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中有个■字,字形象钺.自罗振玉始各家均释作戉,训作钺.戉与越通,范文澜先生疑其为越国.彭适凡先生进一步认为卜辞所见的■就是江南创造了几何印纹陶的越族,因此他认为华夏族和越族在商代已有频繁的接触和交往了.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净明道在江南的传播及其影响——以道派关系史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净明道是江南传承绵远的道派 ,净明道与其他道派的交往 ,是净明道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史籍道经的记载 ,对净明道受灵宝派、早期正一道影响的历史事实进行了详细考述 ,认为净明道与灵宝派和正一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净明道融摄两大道派的经法 ,为特殊的地域、历史因素所决定。净明道在明代与全真道的交往 ,是道教发展大势所致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初以来崇儒、重道的必然结果。《四库全书》的编纂表面上彰显了乾隆时期的文治之盛,实际上是朝廷为了解决朝野、南北学术思想的对立而进行的政治举措。具体而言,乾隆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理学日益固化而江南考据之学却日益盛行,为了消弭南北经学、儒学之差异、分立,朝廷急切需要整顿思想,重新树立中央权威。为此乾隆敕命编纂《四库全书》,以此来整合当时南北、朝野思想之差异,通过重建、统一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体系——清学,进而实现对全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随着《四库全书》纂修完成并颁行全国,清学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学术范式,由此也赢了江南儒士大夫们对清廷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过江之鲫     
《南京史志》2013,(9):48-48
【出处】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为了描绘这个情景,当时人们流传一句俗语:过江名士多于鲫。  相似文献   

6.
赴京使行是朝鲜李朝派往明、清两朝的外交使节。他们在使行过程中,不少曾与当时在华西洋传教士发生过交往。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西洋传教士与朝鲜赴京使行交往之动机、时间以及地点进行了详细考证,指出通过这种交往不仅促成了天主教在朝鲜的传教、将西学输入朝鲜,而且加深了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 ,留在南京的国际友人为维护正义和人道 ,展开大规模的救援工作。其中有德国禅臣洋行的京特博士和丹麦斯密斯公司的辛德贝格先生。他们在南京江南水泥厂组织了难民收容所 ,收容难民 4 - 5万人。这些难民屡次向他们呈文 ,诉说自己所遭受的苦难。这些呈文的德文译文 ,保存在德国档案馆和拉贝日记中 ,从而使我们今日得以了解当时栖霞、江宁、句容农民身受日军杀烧淫掠的苦难  相似文献   

8.
徽州古道是古徽州地域及其周边地区近代以前、采用传统技术修建的道路,这些道路遗迹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迁徙路线和相互交往状态。徽州吉道是徽州移民、徽州人对外开拓和徽州文化形成与扩散的道路,特别是徽商经商路线的见证,可以说徽州古道的形成历程是徽州社会发展的缩影,具有移民文化与商道文化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9.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为实现江南制造局的制造西式舰船利炮,学习西方技术的要求而开设的。该馆所出版的译著,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国人所能了解的西方科技知识的最高水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其仅作为翻译书籍平台的本身,可以说翻译馆的创办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晶 《神州》2007,(11)
11月8日,"江南第一家"的开游节仪式在其牌坊群前的广场上胜利召开,喧闹的锣鼓、游走的板凳龙无不向四方宾客展示着主人的热情好客。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叶建国在开游节开幕式上,由衷地称赞浦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浦江"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典范,弥足珍贵。浦江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加大投入,深入实施"江南第一家"古镇保护开发工程,新建成了九座牌坊群,重现了白麟溪两岸明清古民居建筑风格和"十桥九闸"的独特景致,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了"江南第一家"孝义文化、儒家文化、和谐文化三大特色文化,一个古色古香、充满历史文脉的郑宅古镇展现在我们眼前。他表示,"江南第一家"开游节涵盖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这是一个全面展示浦江旅游形象的盛会,一个加强与省内外各界朋友增进友谊、合作交流的盛会,一个推动浦江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盛会。  相似文献   

11.
清末宣统年间,海军筹办大臣载洵、萨镇冰奉派前往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考察海军。此次欧美日之行成为当时中国海军重建和清政府对外交往上的一件大事,受到世人瞩目。 清海军自甲午战败后,恢复十分缓慢。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为维护其风雨飘摇  相似文献   

