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晶 《神州》2011,(20):159
由于艺术家主观意志和感的参与,中国画除了运用线条的流动转折,墨色的干湿浓淡来表现物象,还追求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镜"。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白",可见虚白在中国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蟠螭山,位于吴县光福东太湖边,山上胜迹很多,虚谷墓便是其中的一处。它座落在蟠螭山南(?),背靠永慧禅寺,面对太湖有七十二峰,四周青松挺立,梅花夹径,山下万顷碧波,银光粼粼,风景十分秀丽。 虚谷(1824—1896),本姓朱,名虚白,原籍徽州,家居江都,曾任过清廷将官。太平天国革命军起义。“意有感触,遂披缁入山”(参见《中国绘画史》“虚谷”),但不茹素,不礼佛。人称“画僧”。 虚谷的画受程穆青的影响,落笔冷隽,蹊径离开,善画花卉.蔬果,禽鱼,亦能山水。尤擅以破笔作松鼠、金龟等,草草写意,生动超逸。书法也奇古绝俗,与当时的大画家任伯年、吴昌硕齐名。虚谷的画表面稚拙,实则奇峭隽雅,“在艺术上的令人耐看,可谓晚清画苑中的第一家”(《中国绘画史》“虚谷”)。他用笔含蓄,造型质朴,不在表面上取悦于人,故评者谓其“画有内美”。作品有《枇杷》、《水面风波鱼不知》、《水仙》、《松鼠》、《松鹤图》、《杨柳八哥》等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3.
韩京彦 《丝绸之路》2013,(22):62-63
作为中国画的一种艺术形式,水墨人物画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在水墨人物画的多元时代,我们应在继承传统笔墨精神、适应新时代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当代社会笔墨意蕴和笔墨精神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唐允明的画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即远观其山水似乎以传统笔墨画成,而再一细看,却有着与传统完全不同的独特风貌。他的作品中的确没有习常见过的中国画中的“笔墨”。他满纸用笔,却既非传统文人画奉为圭臬的中锋用线,亦无古典宫廷画中的侧锋砍斫,既非披麻、卷索、斧劈,亦非折带、荷叶、雨点诸皴法,甚至连傅抱石的散锋皴也不是。唐允明山水中...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一向讲究“功力”的境界。所谓的“功力”,来自中国画形式语言长期演练后所形成的笔墨状态。在外在上,它通过种种笔墨形态刺激视觉,让人们感受到通过笔力渗透出的练达、稳健、厚重;在内在中,则通过形式语言程式化的“限制”和“规律”,隐喻出中国社会文化条件下人文精神的传承,将传统笔墨语言的审美经验继续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南宋时期的珍贵文物、艺术精品《卖浆图》,绢本,设色。纵40厘米,横34.1厘米。原为一页,画而已残破。绢质多处与“命纸”(托心纸)相脱,画心并有损缺。用白粉勾线添色的部位因铅粉氧化变成黑灰色,几处生有白霉,整个画面给人以模糊  相似文献   

7.
李寅,字白也,号东柯,江苏扬州人,以擅画山水、界画闻名,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活跃在扬州地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的山水画师法宋人风格,结构严谨,笔墨工整。清·韩昂《图绘宝鉴续纂》云:“李寅……画法唐宋,几无别焉。”清人  相似文献   

