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喇汗王朝时期是维吾尔族等操突厥语民族历史上的又一次民族、文化融合时期,在这个时期回鹘等游牧部族的草原文化、西域土著居民的绿洲文化及伊斯兰文化相融合在一起,开始形成了具有区域及民族特色的维吾尔传统文化,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资料对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及特征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喀喇汗王朝是9-13世纪以回鹘人(今维吾尔族的祖先)为主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帕米尔高原以北地区建立的政权。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崩溃后,西迁今帕米尔高原以西地区的“葱岭西回鹘”联合葛逻禄等部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初以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以西)为都城。王朝鼎盛时,其疆域北到巴尔喀什湖,西抵阿姆河,东面包括伊犁河,南达喀什、和田。1040—1041年,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以撒玛尔罕为首都,东部以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市)为首都。1134年,耶律大石进军中亚,进驻巴拉沙衮,喀喇汗王朝东、西两部分均成为西辽的附庸。公元1211年,东部喀喇汗王朝汗王在内乱中被杀,国土为乃蛮王子屈出律所篡夺的西辽占据。公元1212年,西部政权为花拉子模所灭。喀喇汗王朝前后存在了长达372年。对喀喇汗王朝历史化的研究一直是中亚史、新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公元840年,我国向西迁移的回鹘人在原唐朝的北庭和安西两都护府所辖的大部分地区,即在现今中国的新疆北部和西部与苏联的吉尔吉斯、塔吉克、哈萨克东南部和乌兹别克东半部这一广大地区,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喀喇汗王朝,一直存在到1212年。它对中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突厥语各民族的形成和对突厥-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喀喇汗王朝的历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国外的一些历史著述中已列为专章,有的甚至长达60页之多。然而在我国,对于这个为我国的维吾尔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值     
敦煌学辑刊编辑部: 贵刊1984年第1期《关于于闽政权与喀喇汗王朝关系的探讨》一文117页在使用《突厥语大辞典》材料上有所失误。作者说“这从十世纪成书的由喀喇汗朝人所撰写的《突厥语大辞典》序言中的记载也可找到佐证(具体译文略)”。注说:“穆、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序言》维译本”。其实这是误  相似文献   

5.
喀喇汗王朝之名称,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且未有一致意见。笔者依据相关的文献对喀喇汗王朝的诸名称作了简要的辨析,并认为尽管该王朝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名称,但这些名称是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载记相关联。因此,笔者以为在未发现新材料的情形之下,以“喀喇汗王朝”之名称该朝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喀喇汗王朝是维吾尔族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保持紧密的接触和交往。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将探讨喀喇汗王朝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来往。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图什县喀喇汗王朝钱币窖藏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3月新疆阿图什县发现的喀喇汗王朝钱币窖藏,是近年来新疆考古工作上的重要收获之一,论数量也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地区发现喀喇汗王朝钱币最多的一次。这对于研究喀喇汗王朝历史和经济情况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研究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东喀喇汗王朝政治经济情况更有特殊价值,是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喀剌汗王朝历史的研究已引起了一部分国内学者的兴趣和重视,从喀剌汗王朝历史的介绍到喀剌汗朝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均已展开。然而,我国的喀刺汗朝史研究毕竟还在草创时期,很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因袭国外学者的一些看法,其中,于阗政权与喀剌汗王朝的关系就是明显一例。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或有错误及妄言之处,恳请批评。  相似文献   

9.
喀喇汗王朝与高昌回鹘汗国都是鄂尔浑回鹘汗国覆灭以后西迁的回鹘所建立的。作为现代维吾尔族整体形成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喀喇汗王朝与高昌回鹘汗国之间除了原先就存在着的血缘关系外,在长期为邻的过程中还形成了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传播时间集中于10世纪末至11世纪上半叶,采取了武力传播和和平布道两种方式,其中以武力传播为主。其传播主要归因于喀喇汗王朝的统治,特别是东喀喇汗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1.
1990年11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蒋其祥著《新疆黑汗朝钱币》(以下简称《钱币》)一书。这是一部研究黑汗朝钱币的专著。黑汗朝是公元10至13世纪在我国新疆南部以喀什噶尔为中心和中亚一带建立的王朝。黑汗朝中外学术界流行用喀喇汗王朝,但作者结合《宋史》和《突厥语大辞典》等史籍称为黑汗朝,认为这一名称在历史上已存在近千年之久,不可随便改动。有关黑汗朝历史,汉文史籍记载很少,但近年来,黑汗朝的历史已日益引起我国学者的注目,并取得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攀登》2016,(2)
明代中期一大批蒙古部落进入青海,使青海成为蒙古族活动的一个中心地带,而且对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一时期蒙古族的大迁徒中,蒙古部落支派非常复杂,其中鄂尔多斯的亦卜剌部与土默特的俺答汗部是影响较大的两个部落。他们先后活动于西海地区,加强了与这一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和联系,同时将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社会,对蒙古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辽王朝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建立的地方政权,是辽王朝的延续。契丹人本居我国东北的辽河流域。公元1134年,西辽德宗皇帝耶律大石率军进驻巴拉沙衮,东部喀喇汗王朝沦为西辽的属国。从此,喀什噶尔即在西辽政权的统治之下,且成为西辽王朝直辖的领地。  相似文献   