12.
倭与中国的关系在三世纪有了新的发展。从景初三年开始,邪马台国多次派遣使者到中国的魏朝访问,魏朝也由带方郡派官吏到邪马台国回访,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倭魏的官方交往在《魏志·倭人传》中有详细的记载,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倭与中国江南的吴国也有交往。由于倭吴的交往限于民间,在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长期不为人所知。但是,根据对日本出土铜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社会文明。战国时期为吴、越、楚所辖。自秦统一六国之后,郡县行政体制推广于整个江南。经过艰辛的开发历程,到东汉一朝,江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差度趋向缩小,迅速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经济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上升,出现南粮北调;而且手工业显著进步,交通开拓,商业渐兴。因此,探讨秦汉四百余年江南经济的发展及其特色,对于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合演变,弄清经济发展规律等皆有重要意义。这里拟就当时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主要物质成就及其发展不平衡性诸问题,做些概略论列。一、江南…  相似文献   

14.
平津战役     
《神州》2009,(1):50-50
当淮海战役鏖战正酣之际,毛泽东同志又组织了平津战役。当时华北战场的敌军,在我华北人民解放军的牵制与打击下,又受到了辽沈、淮海两大战役胜利的震撼,已成惊弓之鸟。国民党统帅部这时在战略上唯一可能机动的兵力就是华北的部队。因此,蒋介石一方面企图利用这个集团阻止我军南下,以便掩护他们在江南重整军力;一方面又企图诱使这个集团经塘沽海运江南,增援华东战场,以解刘峙集团之围或扼守长江,进行垂死挣扎。而傅作义集团本身当时还有沿平绥线西撤绥远的企图。敌人或撤退或收缩,都将对全国战局的发展不利。因此,不  相似文献   

15.
《文献》2017,(6)
山东聊城海源阁为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其创建者杨以增从政数十载,宦迹逾十省,曾任陕西巡抚及江南河道总督长达九年。杨氏重情义,忠职守,广交游,精藏弆,与友朋信札往还颇多。卒后,其子绍和辑为《海源阁珍存尺牍》二十册,珍藏于海源阁。后因捻军、土匪多次焚掠,散失颇多,今存两册,现藏山东省图书馆。信札作者如林则徐、萨迎阿、陈官俊、吴式芬等,皆为道咸之际重要的官员、学者,与杨以增过从甚密。信札或谈学论政,或叙及家事,或言及交往,或馈遗藏书,是研究杨以增及其友朋的第一手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丽华 《神州》2014,(8):268-268
哈贝马斯在1981年提出了自己的交往行为理论观点,引起了当时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规范基础”,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转型问题。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概括。  相似文献   

17.
江南地区的早期抗币──“江南商业货币券”考述金诚,俞大雄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江抗”部在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曾发行了江南地方抗币─—“江南商业货币券”,流通于苏常太、澄锡虞地区。如今该券留存甚少,颇足珍贵,现将“江南商业货币券”的发行背景、印制经过及其影响分述于下:(一)1939年5月,叶飞根据陈毅同志的指示,率新四军江南部队东进纵队进入苏南东路地区(沪宁线以北、长江以南、常州以东的地区)的无锡、江阴一带,把东进纵队与当地的抗日武装组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并成立了东路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苏南东路地区的党政军工作。1940年5月,谭震林同志化名林俊,奉调进入苏南东路,担任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创建了以苏(州)、常(熟)、太(仓)、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当时在苏常太、澄锡虞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流通领域内,曾一度发生了市镇、农村辅币缺乏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日寇大肆搜括战略物资,特别对银元,银毫及铜元的大量掠夺,造成了市面辅币的紧缺。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乱发辅币的混乱情况,其“紊乱情状,达于极点,既无基金之保证,又乏法定之手  相似文献   

18.
《世界》2004,(5):44-47
科技.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问题及其解决前景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的日臻完善,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明显缩短,整个人类好像居住在一个“地球村”里。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而这种交往离不开语言这个媒介。但是世界上不包括方言在内的语言就有近3000种,极大地阻碍了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往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悠悠思乡情拳拳爱国心———记回乡捐资的美籍华人叶德明叶德明与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合影文/高耘董宁宁■图/田中力1976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极左思潮统治一切的文革时期,基本上断绝了与西方世界的一切交往。地震发生后,中国...  相似文献   

20.
宋金战争爆发以来,宋朝统治者一再请求议和,金人一直不许。直至天眷元年(1138年),金人才同意议和,并答应将伪齐刘豫的河南、陕西地归还南宋。金人为什么同意归还宋朝河南、陕西之地呢?当时宋廷上下,议论纷纷,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此事作出了不同的分析和猜测。有人上书反对议和,认为金国归宋河南、陕西地是“一大饵”,目的是“以钓江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