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呈以下 1 0大趋势 :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河川径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湖泊萎缩 ,湿地减少 ;森林面积减少 ;草原不断退化 ;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 ;雪线明显后退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西北地区环境恶化的自然的因素主要是在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处于相对干旱加剧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降水量在相对减少。另外 ,占据西北地区一定范围的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相对松散 ,抗冲能力较差 ,在同等降雨程度下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这也是环境恶化的自然背景。西北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的因素主要有 :( 1 )人…  相似文献   

2.
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河流湖泊被淹废,大面积的农田变成了沙丘或沙地,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的程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影响了本地的农业发展,还促进了人口的大量南迁。  相似文献   

3.
古帅 《沧桑》2010,(2):96-97
历史时期的太原盆地内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也较为复杂。随着气候的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些古湖泊相继湮废。本文从地名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太原盆地湖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对这些湖泊相继湮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期的太原盆地内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也较为复杂。随着气候的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些古湖泊相继湮废。本文从地名的角度对历史时期太原盆地湖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对这些湖泊相继湮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平衡及土地沙漠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气候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 ,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 ,使水资源消耗由以自然生态为主转向以人工绿洲生态为主 ,从而使生态环境发生相应变化 ,这种变化的基本规律是 :沙漠化与绿洲化并存 ,互有消长 ,“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 ,但以沙进人退为主。上游灌区引水增加 ,人工绿洲由原先多分布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向山前平原推进 ,面积不断扩大 ,使这里生态环境改善。河流中、下游由于水量减少 ,古代绿洲衰亡 ,天然植被退化 ,沙漠化扩大 ,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处于沙漠和绿洲之间由林地、草地和自然水域构成的过渡带不断缩小 ,防护功能不断减弱 ,形成了沙漠危逼绿洲的严峻态势。  相似文献   

6.
潇河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其流域是晋中重要的经济区域,明清时期流域水患灾害渐重,其中下游河道频繁迁徙是新出现的灾害。由于流域较小,正史记载不详,本文以地方志为主要材料探究了河道迁徙的主要原因。鉴于历史时期该流域植被一直较少,明清上游白马河一带又未出现较大规模的山地坡垦,故河道迁徙之根源应在下游。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流域洪涝暴雨是河道迁徙的直接诱因;其次,下游湖泊消失、渠道密集等生态环境之变化则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今天, 人类正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 沙漠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成为最可关注的问题之一。“沙漠化过程, 以及导致沙漠化的原因,是历史地理学所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沙漠化继续发展, 提供科学的依据。” (《侯仁之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沙漠历史地理学是我国资深院士侯仁之先生奠基开创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我国的特色学科。侯仁之 (《居延和阳关地区沙漠化的初步考察》)、朱震达、刘恕等 (《内蒙西部古居延—黑城地区历史时期环境的变化与沙漠化过程》) 学者在此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李并成先…  相似文献   

8.
碑石所见清代后期陕南地区的水利问题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历了明清时期的全面开发,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水土流失为核心,水文条件恶化,从而影响到灌溉堰渠等水利设施及其效益,与此相关联,自然灾害,尤其洪涝灾害增多加剧的趋势相当显著。本文主要依据汉中、兴安二府所存碑石资料,考察了清代后期陕南地区堰渠水利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灌溉面积盈缩无定,用水秩序混乱,修浚困难重重等,并探讨了与这些变化相关的自然、社会因素。同时,对清代后期该地区自然灾害(以水患为主)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联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为沙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等。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 ,对于在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生态环境重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战略问题 ,提出了若干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清代中叶是近两千年来我国西部土地覆盖变化的关键阶段 ,人口迅猛增加和大规模土地开发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根据估算 ,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原始状况 30 %左右 ,下降为目前的 8.6 8%。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主要是疏林灌丛草原 ,秦汉时代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是可能的。清代后期 ,子午岭、黄龙山及陇东一些较边远山区森林已遭破坏 ,森林覆盖率下降到目前的 5 .5 %。西南地区森林植被演变的历史过程表明 ,清代以前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还只是局部性的。之后 ,大规模移民的过度农业垦殖、盐业开发和官方的皇木采办等活动极大破坏了原本保持完好的天然森林。清代中期西北干旱区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水资源利用率超过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4 0 % ,使河流大量水量消耗在支流和上、中游地区 ,造成下游水量剧减或断流是晚近湖泊萎缩干涸乃至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道路是城市生态空间的一部分,兼具自然和人文空间的生态功能。近代上海开埠后,新型道路的修筑引发了城市公共空间生态环境的转变。本文通过选取近代上海道路交通发展的一个阶段,力图展现在上海近现代城市道路的出现与发展过程中,与城市道路相关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因这种变化导致的近代市民城市文明的形成,进而达到揭示城市道路与城市社会生态之间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白洋淀地区史前环境考古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典型的冲积低平原与浅湖沼地貌形态的白洋淀地区,是研究全新世环境变迁及古环境与古文化相互关系的重要地域。全新世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白洋淀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影响着史前人类的生存模式。多年来该区域考古发现的资料证实,全新世气候暖湿与冷干的交替变化,直接影响到遗址分布的数量和所处的地貌位置,亦即影响到人类对居住点的选择,与此同时也影响着史前文化的经济生活类型。  相似文献   

