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安 《文史天地》2021,(1):29-33
在北洋军阀时代,张宗昌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跳梁小丑、杀人如麻的一介武夫,号称"三不知将军",即不知有多少兵、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姨太太.在"鲁人治鲁"冠冕堂皇的旗号下,张宗昌作为奉系军阀的爪牙,他曾经当过三年"山东军务督办".从1925年5月7日接印视事,到1928年4月30日被北伐军逐出济南,仅3年时间,广袤而富庶...  相似文献   

2.
张宗昌,1881年生。山东掖县人,家庭窘困,十五六岁时随其母到东北营口谋生,为赌棍帮闲,日与扒手小偷为伍。二次革命时,他投靠北洋军阀冯国璋。1921年,他到关东投靠奉系张作霖,以战功升至副军长、军长。1925年4月,张宗昌出任山东督军,独霸山东三年整。横征暴敛、杀人如麻。山东人称张有三不知,即不知兵有多少,钱有多少,姨太太有多少。又因其豪赌成性,赢得“狗肉将军”的绰号。  相似文献   

3.
张宗昌逸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张宗昌的民谣绰号及其他 民谣一:张宗昌,吊儿郎当,破鞋破袜子破军装; 民谣二:洋肉馆,女招待,吃一毛,给一块; 民谣三:张长腿,有三多,兵多钱多姨太太多; 绰号一:长腿将军; 绰号二:张三多。 林语堂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狗肉将军回忆记》,该文收在1940年出版的《爱情与讽刺》一书中。林语堂在文中说张宗昌的绰号还有一个,叫“狗肉将军”,如果“狗肉”一词指食物而言,这是不对的,因为张从来不吃狗肉,他嫌狗肉腥。 风传有一本书,叫《张宗昌诗集》,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张宗昌确实做过诗,如祝寿诗,还做过悼…  相似文献   

4.
在旧中国,每遇天灾和饥荒,农民就被迫“卖儿卖女”。可以说,“卖儿卖女”,在整个旧中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1952年,在长沙举办的“湖南省土地改革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张农民被迫卖女和一张农民被迫卖儿的卖身契,不知令多少人伤心落泪。  相似文献   

5.
1921年,林白水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开始专事新闻工作。在创办《新社会报》之初,林白水即表明自己将立志改造报业,革新社会。他不畏强暴,力图借报纸发出正义呼声。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进京后,耀武扬威,无恶不作。他的亲信也想借机升官发财,狠捞一把。潘复是张宗昌的赌场知己,张宗昌之所以投靠奉系,潘复起过很大作用。张为了酬谢潘复,曾聘其为山东军署参议。潘复从此成为张宗昌的幕后军师,被称为张的“智囊”。这一次,潘复企图利用与张宗昌的特殊关系,想谋个财政总长当当。不料事与愿违,只得到河道督办一职。为此,潘复与张宗昌均对北京…  相似文献   

6.
《文史月刊》2011,(8):55-56
在众多军阀中,张家昌是一个标准的流氓,外国人称他是狗肉将军,中国人称他是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钱、多少兵和多少姨太太。他得势之际,中原所有的土匪流氓都喜欢投奔他,队伍每天都在扩大,真的不知有多少兵。另一个较小的流氓军阀孙殿英,跟的大人物人无数,但私下说起来,还是跟张宗昌的时候最爽。他的钱当然不少,但关键他不在乎,没了就没了。部下贪污,从来不是一个问题。手上的钱被骗,他从来都懒得追究。姨太太多到没法辨认,如果有的跟人跑了,跑了也就跑了,从来不会追杀。这种流氓到家的人,不在乎人家花他的钱,也不在乎人家睡他的女人  相似文献   

7.
潘洪钢 《文史天地》2008,(12):53-56
名之曰故事,却无丝毫的虚构。不知有多少无辜又无知的妇女,自觉死在“贞洁”这把杀人的利刀下!  相似文献   

8.
赵湘 《文史春秋》2004,(10):63-64
上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春雷乍响的大动荡大变革中,当时风起云涌,惊涛拍岸,将一群原本是社会底层的流氓闲汉搅进了历史舞台。张宗昌其人正是战乱时期军阀的典型。他瞎字不识,却有一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好手段,没有政治信仰,没有“有所不为”的道德底线,有奶就是娘,却又给人豪爽耿直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专写了张宗昌花钱“仗义”的一面。而张“仗义”之钱何来?还不是刀口下的民脂民膏么?如是.本文的行文就有商榷之处了。但只要作者提供的是史实.如何看待.相信读者自有主见。  相似文献   

10.
有多少善行“涉嫌违法” 一张照片引起了多少人的感动,当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来到募捐点,投入自己的一天乞讨所得时,很多人在这样的善行前显得渺小。  相似文献   

