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长沙窑瓷器装饰技法多样,装饰题材异常丰富,其中鸟是长沙窑最常见的装饰题材。采用彩绘、模印贴花、雕塑等工艺将鸟装饰运用于瓷器制作,是长沙窑产品贴近民间生活、迎合大众审美、顺应市场需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考古出土及传世所谓辽代白釉划花黑彩瓷器,主要有大口罐、卷沿短颈罐和梅瓶三种,它们在胎质釉色、装饰技法、纹饰布局、纹样内容方面具有很多共性。本文通过对器物形制的比较并结合缸瓦窑调查发掘资料得出结论 :这些白釉划花黑彩瓷器主要流行于金代,而非以往普遍认为的辽代,其流布的地域在今内蒙古赤峰地区、辽宁西部以及吉林西部,烧造的窑场为赤峰缸瓦窑,是该窑对冀南豫北窑场磁州窑系窑场白釉剔花装饰技法加以变革和创新而烧造的一类具有鲜明地域和时代特点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浅谈长沙窑瓷器的装饰艺术喻少英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唐代瓷器制造业,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尤其在装饰艺术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转折。唐代的长沙窑,是南方地区一个民间窑场,它虽名不见经传,也不象越窑、邢窑等名窑那样被文人...  相似文献   

4.
刘慧中 《南方文物》2000,(4):107-108
1980年11月在江西省高安县发现的元代瓷器窖藏,因其出土瓷器数量之多,质量之精,釉色之美,品种之齐,窑系之广都系其它任何元瓷窖藏所无法比拟而名闻天下。该窖藏出土的19件景德镇窑生产的元代青花瓷,更以其造型雄浑、装饰瑰丽、品种齐全而令众多古陶瓷研究者如痴如醉。可以说,高安窖藏元青花瓷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的制瓷水平。总结这些青花瓷的装饰技法与装饰图案,对鉴别元青花和提高对元青花的认识,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刘东 《文物天地》2023,(5):29-33
枕是古代陶瓷器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不同年代、不同窑口的陶瓷枕风格各异,融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于一体。安徽博物院收藏有历代陶瓷枕50余件,其中以唐、宋时期的最多,窑口包括安徽本地的寿州窑、萧窑,北方的巩义窑,南方的长沙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等;釉色品种包括黄釉、黑釉、青釉、青白釉、三彩、绞胎等,装饰技法有刻花、印花、剪纸贴花、彩绘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邓窑是豫西南迄今发现的宋金时代最大的窑场,延续时间亦相当长.所烧瓷器产品丰富,种类齐全,烧制青釉、白釉、黑釉等多种釉色,窑变花瓷、印花、刻花、剔花、彩绘、三彩等装饰工艺俱佳,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邓窑遗址发现较晚,众多富有特色的邓窑瓷器,对研究古代瓷器烧造技术及辨别传世瓷器的产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磁村窑的釉色品种、装饰特征和烧造历史,分析了磁村窑与邻省窑口和本地窑口的关系,表明磁村窑所烧造的瓷器与北方广大地域内出现的装饰手法相呼应,特别受毗邻的河北、河南等北方著名窑口影响,在吸收它们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时还表明磁村窑与同处鲁西南的本地窑口所产瓷器的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王时磊  李寒梅 《收藏家》2009,(12):55-57
在瓷器上书写诗词始于唐代长沙的铜官窑,宋代磁州窑继承了这一表现手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装饰特色,创造出比长沙窑更为丰富灵活、形式多样的诗文表现风格。尤其是在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器上的诗文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吴若明 《南方文物》2012,(3):112-116,210,211
一、明朝万历青花外销瓷的产生渊源中国陶瓷的大规模外销,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拥有广大国外市场占有率的长沙窑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绘有异国风情装饰纹样的瓷器①。历经宋元两朝陶瓷装饰技法的发展,到明朝时期,行销海内外的瓷器在装饰图案上更为丰富。明朝瓷器的外销可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永宣年间,虽然由于海禁和朝贡的实施,民间瓷器的大规模外销并没有开始,但是朝贡的馈赠,特别是在永宣时期,朝廷派出郑和七下西洋,陶瓷在船只和海外国家友好互赠的礼品中扮演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0.
剔划花瓷器是当阳峪窑富有特色的品种,也是“磁州窑型”瓷器最精美的品种之一。当阳峪窑剔划花瓷器生产跨越宋、金两个时期,类型多样,工艺精美,尤以黑地剔划白花、三彩剔划花等制品最具特色;在同时期北方窑场中,当阳峪窑以及磁州窑可能是剔划花瓷器生产更为集中、装饰技法与装饰风格发展得更为全面和充分的窑场。本文在窑址调查的基础上,参照现台磁州窑发掘资料并结合传世器,对当阳峪窑剔划花瓷器的类型、工艺、时代以及与磁州窑同类制品的关系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杰 《南方文物》2002,(2):60-65
所谓瓷器彩绘艺术,就是以毛笔为工具,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和线描技法运用于瓷器装饰上的一种表现艺术。在陶器上进行彩绘,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半坡彩陶,继以青、甘、陕、豫等地的画彩陶器,这些彩陶以其弧线造型以及富有旋律感的图案闻名于世。而瓷器上的加彩装饰,则始于东汉三国,南京郊区吴墓出土的瓷器上已出现釉上点彩,到东晋南朝时又出现青瓷褐斑彩。但这个时期的彩绘多为简单的斑点彩或条块状纹饰,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绘画效果。入唐以后,长沙窑的工匠发明了釉下彩绘,始将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和  相似文献   

