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卓 《神州》2011,(20):26
元杂剧中出现了很多士妓婚恋题材作品。在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士妓卑贱屈辱的现实处境,二是士子、商人地位角色转换,从而可以把握元杂剧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官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妓”,这个后世专指卖淫女子的称呼,原本是从“技”的意义而来,指的是专习歌舞等技艺的女子。唐朝时,“妓”已用来称呼专业娼妓,但也仍然是音乐歌舞、绳竿球马等女艺人的统称,可以说是艺人与娼妓的合称。事实上,艺人常兼卖色,娼妓也重技艺,二者有时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合称为“妓”也就不怪了。这是入题前不得不先作的“正名”工作。唐朝称作“妓”的有三种人:宫妓、家妓与官妓。宫妓可以说是专供皇室娱乐的宫廷艺人,家妓是私家蓄养的女乐、歌舞人,  相似文献   

3.
妓而有名,是色艺合一而成其名的,单凭姿色,恐怕成不了名妓。名妓也有一个天生的失误。她们普遍认为男人与女人一样,也是才高者情重,情重者志坚。所以她们在个人的婚姻追求上,暗暗将自身的“艺”字押在士人的“才”字上,心底里很是看重名士。  相似文献   

4.
元杂剧水浒戏是不同于小说《水浒传》的一类作品,二者主题上有同有异。同在都表现了替天行道的思想。而在侧重点,表现手法,内容衔接上都有一些差异。这种异同与时代背景、作品自身体制、作者、受众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生活于明清之际的柳如是,是一位气节高尚、才貌双全的女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柳如是视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风流名妓。其实,据拙著《柳如是新传》考证,马湘兰、顾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李香君等六人是秦淮妓,陈圆圆是吴中妓,柳如是是吴江妓。今人把...  相似文献   

6.
熊明 《古籍研究》2002,(4):67-71
《士传》是一部以士为传写对象的人物传记作品,它摄取这些士在生活或创作中的极具个性的逸闻逸事,以绘画中速写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群有着一样的才华和藻思,却有着不一样的个性和品行的士形象。  相似文献   

7.
马守真是明代著名的妓女画家,也是被作伪最多的女性画家。本文通过对马守真名守真与守贞的考证,以及对马守真创作风格、表现题材、款印样式等方面的分析,考证出原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的马守贞款《画兰图》卷为赝品,从而有助于对马守真作品的鉴藏与认知。  相似文献   

8.
陈晓莉 《收藏家》2011,(12):51-54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元代即有贾仲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的说法,明陈继儒则称之为"千古第一神物"。作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研究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国戏剧美学,都避不开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中国戏剧是怎样形成的。研究中国戏剧是怎样形成的,元杂剧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因为元杂剧是中国第一批定型的、成熟的戏剧,它既集过去戏剧艺术之大成,又以自已独特的创造完成了中国人民戏剧观的根本转变,以大量的优秀创作将元杂剧推向了中国戏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促进了元杂剧的繁荣,奠定了中国戏剧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又为后来中国戏剧的发展开阔了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元杂剧是怎样成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戏剧艺术本身发展的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11,(11):93
"诗仙"李白一生郁郁不得志,做了几天的翰林供奉,就下了岗。虽然他一生四处漂泊,但是身边绝对少不了女人。纵观《全唐诗》,李白写妓女的诗还真不少,而且描写十分赤裸大胆。《江上吟》中这样写道:"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又有《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相似文献   

11.
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戏剧样式。笔者从西域宗教戏、西域歌舞以及元代社会状况入手探究元杂剧兴盛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2.
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来华后曾被白晋介绍给康熙,在京城生活了一段时期。本文从西方早期汉学的角度对马若瑟的主要汉学著作《汉语札记》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该书的结构、价值和影响;同时还对马若瑟用法文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历史过程、学术影响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具体文本出发,呈现了马若瑟索隐派思想的主要观点,揭示出在中国传教和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问题上,马若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兴  王时磊 《收藏家》2007,(8):59-63
进入金元时期以后,磁州窑瓷枕上的画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北宋时期寥寥数笔的写意画向精雕细刻的写实画发展,由简笔画逐渐过渡到了工笔画。画工们开始在瓷枕上绘制出一系列反映历史与戏剧的人物故事,尤其是众多表现元杂剧故事的画面,使平淡无奇的瓷枕顿时熠然生辉。元杂剧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高峰,它是融合各种表演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而成熟的戏剧形式,也是北方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图1)。元杂剧融进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方曲凋,语言风趣,情节  相似文献   

