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对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对于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方面似乎是心甘情愿,并且有些急迫。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此结果甚至有些“自鸣得意”,认为中方也取得了胜利,“是一个双赢的条约”。是什么原因使清政府在丧权辱国的情况下仍“自鸣得意”呢?回顾一下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过程便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2.
胡学彦 《古今谈》2010,(2):59-60,80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当年10月,又签订了两个附约:《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割让香港并赔款2100万银元,还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相似文献   

3.
赫德对中法越南问题十分关注,从1880年到1885年,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20多条。这些办法与建议有的对清政府有利,有的对清政府不利。不管清政府是否接受自己的建议,赫德一直不断为和平解决中法越南问题而努力。在观音桥事件发生后,赫德试图与法国代办谢满禄一起挽救中法天津《简明条款》,并赴上海会晤法国公使巴德诺,力主清政府接受法国的赔款要求。马尾海战后,赫德又力促英国调停中法矛盾。最终,在英国调停失败后,赫德派遣金登干赴巴黎,直接与法国总理茹费理进行秘密谈判。几经周折,赫德先后促成中法《停战条件》与《越南条款》的签订,中法战争结束,中法越南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汉口中英大药房,是上海中英药房在汉口的分店.1894年,中英药房在上海正式开张.由陈子琴等合伙组织,开始资本仅有一、二万两(白银).宣统年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增资为10万两.至民国20年,资本再度扩大,达20余万两.其时,股东已屡有变更,首批股东均为上海富商,有施子英等,并聘陈竟如为经理.  相似文献   

5.
李萍 《文史春秋》2006,(3):46-47
公元1689年9月7日(清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首席代表索额图与俄国全权大臣戈洛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界约,也是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标志着清廷正式外交的开始,因而可以说索额图是满清的第一位正式外交官。  相似文献   

6.
和记洋行     
和记洋行旧址位于南京下关区宝塔桥西街168号,现为南京肉类联合加工厂厂址。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后,帝国主义列强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对外通商的口岸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7.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对日赔款关平银2亿两,约相当于当时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不得不举借外债来偿付。沙皇俄国乘机伙同法国向清政府联合贷款4亿法郎,并运用贿赂清政府要员李鸿章等手段,取得在华开设华俄道胜银行并进而取得建筑、经营中东铁路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年,历经甲午、庚子两役,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五年后又被迫同俄、英、德、法、美、日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偿清,年息四厘,还有各省的地方赔款二千万两,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赔款,称之“庚子赔款”。这样就使清政府外债累累,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清政府财政大为破坏,便加紧对中国人民的搜刮和勒索,人民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使得清政府风雨飘摇,而19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不得不进行一些改变,以求度过危机。清政府对内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态度上努力改变现有现状,对外方面,则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条件下努力联合外国势力,完成了对太平天国等内乱的平叛,这是清政府的成功,同时也是清政府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百年前,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在强逼清政府签订的《辛丑和约》中,借口以针对义和团与洋人作战、杀洋人,提出一份“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的12人名单,更为荒谬的是,竟把根本与义和团无关、且在条约签订前一年已去世的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名列其中。因人死无法用刑,条款竞要清政府“追夺原官,即行革职”。  相似文献   

11.
蔡小军 《中国钱币》2003,(3):50-52,49
威海位于我国山东半岛之东北部,东、北、南三面濒临黄海。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英国向清政府要求租借威海卫。光绪二十四年7月1日,清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将威海卫及其附近海面,即包括刘公岛及在威海湾之群岛,和威海全湾沿岸以内10英里地方,租给英国,租期25  相似文献   

12.
安广禄 《文史天地》2007,(12):34-36
沈荩,是他阻止了《中俄密约》的签订。他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永垂青史!1903年,沙皇俄国背信弃义,不但拒不履行1902年《交收东三省条约》中分期撤兵的约定,反而进一步提出在东三省及内蒙古一带享有路政税权及其他领土主权的"七条"要求,强迫清政府接受。软弱无能、丧权辱国的清政府  相似文献   

13.
日俄战争后,清政府就收回"南满"铁路附属地外的电信利权、烟台—大连间海底电信线的经营管理、中韩边境接线等问题主动与日本展开交涉。日本利用东北亚国际通信环境的变化,积极构建"满洲"、朝鲜半岛与本土之间的通信网,在维护既得电信权益方面态度强硬,致使中日交涉一度陷入僵局。另一方面,清政府收回"满洲"北部铁路附属地外的电信利权后,俄国以欲废除中俄电约为由向清政府施压,要求在一年之内与日本签订同等条件的电约。最终在英国斡旋下,清政府以向日本许以特殊权益的方式签订中日电约。而清政府试图尝试中韩日直接通信的构想,终因日本的态度消极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口岸。在随后的时间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订时,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已达40多个,涵盖18个省份,[1]其中广州即为首批约定开埠的口岸。  相似文献   

15.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早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六月间从东北地区开始了巡边活动。巡边是清政府为保护边境地区安宁而实施的防卫措施,反映了清政府对边境地区控制的加强,同时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巡边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敷衍塞责、巡查间隔时间过长等,但都不能抹煞其在清朝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里瓦几亚条约》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清政府一改以往签约之情形:拒绝承认该条约,对签约全权大臣崇厚定"斩监候",改派曾纪泽出使俄国改定条约。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国势日蹙的形势下,仍然做出了上述决定,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相似文献   

17.
发韧期(1882--1927年).韩国华侨称自己为韩华。韩国何时开始有华侨难于考证。1882年清政府派吴长庆将军率大队清军援助朝鲜政府,有部分商人随军行动办军需.应是华侨大批进入朝鲜半岛的嚆矢。是年,朝鲜政府与清政府签订《朝清商民水陆贸易章  相似文献   

18.
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界约》,这是中俄两国签订的第一个界约,也是中国外交史上与外国订立的最早界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170年后,沙皇俄国乘腐朽的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机,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瑷珲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  相似文献   

19.
小雅 《文史月刊》2009,(5):61-62
1898年7月1日,英国政府迫使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租威海卫专条》。  相似文献   

20.
当1861年(清咸丰十年)汉口辟为通商口岸后,列强依恃坚船利炮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强开国门,纷纷来汉设租界,办洋行,开工厂矿山,肆意侵犯我国主权和掠夺内地资源。随着租界的设立和其经济、文化活动的加强,各国驻汉领事馆、洋行也应运而生。据市档案馆馆藏资料记载,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先后在汉口设立领馆的有:英、美、俄。法、德、日本、意大利、丹麦……等20多个国家。 英、俄领事馆 在汉口正式成立总领事馆的是英国。1861年英国在汉口勘定租界界址,正式签订租约,确定在汉口开埠通商“,同时正式建立总领事馆,馆址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