8.
“人世间一切事情,悲欢离合,山川人物,磊落真多,只要用诗的精炼语言、画的丰润笔墨一表达,就能富有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的笔黑语言,一向讲究“功力”的境界。所谓的“功力”,来自中国画形式语言长期演经营性质事所形成的笔墨状态。在外在上,它通过种种笔墨形态刺激视觉,让人们感受到通过笔力渗透出的练习达、稳健、厚重;在内在中,则通过形式语言程式化的“限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包晓钟 《丝绸之路》2011,(14):86-87
中国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印证,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影响着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就中国画的审美思想、构图、笔墨、创作意趣等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禅逸一词出现于近代,主要用来形容宋代开始出现的一批禅画家。牧溪作为禅逸画风的集大成者,在日本被称为“画道的大圣人”,在中国近代也有“墨气深沉集大成者”的美誉。其笔墨中的自由洒脱、不费装缀,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均有所体现。本文从《六柿图》这一作品出发,从笔墨、构图、题材等方面探讨其禅逸画风的具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的创作观     
<正>在绘画创作中,要处理好两个环节:一是形而上的思维,二是形而下的造型。艺术家的情感、欲望、意图、观念、激情、理念和艺术思想,就是创作前的“意”,这是抽象的,也是无形的,而“意”的创立过程,就是形而上的思维。“意”立好了,才依赖于点与线、黑与白、墨与彩、虚与实、刚与柔等可视的笔墨技巧和形式表现,创造出有形的图像来,这样的作品才有内涵。而且,立意的巧妙和深邃,决定作品的深刻。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意在笔先画尽意存”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3.
梅启林 《东方收藏》2022,(12):52-53
<正>张义宾善画密体的山水画,他的画用笔清瘦雅健、用墨沉厚蕴藉、色墨随类赋彩,得自然之趣,有自己的风格。线为画“骨”,对画面起到“生死刚正”的作用。画笔勾勒,如字之横直。对于用笔,他讲求中锋,笔力遒劲、力透纸背,而且笔苍墨润、圆浑厚重,具有很强的体量感和层次感。他以中称圆稳,使其所画山石沉着不轻浮,变倪云林的折带简笔为瘦硬清健的折带繁笔。他的用墨,墨中有笔,为增强山体分量感,往往从侧面或下部将已画好的结构用墨染进去,以增加厚重与蕴藉,使笔墨浑厚、苍润而深邃。如果说密体作为一种样式,那么填充它的笔墨就是画家自己的风骨。正所谓笔墨能言,万千丘壑成为抒写其心性与自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石涛说:“太朴无法,太朴一散而法立矣。”观甘武炎师画事,无法而法,生生不穷。 西画重器轻道,注重技术,并重个性,而哲理和人的意念去之甚远。甘师科班专业为西洋雕塑,秋华之年归根于中国画,“一画开天,恒光四溢。”厚实的人生阅历,深邃的美学积淀,用西画的严谨理学根基,炼造国画意象,水乳交融,使其画风隐含雕塑的凝重敦厚,释现于笔墨意象之中,其画无国画科班教条之拘,澄怀忘虑,物我冥会,自由境迁。读其作品使观者受之于眼,游之于心。初读其画,张狂、  相似文献   

15.
吴之邨 《安徽史学》2000,(2):25-34,17
八大山人康熙廿一年春书《瓮颂》组诗之六《画瓮》:“停舟问夏口,夏口无一画,三人瓮里坐,是事颇奇怪”。八大诗向号难诠,史无确诂。此《瓮颂》六首尤羚羊挂角,踪迹冥杳。今检《春秋&;#183;桓公十四年》:“夏五。”西晋杜预注:“不书月,阙文”。又《庄公廿四年》:“郭公。”杜注:“无传,盖经阙误也”。史因《春秋》此二处阙文泛称佚笔缺文为“夏五郭公”。明张岱《快园道古》卷12及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27皆载明清文士雅嗜“夏五本是五,增口便成吾”诗谑字戏。细玩八大诗义,正暗示“夏口无一画”为“夏五”缺  相似文献   

16.
从笔墨抽象性这一特殊的艺术思维入手,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笔墨技法并揭示中国画理论建设之所需。  相似文献   

17.
陈彦峰 《丝绸之路》2022,(3):134-138
中国画的核心语言是笔墨,它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画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西方绘画的融入,使我们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画笔墨的特征和价值,才能对传统中国画笔墨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画笔墨的艺术特点,剖析笔墨语言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意义和生命力。针对新时代下中国画笔墨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关中国画笔墨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为弘扬中国画笔墨精神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叶芳 《江淮文史》2000,(4):95-106
新千年开始不久,省政协离休老干部李湘若给我看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匹低首蹶蹄的骏马,生动逼真。李老告诉我,这是省政协老委员、徐悲鸿长女徐静斐赠给他的。“徐静斐?她不是安徽农业大学的教授吗,她也会画马?”我诧异地问。“是的,她离休之后操起笔墨,又绘画又写字,几年下来已颇有成就,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人来向她要画呢!”李老回答我。  相似文献   

19.
《昭君出塞图》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一幅人物画.此图纸本设色,绫裱.纵92、横52.5厘米,无落款.只在左下方有两方朱印:“罗聘”、“遁夫”.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安徽歙县人,寓居扬州.为金农的得意弟子,工诗善画.所绘《鬼趣图》尤负盛名.“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一带的有名画家.因为他们在绘画风格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另外,他们多出身于没落地主阶级,常以卖画谋生,一生几乎都是过着笔墨游食、  相似文献   

20.
崔振宽 《丝绸之路》2012,(11):44-46
我喜欢田庄的画,田庄的画既传统,又现代。 田庄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过严格的现代学院教育,他的造型基础非常扎实,所以他的人物画有形象,不像传统文人画家的人物画,大都讲究笔墨而形象较概念化,田庄吸收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所以他的人物画以线造型,避开了西洋画素描的明暗光影对中国画线型的干扰。他既画出了对象的结构特征,又画出了笔墨趣味。他能正确处理造型和笔墨的矛盾,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很多画中国画的人物画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