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胜  周舟 《东方收藏》2020,(3):60-62
扇面石刻碑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画、诗词、印章等文化符号篆刻于石碑扇面之上,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虽不及水墨丹青、墨书朱印的扇面艺术般绚丽多彩,但石碑扇面经过书丹和镌刻相结合加工艺术的处理也是熠熠生辉。所谓“纸无千年寿,碑能万年存”,扇面碑于其方寸之间集成了书法、诗赋、雕刻、篆刻等文化艺术符号,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朱琪 《收藏家》2009,(12):37-43
“西泠八家”是指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这个篆刻群体的活动年代贯穿了大半个清代,是篆刻史上的重镇。其治印宗汉法常参以缪篆之意,善用切刀表达笔意,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其篆刻风格又被称为“浙派”,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对篆刻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崔馨方 《神州》2020,(4):59-60
作为近代中国篆刻历史上重要的篆刻家,黄牧甫的篆刻形成了独特艺术风格,给近现代篆刻艺术的学习研究带来了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对黄牧甫及其篆刻艺术经历展开了分析,以了解黄牧甫篆刻艺术风格形成过程,从而实现其篆刻艺术风格及其来源的深入分析,为该种篆刻风格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20,(1)
赖少其一生藏印161方,有很多是其常用印。这些常用印中不乏明清篆刻流派大家之作,而其中现当代印人的篆刻作品,可以说是新中国篆刻发展史的缩影。这些常用印不仅能与赖少其的书画作品相辅相成,而且见证了赖少其与现当代篆刻名家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书画大师不断进取、创新风格、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决心与努力,对于当代艺坛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1,(11):91-91
崔志强,字苍岩,一九五三年八月生。号水墨樵夫、梦华堂主、受戒胡子、二百芙蓉斋等。研习书法篆刻艺术三十余年,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书法篆刻艺术展览评审委员。由于其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影响,多次受邀到日本、法国等国家讲学。其篆刻作品亦被列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政要礼品。  相似文献   

6.
孙瑜 《东方收藏》2022,(6):45-47
朱复戡乃金石、篆刻大家,幼承庭训,涉猎经史,好习书画,艺术涉猎十分广泛,在金石、书法、诗文、篆刻以及古文字研究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朱复戡的论述诗文是其书法审美思想的集中,也是最能够体现其书法崇尚的,他很早就受到篆刻大师吴昌硕的教导,其书法观点的形成与吴昌硕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朱复戡的论述诗文中寻找其书法审美取向,包括他的观点对后世书家乃至当今书坛所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骆芃芃 《收藏家》2009,(2):56-62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它的名称从字面上看包含四层意思:第一,这个展览是中国首次举办;第二,这个展览是篆刻艺术展;第三,这个展览的作品载体是寿山石;第四,“金石”在这里代表篆刻、“永寿”在这里代表寿山石,这个展览是篆刻艺术与寿山石的结合,正如它所蕴含的意义一样——艺术长青。  相似文献   

8.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9.
中国篆刻起源于春秋时期,兴起于战国时期。秦汉篆刻极盛。从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是篆刻的发展期。其中隋唐大大拓展了印章的功能,宋元则有文人书画家参与印章创作,促使印章功用由凭信为主向艺术欣赏为主过渡。明以后,篆刻艺术进入高潮期。清代篆刻艺术大为兴盛。  相似文献   

10.
崔志强     
《收藏家》2011,(7):91-91
崔志强,字苍岩,一九五三年八月生。号水墨樵夫、梦华堂主、受戒胡子、二百芙蓉斋等。研习书法篆刻艺术三十余年,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书法篆刻艺术展览评审委员。由于其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影响,多次受邀到日本、法国等国家讲学。  相似文献   

11.
欣赏中国书法、篆刻,是一门学问。人们对于书法篆刻的兴趣和爱好,往往是出于对它们欣赏。其实,欣赏本身就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印章琐谈     
印章通称为篆刻艺术,是指用篆书和雕刻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因为印章的文字,过去大都是用篆文,所以叫做篆刻。  相似文献   

13.
《世纪》2014,(6)
<正>上海作为近代篆刻艺术的重镇,先后涌现了吴昌硕、王福庵、陈巨来、来楚生等一系列海派篆刻大家。今天更有一大批治印翘楚辛勤耕耘于篆刻艺术天地,继往开来,攀登着篆刻艺术的新高度。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集聚了相当一批现当代篆刻精英,他们学养深厚,技艺精到,立志于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拔和培养当代篆刻艺术人才,继续发挥上海中心城市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我们将子2015年5月举办"爱国·和谐"朵云轩杯首届全国青年篆刻艺术选展。一、主办单位"爱国·和谐"朵云轩杯首届全国青年篆刻艺术选展组委会二、支持单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三、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孙慰祖 《收藏家》2009,(2):63-66
当代篆刻风格谱系、印钮雕刻造型谱系、寿山石章色泽谱系,聚合于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怀着赏读的心绪,可以在这里驻足品味,凝神沉思,也让匆匆过客,感受挥之不去的色彩与气象。优雅与绚烂,深邃与明丽,工致与粗旷……不仅是篆刻风格,同样也是印石和印钮的意韵与品格。  相似文献   

15.
文物复制工艺,其工艺是一个技术库,如翻模工艺,铸造工艺,漆器工艺,印染工艺,缝纫工艺,陶瓷工艺,青铜工艺,拓片工艺,篆刻工艺,书画临摹工艺,文物复制中的印刷工艺等等数不胜数,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浅谈自己在复制文物中同时使用的拓片、篆刻工艺(或者叫雕刻工艺)。  相似文献   

16.
马广志 《文史月刊》2009,(10):35-36
李岚清是2003年春退休以后开始学习篆刻的,他用“石可言美、石可言志、石可言情、石可言趣、石可言事”来形容他对篆刻艺术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南川县文物管理所,不久前在该县征集到明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文彭的一方寿山石龟纽篆刻。该篆刻通高3.5厘米,长宽各2.7厘米。篆刻文曰:“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唐代诗人元桢诗句)。(影印件附后)边款为“嘉靖庚申仲春篆刻三桥”十个隶字。据考,“三桥”,即明代正德、嘉靖年间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的儿子文彭,字寿承,号三桥。生于1498年,卒于1573年,终年七十五岁。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故又称之为文国博,精于书画诗文,对六书深有研究。在篆刻  相似文献   

18.
李岚清篆刻艺术展4月11日,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展。艺术展由东南大学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协办,共展出李岚清170余方篆刻作品。  相似文献   

19.
叶一苇 《古今谈》2002,(1):30-35
款,指篆刻的边款。人创作篆刻,一般都喜欢弄点笔墨,因此边款由镌刻创作年月、为准刻、刻姓名,发展到刻上几句诗,使篆刻作品更添彩。到了丁敬和浙派的时代,这样的边款已是习见,是很平常的了。浙派的边款都有自己的特色,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20.
冯宝麟 《收藏家》2009,(2):67-72
寿山石是篆刻家们最熟悉、最常用的印材之一。它的发现和利用,是明清以降篆刻艺术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这样说,寿山石与篆刻的结合,是自然与人文最高妙、最完美的结合。宋代学者黄干的《寿山》是目前可考的最早关于寿山石的文字记述,就是在这首诗里,有“石为多文招斧凿,寺因野火转荧煌”的句子。黄干认为,寿山石“招斧凿”的原因是其“多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