12.
长沙窑产生于8世纪,兴起于9世纪,长沙窑瓷器把中国陶瓷推入了彩瓷时代。古代长沙窑除了烧制执壶、盘等日常实用器皿外,还烧制了大量的文房用具,如镇纸、砚滴、笔洗、笔掭、水滴、水盂、水注、盒盖等。长沙窑文具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与装饰独特,将文具的实用性与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人们普遍认为耀窑瓷器在北宋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后到金元时逐渐衰微,因而对金元时耀瓷关注的兴趣也就依次减弱.但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金元时期耀窑瓷器虽然质地、纹样、釉色不及北宋时期那样考究,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广东潮州枫溪窑的一些瓷器,由于在胎质、釉色、纹饰等方面,与福建漳州窑的瓷器近似,因而流散在社会上(其中集中流散和收藏在潮州、漳州、台湾三地和南洋一带)的此类白釉泛黄、开细碎纹片的瓷器,存在着难于分辨潮、漳窑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磁州窑与定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手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地形成了许多以不同釉色和装饰方法为代表的风格迥异的制瓷工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各地窑场在成形、烧成工艺和装饰技法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磁州窑和定窑是宋元时期两个最重要的制瓷中心。二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但由于相近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社会背  相似文献   

16.
山西浑源窑"镶嵌青瓷"与高丽象嵌青瓷、朝鲜"粉青沙器"在外观上很相似。朝鲜半岛的这些瓷器品种受到过磁州窑类型化妆土装饰技法的影响,而浑源窑镶嵌青瓷则是化妆土装饰的直接沿伸。它们工艺同源,但看不出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健丽  杨萌 《收藏家》2005,(3):15-19
我国古代瓷器的装饰艺术源远流长,装饰方法丰富多彩,一般说来宋代以前基本以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为主要装饰方法。瓷器用彩装饰虽早在宋代之前就出现,但一直未形成主流,据考证瓷器装饰用彩最早出现在西晋晚期,在当时南方的许多青瓷上出现了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简单图案,到了隋代便开始用墨彩点画人物的发冠、五官、和衣纹。唐代的长沙窑开启了釉下彩绘瓷器的先河,有了较成熟的绘制纹饰。而笔墨酣畅、自由奔放的宋代磁州窑白釉褐花瓷器则又使彩绘瓷器更进一步。金代、元代磁州窑红绿彩为明代成  相似文献   

18.
张海军 《收藏家》2014,(11):78-82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附近。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  相似文献   

19.
耀州窑瓷是北方青瓷之代表.通观黄堡窑唐末五代青瓷,有精选胎土、纯净釉色、剔花装饰、美化造型等特点.从黄堡窑到耀州窑,青瓷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橄榄绿釉刻花、印花是宋代耀州窑最典型的装饰手法,金代月白釉在釉质釉色和造型装饰上亦自有特色.  相似文献   

20.
婴戏纹是我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它不仅代表了吉祥的含义,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儿童形象及社会风俗。目前,瓷器上最早可见的婴戏纹是唐代长沙窑的釉下褐绿彩婴戏纹执壶和黄堡窑素胎黑花婴戏纹盘。婴戏纹自唐代在瓷器上出现以来,便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到了宋金时期,陕西耀州窑,河北定窑、磁州窑,山西介休窑,江西景德镇窑,广西容县等南北瓷窑均喜用婴戏纹作瓷器装饰。本文拟对宋金耀州窑和磁州窑婴戏纹做一对比,分析二者在婴戏纹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