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数学融入生活。下面我简单地谈一谈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一点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
郭艳玲 《神州》2012,(16):111-11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张兰先 《神州》2011,(8S):122-12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4.
殷伟霞 《神州》2012,(13):307-307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贾艳辉 《神州》2012,(12):198-198
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j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周莉 《神州》2011,(8S):54-54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都在说,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往往会情不自禁的进行抽象教学,脱离实际,不能在课堂教学中捕捉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仍然枯燥无味,无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素质教学质量长期上不去。笔者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数学的课堂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连恩福 《神州》2012,(12):206-206
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其通过学习理解了的数量关系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丰富多_变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9.
高志学 《神州》2020,(5):223-223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科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重视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利用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晓玲  杨武霞 《神州》2012,(4):74-74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长期以来,“数学抽象,难以理解,枯燥乏味”是学生对数学的普遍的认识。但实际上,数学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本身的自然规律,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和用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并用数学知识较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金虹 《神州》2013,(1):162-162
数学这门科学作为我们生活和学习中重要的学科,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发生联系。而我们在学生时代真正能把数学这门学科学会的人少之又少,当然,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不能把数学知识学好,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也会很差,这就说明数学知识学习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这个人的生活。其实还有一种学生,就是其在学校学习中,数学课程学的非常好,但其在社会实践中的数学应用能力依然很差,就是很难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都要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2.
陈金梅  刘治德  徐倩 《神州》2013,(14):184-184
数学是现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长期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从小学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简单分析原因后,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冯海霞 《神州》2012,(12):200-201
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置于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4.
强润华 《神州》2013,(5):194-194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与交融,让他们真正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徐广芬  郑丽 《神州》2012,(22):125-125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6.
朱明龙 《神州》2011,(8S):46-46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相似文献   

17.
李亮杰 《神州》2012,(19):276-276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使之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边芳 《丝绸之路》2010,(4):122-123
新课程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意义,对数学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于学,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刘鸿哲 《神州》2012,(6):226-22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落实这一数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守强 《神州》2013,(32):186-186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其数学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