14.
少读《水浒》,只知道杀得痛快,搅得热闹,其实好多事情不甚了了。及长,“评《水浒》,批宋江”很热闹了一阵,这才知道宋江原来是“投降派”,书的关键是“招安”之类。近日无事,将《水浒》又翻了翻,颇多会心之处。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大概就在于常翻而常新罢。放着三宫六院不去,偏要跑出来嫖妓,这是宋徽宗的花样,看来,这位也是相信“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的。事实上,这位皇帝佬儿确实是个风流才子,他不仅懂音律,弄丝竹,善踢球,我们还见过他画的《锦鸡图》,也欣赏他的“瘦金体”。如果此人不是亡国之君,俨然也可以自成一家的。可惜!杨志卖…  相似文献   

15.
死亡,对亡者而言可以了结一切,但对生者而言却不能忘却那段爱情。在这个爱的王国里,爱人得到了永生,她们依然年轻美丽,依然温柔善良,她们永远勤劳贤惠,永远忠贞高洁。读两宋男性词人的悼亡词,可以让我们与之一起哭泣,感动于他对亡妻、亡妾、亡妓的那份痴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明清时期耶稣会士几部重要作品中对三代以前中国帝王世系的记录 ,来了解耶稣会士研究中国上古史所可能依据的中文资料 ,以为评价 17— 18世纪欧洲人有关中国上古史和编年史的讨论奠定一个文献基础。分析结果显示 ,耶稣会士所提供的中国上古史知识并非如他们自称 ,出自儒家经典和官方正史 ,而是来自宋代以后出现的不入流的编年史书。这说明耶稣会士为欧洲人构建的中国历史知识基础并不牢靠 ,而这成为启蒙时代的欧洲人误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死亡,对亡背而言可以了结一切,但对生者而言却不能忘却那段爱情。在这个爱的王国里,爱人得到了永生,她们依然年轻美丽,依然温柔善良,她们永远勤劳贤惠,永远忠贞高沽。读两宋男性词人的悼亡词,可以让我们与之一起哭泣,感动于他对亡妻、亡妾、亡妓的那份痴情。  相似文献   

18.
王美花 《沧桑》2008,(1):220-221
元杂剧中的婚姻爱情剧根据女性身份的不同又可分为才子佳人剧和书生妓女剧,尽管二者有很多相异之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管是才子佳人剧中的贵族小姐,还是书生妓女剧中的青楼女子,她们在追求爱情自由婚姻理想的过程中都十分主动,其见识和勇略是那些书生才子所望尘莫及的。本文探讨元杂剧中的女性在追求爱情自由婚姻理想中如此主动的成因,归纳为两点:第一点是元代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妇女地位较高,思想较为解放,有所谓的"女尊男卑"思想;第二点是元杂剧作家的男性视角及其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9.
华强 《文史天地》2013,(8):14-19
古代长期征战在外的军队曾经出现过军妓,但古代军妓现象并不普遍,一般仅为统军将领拥有。将古代军妓普及于现代军队,供全体官兵使用,作为鼓励官兵奋勇作战的动力并渐渐形成制度,始于二战时期的日本。日军“慰安”制度创始于中国上海,随着战争的进展,日本将“慰安”制度推向了日军铁蹄所能踏到的中国每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1963年8月28日,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几十年来,人们在纪念他的同时,民间关于马丁·路德·金召妓、《我有一个梦想》剽窃等负面传闻也甚嚣尘上。马丁·路德·金召妓传闻由来已久,甚至在其生前就有流传。一些美国学者称,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局长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