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兵"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地方武装。本文认为狼兵是由广西土司组建的以"狼人"为主体的土兵,其中"猺獞"也占有一定的比重。狼兵有其独特的编制系统,以英勇善战著称。从明中期到清中期,狼兵曾奉命镇压广西、广东、江西等地瑶族、壮族、黎族和汉族的起义或反叛,参加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并在桂东、粤西驻防屯垦,对维护明、清王朝在当地的统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到清代后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狼兵逐渐变成"狼民",并被壮、瑶、汉等民族所同化。  相似文献   

2.
俍兵在明朝曾经极盛一时。瓦氏夫人(以下简称瓦氏)统领下的田州俍兵在经过多次抗击安南尤其是东南沿海抗倭的斗争中,彪悍勇猛,名气扬及海外。本文拟就俍兵的起源、瓦氏率领田州俍兵的历史及其功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广西狼兵抗倭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沫 《文史春秋》2010,(7):28-50
<正>瓦氏夫人是明朝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壮族女英雄,也是中华民族一位罕见的女英雄。她扶持丈夫至曾孙四代主政田州,力挽狂澜、抵御外侮、安境保民,建立了不凡的业绩;尤其是她率领广西狼兵跋山涉水远征抗倭的英雄壮举,一直广为百姓所景仰和传颂。  相似文献   

4.
明代周世隆《太平抗倭图》是一幅具有独特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民间佳作,本文对其创作背景及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江入海口这一带常有倭寇来犯,当地百姓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现在太仓的浮桥镇陆公村有一座云山塔便是明代嘉靖年间当地百姓为纪念抗倭胜利而建的,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地区杰出的古建筑大士阁本名永安鼓楼,是明代海防要塞永安城池的中枢部分,为海北道佥事林锦重建永安城所创;永安城址是广西现存独一无二的明代抗倭千户所遗址,具重要历史价值。林锦守土北部湾地区32年,是《明史》记载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对当地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7.
明代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江南苏州地区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又是物产丰饶的渔米之乡,一度倭患严重。曾历任苏州府同知、兵备佥事与苏淞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环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倭寇,保境护民,竭尽全力,立下不朽的功勋。他虽没有戚继光、俞大猷那么出名,却也堪称名副其实的抗倭英雄。  相似文献   

8.
八千里路云和月,抗倭战线长达1.8万公里; 三十功名尘与土,抗倭战争历经超过三百年。 这就是中国的海上长城--明朝沿海抗倭防线。在这个特虽策划里,我们将告诉你鲜为人知的历史和现实。 海上长城其实就是"海防",不过中国人采用了修筑城墙的防御战略:建设城楼卫所于险要之地,主要城市建封闭长城包围,藏兵于城墙之内,沿海岸线布防,从而形成一条巨大的"海上长城"。从更广的意义上说,物质的防卫工事、  相似文献   

9.
义乌兵南抗倭、北抗虏历史功绩凿凿,参与明长城,特别是山海关老龙头入海长城的修建,是义乌兵的历史贡献,更是义乌人的骄傲。尔后,义乌兵世代根植长城脚下,瓜瓞延绵,乃成群落,趁第二轮修志,《义乌市志》编辑部组织的"重走义乌兵戍边路,义乌兵后裔桑梓行"活动,使400多年文化予以对接,并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两地亲情,历久弥坚,成为激发两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扬传统,使方志资源为现实服务,实施文史搭台、经济唱戏,探索政府修志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叶以后,东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加以朝贡贸易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私人海上贸易飚兴,促使中国人海洋疆域意识强化。当时以《筹海图编》为代表的著述,将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标志为中国东南海疆版图之内,归入防倭抗倭之海防区域,这表明明代海洋疆域的观念与岛屿的历史主权已经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1.
泉州市博物馆“泉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陈列一块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欧阳将军忠节祠记”碑.碑文记载一位不为人知的明代抗倭英雄欧阳深及其英雄事迹。该碑系石灰岩,通高2米.宽0.95米,厚0.1米。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万历版《广西通志》(续)日本东洋大学谷口房男著广西民族学院谢崇安译三、明清时代编纂的广西地方志和《殿粤要纂》这里,我们打算对明清时代广西地方志收录的《殿粤要纂》作一简单的介绍。本书是一部关于明代广西兵防和边防的专著,它不仅是了解明代广西兵防体制的...  相似文献   

13.
戚继光为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二次率兵入福建.其中有四次在福州沿海一带抗击倭寇的侵犯,连续取得了十余次重要战斗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证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据青海这一纷乱、复杂的历史过程,深入分析多方面矛盾交织的内、外因,对厘定明代中后期这一影响巨大的西北边疆少数民族迁徙事件的历史真相有重要史学价值,同时对当代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证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据青海这一纷乱、复杂的历史过程,深入分析多方面矛盾交织的内、外因,对厘定明代中后期这一影响巨大的西北边疆少数民族迁徙事件的历史真相有重要史学价值,同时对当代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帆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5):141-145,163
《吕港帖》是明代胡宗宪致沈良才的一封信。胡宗宪在向上级汇报抗倭作战情况的同时,明确了倭寇驻扎的时间、地点以及胡宗宪拟布置兵力的时间,并说明了作战将领的心理状态。作者就信中人物和事件进行考证,推论出信中涉及的是明嘉靖三十五年七月江浙总督胡宗宪指挥的一次抗倭战事,即胡宗宪撰《筹海图编·大捷考》一章中的"乍浦之捷"。作为个案,《吕港帖》也反映了尺牍丰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沧桑》1993,(4)
提起明代的抗倭英雄,人们都会想起俞大猷与戚继光,而任环这个名字便感到很陌生了。这也许由于为他过早去世,官位也较低,名声未著。但他的抗倭功绩同样不可磨灭,而他的英雄气概、报国精神更堪与俞、戚二将媲美。任环(1518—1558)字应乾,号复庵,山西长治人。在少年就读府学时,他就胸怀大志,以“充海阔天空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自励。嘉靖十九年(1595)乡试中举,四年后中进士,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任苏州同知时,倭寇入侵苏州,知府不善军事,任环便担起抗倭大任。后因抗倭有功,先后提拔为按察佥事、布政使右参政。由于他舍身抗倭,多处受伤,加上长期积劳,所以40岁时就过早辞世。死后朝廷追封他为光禄卿,并令苏州等地建祠奉祀。  相似文献   

18.
宋泽宇 《沧桑》2011,(6):57-58
明郑若曾的《江南经略》因抗倭而作,以苏松常镇四府为重点。总结了以拱护留都为重、江陆联属为一、崇明设险协守、严防江北的江防策略。明代中后期抗倭由海防至江防,这一思想的转变与一切以拱护留都为重的宗旨,体现其一路退守自保的倾向,体现国势的低靡,也证明了《江南经略》的实战性。  相似文献   

19.
云龙古桥历史悠久,种类和数量较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故有"滇西桥乡"、桥梁艺术博物馆"的美誉。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考证,从云龙盐业和矿业发展、明代的兵屯、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究了云龙古桥多样性发展的历史脉络、特点、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钮因莉 《收藏家》2022,(3):89-94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之所以特殊,除了因为这是少数民族征服中原的王朝,对中原文化的破坏前所未有;统治者推崇严厉的等级制度,对南人的压迫;统治时间相对不长等原因,造成了史料记载少,特别是元末十几年间,农民起义,战火纷飞,损毁多,遗留下来的史迹就更少。因此要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一般只能参考明代及以后的史料记载,但往往时过境迁,不那么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