11.
九寨沟的风景处处可以入画,不知有多少游客被她陶醉。那天我在“孔雀海”拍照片,见一个外国姑娘坐在一棵大树下,人倚着树身面对着“孔雀海”那宝蓝、翠绿变幻不定的湖面,看  相似文献   

12.
金满楼 《湖南文史》2013,(12):27-28
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及“狗肉将军”张宗昌以“通赤”罪名枪杀知名报人邵飘萍、林白水,两人之死相距不过百日,某报遂以“萍水相逢百日间”相吊唁,一时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3.
西晋前期,以贾充、贾南风为代表的贾氏集团的势力处于政治的漩涡中,其浮沉升降浓缩了当时的政治格局。本文考察了贾南风立为太子妃时的政治背景,并对其为太子妃和皇后时期的活动进行了梳理,以期透过贾南风的活动轨迹,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时的政治风云。一泰始年间,晋武帝为太子司马衷选妃。在可供选择的卫、贾充二女之间,武帝曾分析到:“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①。对比如此强烈,武帝却合卫氏而取贾氏。可以看出,在太子妃问题上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政治背景。作为“贾氏终…  相似文献   

14.
邵燕祥 《炎黄春秋》2014,(10):66-70
地下活动时期,重保密,从来没有填过什么表格。1949年以后,则不知填过多少张大同小异的表格。表格上必有两栏:一是“家庭成分”,一是“个人出身”。前者是填写家庭从属的阶级阶层,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工人、职员、教员等。后者是填写个人原先的社会身份,如学生、店员、工人等。  相似文献   

15.
陶积忠 《神州》2020,(4):22-22
车子在山路上摇摇晃晃地前行,车后扬起一片尘土。就在车子走到距离石料场不远的沙坡处,只听“咯噔”一声,车头一歪栽进旁边的沙槽里,再也无法挪动分毫,张三在方向盘上重重的拍了一把,叹道,人倒霉了喝凉水都蹭牙。前几年,膀大腰圆的张三承包了一家石料场的炸石取料工程,一年下来,收入比种田强多了,于是张三喊上本村的男劳力,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亲戚20多人常年在山上炸石取料。不知什么原因,今年的工钱特别难要,石料场的老板总是以各种理由拒付工钱,张三不知跑了多少趟,连自已都有些记不清了,见到老板只二个字“没钱!”  相似文献   

16.
《世界》2013,(1):189-189
NO NAME,一个已经出道八年的歌手。八年间,他从没有名字,到公开名字,到换了名字,依然没有多少人真正认识这个歌者。当年第一张专辑云集了姚谦、李格弟、黄韵玲等人的黄金班底,可是不知为什么留在歌迷心里的也如他的名字一样,始终空白。当然,他一直都没有离开音乐。喜欢他声音的人,兜兜转转多年之后,还是能够在这里重逢他的声音。这张专辑不属于一听倾心的讨喜歌,却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比如融入了歌仔戏元素的《牡丹风华》和送给自己的外甥女的清新歌曲《刘恩靖》。  相似文献   

17.
“子成龙、女成凤”是世上每一位做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这个心愿,家长们不知做出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心血。然而,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立足于未来之世?其实家长们的努力只是一个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们的心中有怎样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正1926年8月,张作霖与冯玉祥激战,结果冯玉祥败走南口,直鲁联军司令张宗昌率军占据北京。张宗昌为人残暴,人称"五毒大将军",其部队更是军纪涣散,一时间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为了树立威望,张宗昌竟动用军警枪杀记者。奉军对待舆论,有其特殊方法,即只杀人不封报馆。他们解释说,杀人是执行军法,人杀了,报馆的继任者  相似文献   

19.
罗吉万 《文史天地》2003,(11):45-46
有一位名叫戈叔亚的云南人,为求证一张著名历史照片的实地,无数次翻山越岭苦苦寻觅,耗时近8年之久才终于“揭谜”。他苦苦寻找的那个地方,名叫“24拐”。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戈先生这种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令人感动;但是,这件事情居然花费了8年光阴,就有点叫人不敢恭维了。因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戈先生之所以踏破铁鞋久寻不果,就怪“24拐”竟然是在贵州境内;还由于某种难得通融的历史偏见,就难怪戈先生找了8年才找到。这当中,戈先生该走或不该走的弯路,不知已经相当于那个“24拐”的多少倍了。记述此事的文章及电视专题片,题目就…  相似文献   

20.
臧马 《文史春秋》2003,(8):32-33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今莱州市)祝家庄人,是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军阀之一。张宗昌自幼家境贫寒,仅读过几天学堂,斗大的字不识几筐。早年因为逃避赌债,亡命关外,做过警察,当过土匪。此人颇讲江湖义气,喜欢耍些小聪明,自认为很有才气。武昌起义后,张宗昌在上海参加了光复军,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