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晶霞 《神州》2011,(17):137
Emus音乐社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包括上海这座城市)的音乐文化事业进步巨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音乐生活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创作、演出、音乐教育和场馆建设就数量增长而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二,音乐类型和样式的多元化形态已经形成。严肃(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学院派探索性音乐、民间(原生态)音乐、爵士乐以及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等等不同的音乐品种,都在国人的音乐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加上各类音像制品和网络资源,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各类音乐目前已经唾手可得。但是,在我们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中,音乐(我这里特指严肃音乐,较少涉及流行音乐)的生态也出现了一些或隐或显的问题和危机。就我个人的概括,主要表现为三种不良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黄承志 《神州》2012,(21):198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生了很多文化现象,涌现出一股音乐潮流,而对全国音乐领域影响颇大的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出现与发展与同时代的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群众生活中的不同民族文化,在潜意识中给流行音乐增添了不少音乐元素。随着时代的变化,流行音乐处处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胡建华 《神州》2013,(6):24-25
20年前,我们还将流行音乐当作难得的精神盛宴,而20年后,流行音乐正在融入到普通大众的娱乐文化中。流行音乐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当然也包括大学校园。当今大学校园,流行音乐俨然已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乐趣。那么,这风靡大地的音乐艺术文化在大学校园如何传播的呢?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王思特  赵亭 《沧桑》2010,(4):249-250,255
由于科技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大众文化的崛起,80后大学生的流行音乐文化生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也带来了新的危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须及时建立起各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开设有关"流行音乐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对待流行音乐文化现象,通过对高雅音乐和传统音乐的鉴赏,及其与流行音乐的比较,提高对流行音乐的判断能力,最终须重视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才能使大学生流行音乐文化生活进入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5.
李桂萍 《神州》2013,(14):27-27
流行音乐自登上历史舞台就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何利用好这个武器,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基层文体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区群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流行音乐进社区的优势,阐述让流行音乐走进社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让流行音乐走进社区应当注意的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单湉艺 《神州》2013,(36):275-275
自19世纪末期,在计算机音乐制作普及到连诸多业余音乐制作人自娱自乐的时候,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多元素音乐结合的道路反映出,世界流行音乐进入一个迸发期,音乐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古典、爵士、朋克、灵魂等等很多,那么作为一个百纳海川等众多音乐风格的百搭流行音乐则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本文就现代流行音乐的各种常见现象,归纳了一些常用的编曲手法与思路,阐明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基本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7.
张硕 《神州》2013,(31):143-143
流行音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是音乐生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结构短小,通俗易懂,轻松活泼,又因音乐传播技术的发展及流行音乐商业化的操作,使流行音乐对广大听众音乐生活的介入,成为一种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今的青少年周围被流行音乐包围的如痴如醉,达到狂热的程度,他们是流行音乐的最主要听众群。“流行音乐”走进课堂这股风已抵挡不住。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而音乐课堂又是学校的一块艺术教育园地,它不可能与社会脱节,那么音乐教育也就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孙鹭 《神州》2014,(11):95-95
在流行音乐迅猛发展的今天,流行音乐已经无时无刻地充实着大众的娱乐生活,它的重要性却忽视了演唱者专业素养的提升,演唱者的音准和识谱等专业技能欠缺,对音乐表现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阻碍。作为流行音乐专业的教学,我们的音乐教育者要竭力开拓教学侧重点,引入实用性唱名法来弥补演唱者们一直被牵绊的专业技能问题,使他们在专业演唱发挥上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9.
浅谈流行歌曲的演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流行歌曲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上流行音乐已从单一体逐步发展成为多元组合体音乐,融合百家技艺之元素,使得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和技巧在其原有的专业本体之上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就流行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训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隽 《神州》2012,(24):173+175
当音乐被分为""和"通俗音乐","阳春白雪"的标签就贴在"严肃音乐"上了,许多人连尝试感受它的念头都没有,就因为它太"严肃"了,本文以作者多年从事严肃音乐的切身体会提出若干让严肃音乐更受欢迎的观点,期望对严肃音乐在社会各界的推广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俞贇奕 《黑龙江史志》2012,(22):51-54,6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当时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发祥地和重心。在近代新文化内容之一的近代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上海这座城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这个城市开始它蓬勃的生命力,这和上海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以流行音乐为切入口,以此来反映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2.
《古今谈》2007,(4):I0004
杭州张铭音乐图书馆,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大众的民办音乐图书馆。它坐落在西子湖畔六公园圣塘居,馆藏五千余张西方古典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外流行音乐CD、LD、DVD唱片,三千余册音乐(艺术)书刊。常年举办各类音乐讲座、室内音乐会和各种艺术沙龙活动,是人们艺术享受、精神放松的自由而安宁的港湾。  相似文献   

13.
史耀增 《文史月刊》2012,(10):26-27
这是1966年9月我们和阳大队文艺工作队(简称“和阳文工队”)解散时拍的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拍这张照片确实有几分悲壮。照片上的人表情都很严肃,但我却至今想不起来就在摄影师按动快门的那一刹那间,为什么我(中排左起第一人)会笑那么一下……  相似文献   

14.
徐丹 《神州》2012,(18):279-279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了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作为现代的音乐教师,不能依赖于教材和配套的音像资料,而要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更多优秀的音乐资源.整合成为更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能否进入课堂,曾经众说纷纭,大多音乐教育界人士始终将流行音乐隔离在课堂之外。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流行歌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只要我们抓住了两者之间的联系,那么流行歌曲也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有选择地将流行歌曲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欣赏流行音乐,在这本“教科书”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并最终能改造生活,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且,这样的音乐教育才是当今我们所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现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谈几点流行歌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艺丹 《神州》2011,(8):15-16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国家、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政治、经济日益呈多元化发展,这势必影响文化的发展一一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必然多元化。就音乐教育而言,多元文化就是以世界音乐的教授为手段,使人们了解并学习不同于本民族和传统西方艺术音乐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6.
罗艺丹 《神州》2011,(5):15-16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国家、地区问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政治、经济日益呈多元化发展,这势必影响文化的发展一一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必然多元化。就音乐教育而言,多元文化就是以世界音乐的教授为手段,使人们了解并学习不同于本民族和传统两方艺术音乐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7.
《华夏人文地理》2013,(1):168-171
郎朗与周杰伦同台鼓舞 周杰伦是流行音乐的新一代灵魂人物,树立新派流行音乐大旗十年,他的中国风格流行音乐在国际上掀起了中国流行文化的潮流;国际钢琴巨星郎朗则是国际高雅音乐的中国门面人物。他们同时出现在2012BAZAAR明星慈善夜的现场,《青花瓷》与《肖邦第一圆舞曲》引发了当晚现场第一波高潮。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师院校流行音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其时尚性和参与性、商品性等文化特征逐渐在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生活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从我国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流行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在流行音乐发展的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我国地方高校中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待于努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孩子们而言,澳洲北部海区没有太多东西。滑旱冰、围在一起冲浪、玩音乐、喝喝酒,这就构成了他们的生活。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诞生了Ksubi:一个结合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澳洲时尚品牌;一种融合时装、音乐、滑浪元素的地下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藏》2014,(6):93-93
白玛措和李才在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任何一个社会或者文化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明显,不同的社会、文化或者“城”与“乡”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或接受、或演变、或拒绝的特质。游牧社区面临着来自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方式、本土生活方式方面的挑战,但其亲系组织之间的互惠和互动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