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辰 《安徽史学》2023,(2):35-42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津督院往来电》是一份未经学界利用的甲午战争孤本史料。书中收录了直隶总督李鸿章与直隶提督叶志超的往来电报278通,内容涵盖甲午战争前夕及初期清军在朝鲜活动的整个过程,可补现有史料之不足。通过比对本书与《李鸿章全集》重合的部分,能够还原李鸿章对叶志超来电内容的改动与剪裁,进而可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李、叶二人当时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传》一处史料真伪的考证巨让平新近拜读苑书义先生的大作《李鸿章传》,受益匪浅。作为史学家,苑老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李鸿章的一生多视角、全方位地进行了客观全面地综述和评估。整个传记结构之严谨,线条之明晰,叙论之流畅,大家已有目共睹。只是该传中有一...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中提出的主张借鉴西方富强的经验,建设一个近代化的中国等问题上,确实与改良派的主张类似,但孙中山的改良思想与改良派有着本质的区别。孙中山的主体思想是革命思想,在革命思想指导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针对在研究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的一些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中提出的主张借鉴西方富强的经验,建设一个近代化的中国等问题上,确实与改良派的主张类似,但孙中山的改良思想与改良派有着本质的区别。孙中山的主体思想是革命思想,在革命思想指导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针对在研究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的一些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文史馆要编纪念文献集,鄙人职司编政,拟辑录一组贵州抗日将士家书,然搜集为难,仅于梁茂林先生《贵州草鞋兵》一书中录得平坝陈蕴瑜烈士两通、遵义刘眉生烈士一通.没有办法,还是要找梁老师,他说还有一个郭桂丹,其家保存有家书,我替你联系.过两天,郭桂丹烈士的四弟(八十八岁,白髯飘拂)和侄子(其长兄之子,七十岁)就送来了.  相似文献   

6.
正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清光绪壬辰(189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戊戌维新时期,创设通艺学堂,传授新学。变法失败,被"革职永不叙用"。1898年,经李鸿章推荐,张元济南下上海,先后出任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译书院总校兼代办院事一职,期间曾任代总理(校长)职。主持编译严复译《原富》等书,与蔡元培等创办《外  相似文献   

7.
《一法通·万法通》是晚清湖南学者、大教育家吴獬编著的一本学童蒙学精品。其中收集的民间俗谚,文籍典故,无不富含哲理,精采十分。读来是琅琅上口,细想又拍案叫绝。比之《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浅显易懂,而又更能显示出民族大众文化的智慧与博大精深,因而在清末民初广泛流传于民间。毛泽东少时即熟读此书,受其影响乃至一生。我们打开毛泽东的著作,发现引用《一法通·万法通》的地方还真是不少。《一法通·万法通》(以下简称《通》书)116页有句:“人非尧舜,谁能无过?”毛泽东借此教导大家:谁都可能犯错误,但改了就好。《通》…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今这个时代,"家书"已经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我们习惯了手机、电话、社交网络,但我们与家人的距离,却并没有比以前更近。而今,读到新近出版的《董必武家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7月第1版),能从中体会到"朴诚勇毅"的传世家风,并且深刻理解这才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董必武家书》共4辑,分别是董老的"致妻子信""致子女信""致同辈信""致子侄辈信",共收录家书68封,同时附录董必武夫人何连芝家书10封。董必武夫妇育有一女二男,同时抚养教育了多名侄女、侄孙等后辈,书中的多数书信即是董老写给子女和后辈的家书,主要是对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李鸿章手札》(以下简称《手札》)系1960年6月、7月由我馆两次从北京购入,其中有一通见于当时的外交档案《清末外交史料》,当时已装裱在册,另二十五通至今尚未装裱,散包于文杂类之中。共计二十六通,一百四十四页,全文两万余字。经著名鉴赏家杨仁恺先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与日本刘世华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考查李鸿章政治生涯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李鸿章,公正地评价李鸿章。同时,反思李鸿章与日本竞争失败的原因,可以启迪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中国人。一李鸿章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是...  相似文献   