13.
四川平武白马生态脆弱地区经济模式变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玉銮 《人文地理》2007,22(3):47-50
历史上白马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农牧业到消耗型的伐木经济,再到今天的民俗生态旅游和生态农牧经济的变迁。半个多世纪白马人的经济发展告诉我们,凡是以高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经济活动都难以持续。白马地区的经济变迁还显示,生态脆弱地区理想的经济结构应当是适应环境特点的多元复合结构,而不能是一条腿走路的单一结构;同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还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的创造性,走内源发展之路,避免盲目移植外来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饱水古木材的干燥特性可以对古木材的定型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本研究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香樟木材为试样,在加热的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聚乙二醇(PEG 2000)为定形加固剂,研究了降解饱水香樟在自然条件下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降解饱水香樟的自然干燥过程可以分为干燥初期试样质量的快速下降和干燥后期试样质量平稳变化两个阶段。干燥初期试样质量下降比与干燥时间符合m/m0=-kt+c的干燥方程且线性良好。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升高,两个阶段之间逐渐出现一个过渡过程,PEG处理浓度越高,过渡过程越明显。达到干燥终点时,香樟试样的尺寸稳定性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当浓度达到70%时,纵向、径向和弦向的收缩率下降明显,但弦向的收缩率仍相对较大。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自然干燥后的香樟试样表观色泽逐渐加深。因此,PEG 2000浓度以不超过40%为宜。  相似文献   

15.
柏威夏寺遗址为柬埔寨一处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其选址建造具有极佳的地势,其建筑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是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艺术成就堪比吴哥城的诸多名刹殿宇。历经千年,受各种自然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古寺的建筑结构发生了严重变形,部分倒塌严重。为对未来开展柏威夏寺遗址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在对遗址区自然环境地质因素及区内建筑保存现状的调查基础上,对遗址区建筑结构变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柏威夏寺保护维修的原则。研究结果可为柏威夏寺的后期保护研究及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红彬  钟巍 《人文地理》2002,17(2):67-69,66
纵观极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在气候环境自然演化的背景下,人地关系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上的两种变迁。从历史时期看,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地关系大致经历了依附自然、干预顺应自然、干预自然、回归自然四个阶段。从空间上看,表现出人类"逐水而徙","依水而居"的相互关系。各个阶段以气候环境变化为背景,以水资源为主线,表现出人地关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塔里木水系的瓦解和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化以及胡杨林植被面积的缩小,说明近100年来人类活动对人地关系的演化逐步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樊志民 《人文地理》2004,19(5):74-78
农业地理环境是农业生产诸自然条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历史过程之中,以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伴随农业生产技术的纵深迈进,农业经济的开发与中心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与地域性特征:率先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旱作农区,次为长江流域稻作农区,进而是高寒农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周代农业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反映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周代的古都城址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环境观,还能看到城市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周代的厚葬风气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很多,使我们看到当时厚葬之风的盛行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考古发现不仅弥补了周代文献资料缺乏的不足,还能使我们更加客观和直观地认识周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Recent surveys in Australia show that improv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 rates high as a public policy concern. Responding to these challenges at a global level requires more than finding the best or most appropriate scientific,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pproaches. It also requires that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be based on sound normative principles.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s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 that, while humanity is outstripping its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re uneven and the experience of environmental harm is being displaced across time and space. Improv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 should therefore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Improv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 also requires a more robust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he model favoured here is to build on UNEP to establish a more coherent, more authoritative and more independent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福州西湖水环境总体趋劣。明代西湖水源较为充足,水质状况良好;万历以降,受民间占垦等社会因素影响,湖域面积缩减,水质日渐趋下;清代中后期,福州城内水道淤浅,江潮渐绝,西湖水源趋向单一。明清时期西湖水环境的变动,除了受区域气候干湿变化、山地森林水土保持以及湖泊含沙量的影响之外,还与人为的水地之争密切相关。由于人地关系紧张,加之水资源权属不清、新垦湖田税赋征收模糊等,获取湖利的必然性刺激了民间占湖为地的行为。地方官府也曾采取如修闸筑坝护堤、追返侵地还湖、清理粪秽淤泥等治理措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受区域人口、土地资源与生存环境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西湖历经多次治理仍积弊难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