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称发为“乌云”,呼髻为“蟠龙”。蛰伏腾飞,或鳞或爪,龙有变化万千的姿容;巧幻离奇,瞬息即逝,云无一定的身形。龙、云二字,道尽了中国发型的丰富多采,变化万端,一如中国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日新月异,一脉相承,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往事越千年”,这才终于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发式文化。原始人皆披发,无分男女,长发披肩,一任逍遥。黄帝时代,黄帝的妻子嫘祖第一个使用木梳,并将长梳绾成高髻而耸立头项,这才显露出女人面额两旁的鬓角,从此便开始使男女有别。夏朝以后,…  相似文献   

2.
<正>一、自梳女与金兰契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所谓自梳女就是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女子。这一特殊风俗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出现在中国蚕丝业发达的广东顺德、番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式有披发、辫发和髡发等。其中东胡族系多髡发,例如乌桓和契丹。契丹建国前的髡发样式,尚无从所知,因而目前相关讨论基本为辽代契丹的发式。迄今为止,研究成果颇多,涉及髡发习俗、渊源和发式等。目  相似文献   

4.
李俊颖 《沧桑》2014,(2):28-30
与汉族传统的束发不同,满族的传统发式是又剃又辫。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更是赋予这种发式以"削平四夷,定鼎中原"的政治意义,颁布"剃发令",强制汉人剃发垂辫,由此引发了大江南北的抗清浪潮。对民族自尊心极强的汉族人来讲,衣冠发式承载了太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优越感,清初统治者强行剃发,无疑是要变我风俗、毁我文化。因此,清朝初年,汉族人反剃发的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维护民族文化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女子自梳是盛行于近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殊婚嫁习俗。中国旧时,未嫁女子的发式为梳辫,已嫁则为梳髻,一般在出嫁当日,由母亲或大妗姐等长辈为其改梳云髻,以示身份的转变。近代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女子,为抵抗封建婚姻的束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后,毅然选择独身终老。和出嫁一样,她们也通过一系列独特的仪式,白行易辫为髻,以此向社会表明不言婚嫁的决心,这种仪式被称作“自梳”或“梳起”,梳起的女子被称为“自梳女”。  相似文献   

6.
云冈石窟各类佛教人物的发式可分为发髻、辫发、逆发等三个大类,及其十四个小类。这些发式类型无不体现了公元5世纪就已成熟且流行于世的发式审美取向,其中来自于中原汉族地区的发式文化与拓跋鲜卑及其他民族的发式文化的有机融合,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世俗文化融合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自梳女”与“不落家”陈曾,黎思复,邬庆时"自梳"与"不落家",曾盛行于粤中的顺德、番禺、中山、南海等县,是封建制度下的畸形风俗。在旧社会里,未婚少女均蓄辫,婚后始束髻。唯上述地区许多妇女,却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譬,以示决心不嫁,以独身终老...  相似文献   

8.
高台县地埂坡M4壁画娱乐图中绘四人。通过对四人发式、服制和服色之研究,推知其发式为鲜卑髡剃之辫发,服制为鲜卑常着之袴褶,服色为鲜卑常见之赭色、黑色和白色。所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表演形式上与鲜卑传统力士舞相吻合,应为鲜卑传统舞蹈。而其击打之乐器或是鲜卑传统乐器之虏鼓,或为秦汉时期发轫于北方游牧民族鼓吹乐中的手鼓。该图表明十六国时期表氏县(高台县境)及其周围生活着为数不少的河西鲜卑,独具特色的河西鲜卑文化丰富了古代河西地区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南阳汉画像石中女性的发式以发髻最为常见,主要有高髻、椎髻、双丫髻、圆髻等几种髻型;发饰则主要有假发与假髻、頍和帻、冠等,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头发美的追求和认知。  相似文献   