11.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张礼恒一、对李鸿章的总体评价从本世纪60年代至今,台湾学者问世的较有影响的著作有:窦宗一的《李鸿章年(日)谱》、李守孔的《李鸿章传》、雷禄庆的《李鸿章年谱》和《李鸿章新传》(上、下).至于论文那就更多,从台湾出版的15集《李鸿章传...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写给兄长李瀚章的亲笔书信,通常每月有数封,信中将近期经手公务、交往人员、所闻朝野臣僚动态,或应对各事策略,以及子弟教育、家族事务等,无不坦诚直言,反映了他各个时期真实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可惜这类家书存世甚少。新披露的两封,正可见李鸿章在同光时期处理政务和家事的种种考量,尤其是在子弟教育方面的思想基调,对今天评判李鸿章教育思想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钱币》86年第1期载王忱贵、童子玉《鲍康著述及彩笺遗札》一文,对清代晚期钱币学家鲍康(字子年)的生平、著述等介绍很详细,读后收益不浅。该文谈到鲍康自制彩笺书札,传世同式笺纸书件有六通,并将六件书札依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50页],那么,革命者们在长征路上撰写的一封封家书,则是凝结长征精神的一颗颗红色火种。长征家书作为长征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叙事价值和教育价值。遗憾的是,一方面长征家书的挖掘力度不够,许多长征家书还未被挖掘整理;另一方面,现有媒介在发掘长征家书的时代价值时,过分强调了其精神层面光辉的一面,忽视了对历史本真的探究,甚至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收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禀父母书》一通,说他上年秋天典试四川I回京后,托人带银干两回家。这是曾氏进京为官后第一次给家中付回较大一笔银子。唐氏评点题为《清代官员的薪俸》,其中说:“清代官员的正薪很低。一个七品县令年薪不过四十五两银子,禄米四十五斛;一品大学士年薪也不过一百八十两银子,禄米一百八十斛。按这个薪水过日  相似文献   

16.
在《李鸿章全集》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欧远方各位远道而来的先生们参加此项工作的同志们:很高兴今天来参加这个会,首先要感谢戴逸先生来主持这项大工程,和在座的各位近代史专家相比,我对李鸿章没有多少研究,只是随便谈点感想。一年前听到《李鸿章全集》要在我...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0月,安徽省和合肥市有关方面举办了建国以来第一次以“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在史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和相当的重视。最近,由周军、杨雨润先生主编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版,集中反映了合肥会议的收获,同时对十年来大陆学者研究李鸿章的成果作了初步总结,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一位争议颇大、又在许多方面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实与他的诸多师友对其思想言行的影响分不开。这其中,冯桂芬对李鸿章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冯桂芬与李鸿章的密切关系:冯桂芬撰"乞师"书,促成李鸿章领兵上海并为其洋务观的产生形成提供了机遇;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对李鸿章奏设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思想和洋务实践的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冯桂芬全力影响并促成李鸿章奏减苏松太浮赋,为整饬地方吏治,缓和阶级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当甲午战争九十周年之际,我写了一篇题目《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的文章①,对否认李鸿章为主和派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其后,又将自己的这一看法写进了《甲午战争史》一书。台湾学者吴圳义先生在一篇长达两万余字的书评中对拙作提出丁异议。②可惜吴先生未能运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主要是认为蒋廷先生和郭廷以先生与笔者有“不太相同的看法”、因此,我感到还有再进一步申明个人观点的必要。一、战前在对日政策上的态度李鸿章确实是一位十分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在甲午战争中集军事、外交于一身,表现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李鸿章的字、号,记述多有歧异。如:《清代碑传全集》卷7《李文忠公别传》载“李公鸿章,字渐甫,号少荃”。《清代碑传全集》卷7《李文忠公神道碑》载“公讳鸿章,字少荃,晚自号仪叟”。《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载“李鸿章,字少荃,少泉,号渐甫,仪甫,仪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