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启明 《神州》2011,(20):164-165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突出,其转移培训显得相对滞后与迟缓。本文针对这种现状及问题,提出加速其转移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宁夏移民安置区剩余劳动力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祥  陈亮 《人文地理》2008,23(6):23-2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宁夏移民安置区这一特殊区域的剩余劳动力产生的背景状态、自身资源状态、输出人员的结构状态及目前的转移状态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影响移民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加速推进移民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五条对策,即重视移民区小城市与中心城镇的建设、加速非农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与服务、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楠 《沧桑》2008,(3):113-114
党的十七大为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农村富强、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当前减少农民途径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许多困难,根据十七大精神,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坚持统筹城乡就业,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十六大以来所普遍关心的有关发展的重要问题。广泛研究劳动力转移理论,形成合理的转移模式和途径是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重要方法,这对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深度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此原则下,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形成原因和转移方法,进而提出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英 《黑龙江史志》2007,(12):45-4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十六大以来所普遍关心的有关发展的重要问题。广泛研究劳动力转移理论,形成合理的转移模式和途径是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重要方法,这对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深度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此原则下,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形成原因和转移方法,进而提出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存在的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这一问题已显性化,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而且还有可能诱发一系列社会不安定因素。本文试图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剩余状况,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转移效应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一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历史经验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初期,农业不仅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历史悠久,英国政府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摸索出从惩罚、济民、移民,到“济身”、创造就业机会和福利国家的一套做法,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国又主动积极地创造剩余劳动力,使他们向工业和其他非农业部门转移。尽管在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并且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但是英国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为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从阿克陶县看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大批的农民工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不断广大了。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问题必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本文将阿克陶县作为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积极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多元化、市场化、非集中化、流动性特征,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风险多元化、复杂化,社会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风险,深刻解析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风险存在的深层原因,以深入探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合理组织和引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社会基础,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新宁县作为研究对象区域,通过二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的数据,着重分析了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宫敏丽 《攀登》2006,25(2):73-76
文章通过对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分析,表明青海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行业和地域分布不合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仍然处于无组织的自发状态,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同时,分析了青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出消除制度障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聚集,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搞好农民工技能鉴定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魏国军  张本龙 《神州》2014,(15):202-202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土地实现了有序转移,使得我国农村广大劳动力被闲置下来。目前,他们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急待解决。本文着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目前存在的状况及在就业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用职业指导的视角,推广我国目前在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有效的经验及做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以山东省为例,探讨了资源禀赋条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结构、转移强度、转移类型的影响,定量计算出不同资源对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指数,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林志清 《神州》2012,(8):235-235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中一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在一系列因素的促使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对于解决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可否认转移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们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在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下,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剩余,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了当前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主要从了农民的自发转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及就政府介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行为选择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现实思路。  相似文献   

17.
胡兆量 《人文地理》2000,15(2):80-80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由隐性转为显性并日益突出。以中共十六大为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分为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和特点陈廷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历史进程,按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从建国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属缓慢转移时期;1979年...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乐"是一种新形式的农民旅游。其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有助于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农家乐的快速发展的契机下,本文以上海的"农家乐"旅游为例,总结其类型与特点,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最后对上海"农家乐"旅游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求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