10.
西安理工大学汉墓壁画人物服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人物服饰、服色及人物发式进行探讨,认为西汉晚期长安城内的中下级官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总是戴着标志身份地位的冠,仅裹帻巾甚至只盘发髻,所穿上衣主要为袍、襦,颜色以青、红和浅灰为主,下裳多穿大裤,颜色多为白色,男女服色差别不大,均以青、红和浅灰为主,男性多主鲜艳的红色,其次为青色,女性以青色为多,红色则相对较少。男子发式相对较为简单,在头顶梳一圆髻或扁平髻,女性流行高髻,有的在高大髻上插笄,笄之一端饰以垂梢。  相似文献   

11.
焕然一新     
清代男子蓄发,清一色的辫子;女子发式也很简单,13岁以后便不再剪发,而是蓄发扎辫或盘起作发髻。随着男子剪辫运动兴起,以及妇女思想的解放,男女发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古代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莫任南从黑海之北的东欧平原,向东过伏尔加河、中亚细亚至蒙古高原,是一块广阔的欧亚草原。在古代,这里曾是斯基泰、玛撒该塔伊、康居、月氏、乌孙和匈奴等许多游牧民族生活过的舞台。位于欧亚草原之南的是从北非尼罗河向东,经两河流...  相似文献   

13.
吴雪玲 《民俗研究》2009,(3):138-147
民国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风尚变革的重要时期。从纪年、服饰、发式,到礼节与礼俗,甚至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的沿革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一股时代潮流。同时,社会风俗的沿革对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又产生了强烈的反推作用。总之,民初社会风尚的沿革使中国社会风俗的现代意蕴逐渐增浓,并不断强化,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就此开始真正步入现代行列。  相似文献   

14.
本期封面的图片,是一群鄂温克族孩子围在帐篷门口看新娘、因为喜事临门,孩子们都穿起了盛装。他们属于鄂温克族游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一支,无论装束、居住习惯、生活风俗都具有典型的游牧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期封面的图片,是一群鄂温克族孩子围在帐篷门口看新娘,因为喜事临门,孩子们都穿起了盛装.他们属于鄂温克族游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一支,无论装束、居住习惯、生活风俗都具有典型的游牧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6.
"椎髻"一词作为明确的发式名称最早出现于两汉文献,而三国以后,其则分为具体指实与蹈虚泛称两途。从文献和考古材料对比来看,椎髻具有男、女两个系统,其女性"椎髻"更应归于"垂髻";而男性"椎髻"则逐渐由发式的实指,转变为对西南地区族群的贬抑性的文化特称,这与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思想和中原地区冠礼的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高台县地埂坡M4墓葬壁画娱乐图由击鼓图和角抵图构成。图中人物高鼻深目,髡发留辫,穿连衣窄袖长身短裙,经研究是粟特人的长相、发式和服饰。所击之鼓是流行于康国、安国的和鼓,又称应鼓、加鼓,即史籍记载的小鼓。而角抵图由于肢体未接触,很可能是康国乐、安国乐中的二人舞者。该图表明十六国时期酒泉郡表氏县(高台县)粟特人聚落已经存在,到西魏时代表国家出使突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论证了明代束发冠,(髟狄)髻与头面的定名和演变过程。认为束发冠始于五代,明代的男子沿袭宋在方巾下掩冠的作风,但戴冠者并不限于男子。妇女在明代多用的是发罩,其名称应为(髟狄)髻。(髟狄)髻是明代已婚妇女的正装。围绕(髟狄)髻所插上的各种簪钗,应称为头面。头面中的簪钗也各有定名。  相似文献   

19.
符号 《纵横》2002,(11)
武汉有一首儿歌『纠纠辫,打红线,开茶馆,卖汤元;汤元蚀了本,回来打连滚。』 原来民间风俗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到袁世凯想做皇帝的时候,觉得元宵(袁消)于他不利,下令改叫汤元。 武汉儿歌所说的纠纠辫,是三五岁小姑娘  相似文献   

20.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8世纪起,因受桑基鱼塘和缫丝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产生了一群相约不嫁的自梳女子,以后,此风逐渐兴盛,直至20世纪中期。自梳女经过特定仪式,自行易辫梳髻,誓言独身终老,并衍生出一系列特殊习俗。如今,自梳女目渐式微以至即将消亡,它对珠江三角洲的社会影响极其深刻,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