14.
哈尔和林是蒙古国历史名城,是古突厥语“黑色砾石”之意。它地处杭爱山麓鄂尔浑河东岸,据史书所记,这座古城是蒙古汗国鼎盛时期的产物:成吉思汗15年(公元1220年)定都于此,其子窝阔台继续营建,城周约12里,4门从窝阔台汗,历经元定宗贵由汗、元宪宗蒙哥汗,哈尔和林一直是蒙古汗国的首都。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蒙古政治  相似文献   

15.
位于岐山县凤凰山南麓的周公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陕西省宝鸡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也是与山东曲阜周公庙齐名的周公姬旦的重要祀庙。周公庙地处周部族和周王朝发祥地岐山县境,在周部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卷阿(qu&;#225;n&;#232;)之地虽小,但其历史文化深远。卷者曲也,阿者大陵也,因《诗经&;#183;大雅&;#183;卷阿》篇“有卷者阿,飘风自南”的诗句而得名。  相似文献   

16.
张建功 《安徽钱币》2007,(4):23-24,37,F0003
现将我珍藏多年的珍贵的民族古钱黑汗朝钱币予以展示,供广大钱币爱好者鉴赏、点评。 黑汗朝,亦称“喀喇汗朝”(karakhanids),是公元10-13世纪建立于新疆天山以南和中亚,即塔里木盆地西部及帕米尔高原以北、以西地区的王朝政权(见《墨汗朝疆域》附图)。组成这一政权的,主要是一些操突厥语的游牧民族或部落(即古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17.
宋卿 《史学集刊》2006,(5):89-94
唐代在东北边疆渤海政权地区设置的忽汗州都督府,在东北各羁縻府州中存在时间最为长久,其以朝贡为纽带与唐王朝保持着稳定的隶属关系。羁縻府州形式下的渤海政权对唐王朝的频繁朝贡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目的。其朝贡关系体现了中央王朝与地方民族之间的一种“君臣”与“宗藩”的政治关系.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王朝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辖关系;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各族间的联系,有助于“中华一体”的国家形成。  相似文献   

18.
四五代、宋、辽、全、元、明时期五代时期,天山南北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裂和吞并后,最后留下来三个实力较强盛的地方政权:即以今吐鲁番地区为中心的高昌回鸿政权;以今和田为中心的大宝于闽政权以及先后以喀什噶尔、八拉撒表为其治所的喀喇汗王朝(一称黑汗王朝)。这三个地方政权各霸一方,彼此互不相属。但是俱可将它们视作中国历史上的地方政权之一,并且它们都与中原诸封建王朝保持密切的交往和联系。例如高昌回鸽政权曾向后周朝贡其地土特产,于闽政权则先后向后晋、后汉遣使朝觐,后晋天福三年(938),“于闯国王李圣天遣使者马继荣…  相似文献   

19.
公元5世纪至9世纪末的500余年,为西方社会演变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段,随着匈奴、日耳曼诸部族的大迁徙,西罗马帝国统治的倾覆,蛮族国家建国,法兰克人崛起,墨洛温王朝与加洛林王朝的更替,查理曼帝国建成与分裂,新兴的世俗王权与罗马教权的联盟,基督教世界东西两大教派的分离,穆斯林的扩张,诺曼人南下侵袭,封建制度萌发及形成,"加洛林文艺复兴"等众多历史变故,西方社会发生了一种结构性的巨大变革,并且一种以"基督教一欧罗巴"取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文化认同逐步定型;此外,西方社会在同拜占庭帝国、伊斯兰穆斯林世界以及北方诺曼人、东方斯拉夫诸部族等周边地区的交往上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约在公元 96 1~ 10 0 6年 ,佛国于阗和推行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 ,断断续续进行了数十年的战争 ,最后以后者的胜利而告终。喀喇汗王朝的首领占领于阗后 ,即以和中原一贯关系友好的于阗国的名义遣使至宋王朝进贡 ,发展通商贸易关系。“大中祥符二年 ( 10 0 9)其国黑韩王遣回鹘罗斯温等以方物来贡。斯温跪奏曰 :‘臣万里来朝 ,获见天日 ,愿圣人万岁 ,与远人作主’。上询以在路几时 ,去此几里。对曰 :‘涉道一年 ,昼行暮息 ,不知里数。昔日道路常有剽掠 ,今自瓜、沙抵于阗 ,道路清谧 ,行旅如流。愿遣使安抚远俗。’上曰 :‘路远命使 ,益以劳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