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县域集镇规模体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山  张小林 《人文地理》1999,14(3):26-30
集镇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既要让农村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又要保护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这必然涉及到集镇群体的规模体系构成和职能分工。集镇规模体系是相对单个集镇而言,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县域内若干个社会、经济等方面相互联系的集镇,由于发展条件和历史选择不同,必然构成一个规模体系。它是在县域范围内具有不同规模等级、职能有一定分工、相互联系、空间分布有序的集镇群体。其职能是组织商品的生产、流通、提供各种服务、实施社会管理等。本文首先提出了集镇规模体系的优化标准,然后提出了江苏县域集镇规模体系的框架和逐步实现上述框架的集镇发展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杨山 《人文地理》2002,17(1):89-9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乡镇企业成长最快的地域。从1970到1998近30年的时间中,尤其是从1978到1998年,锡山市域乡村集镇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发展经历了数量由多到少,规模由小到大的过程。数量的变化本身体现了无锡市区空间和集镇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强。本文首先从1970年的地形图和1984、1991、1998三年的遥感影像上提取锡山市乡村集镇的空间扩展变化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进行叠置分析,然后建立乡村集镇扩展的模型,为乡村集镇空间扩展趋势的预测、规划提供依据。论文提供了三种乡村集镇扩展的模型:线型模型、幂函数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而幂函数模型是预测今后集镇发展规模较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新兴城市族中,有一族类完全是靠现代企业的建设而魔幻般地兴起的,诸如大庆、攀枝花、十堰、东营等。在这类城市中,大多是因为资源、矿藏的开发步入现代化行列,而完全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注入,在一块传统的穷乡僻壤的山区农村集镇基础上,建起林立大厦、厂区、街道、商城、车站、公园等现代设施功能齐全的新兴城市,并不多见。湖北省十堰市的兴起,正是中国城市族中少见的典型,可谓是中国城市发展道路的一种模式。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拉动地方社会经济超常规地变化,完全靠技术、知识、资金,托起了一座山区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4.
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 ,苏州城市有显著扩大。这个扩大同时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与城市人口的增加。苏州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 ,是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 ,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苏州城市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 ,并非单纯的府城工业向外转移 ,而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合理的地域分工。经过这三个世纪的发展 ,到了清代中期 ,城市工业在苏州经济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 ,亦即傅衣凌先生所说的“苏杭型”城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龚关 《近代史研究》2001,(1):141-167
清末到民国前期是华北集市的一个重大发展时期,表现为集市数量大幅度增加,集市网络层级结构更加分明,其功能也有重大变化。同时,这一时期也正是华北地区集镇的勃兴时期。集市的发展和集镇的勃兴同步进行,集镇的勃兴并没有使集市黯然失色,集市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既是华北地区在近代尤其是清末到民国前期商品化快速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也是华北区域市场发展迥异于江南地区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156项工程与新中国工业城市发展(1949~195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五”时期,以156项工程为契机,新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些大型经济建设项目的启动,不仅改变了中国城市发展的道路、方向,而且为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从而推动了中国城市进入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导向的新阶段。在这一发展模式的作用下,中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城市职能的经济化、城市化发展的高速化、大中城市优先发展以及区域城市发展均衡化等新特点,这种城市发展的变化既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又为后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全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图书·影视     
正《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作者:黄凌江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内容简介:《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所记录的是中国众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地区之一——西藏,记录的对象是当地的传统民居、聚落以及边境贸易市场。这些民居和聚落地处偏远,其中一些是由使用者亲自取材建造,没有夸张与刻意的建筑手法或理论,而以一种最朴素的方式与形态出现。其中介绍了朴素的风土——普兰的概况、布局、旧城、标志、地方风味。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与中国城市的发展及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胡军  孙莉 《人文地理》2005,20(1):19-23
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说明对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不能仅局限在物质经济领域,需要我们寻求影响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变化的新因素一制度因素,把制度作为影响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一个主要的变量,来对此加以解释。为此,本首先构建了“制度变迁一城市发展变化”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该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检验1949-1998年间制度变迁对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的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动力驱动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而诱致的结果。但不同的制度对城市数量增长、组织体系及空间布局和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力度又不尽相同。改革开放后,由于制度变迁带来的激励作用,中国城市获得了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快速变化。但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与相同发展条件下的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却在拉大。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影响城市增长及空间结构的演变力量的因素越来越趋于分散化,制度变迁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激励作用正在弱化。为适应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进行体制创新,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提供新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9.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明清时朝(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史和乡村史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国内,对于这一时期北京等政治中心城市的历史进行的研究、对于江南地区工商业城市与市镇体系的研究、特别是对1840年以后沿海城市变化的研究,都成为热点。在国外,施坚雅(fi.W.Skilln,r)关了城市与集镇体系与结构的研究是宏观研究的代表,而像罗威廉(WilliamRowe)关于汉口的研究则可作为微观研究的代表。而对于乡村的研究则不仅吸引了历史学家,而且也吸引了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在这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学者,对江南地区、华北、广…  相似文献   

10.
前近代的中国社会,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经济形态下,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并无质的差异,彼此之间的联系松散。鸦片战争后,这种局面被打破,相当一部分受到通商口岸城市经济直接或间接辐射的农村经济开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同时也支撑和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经济的变革。这种双向的互动关系符合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要求,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明显制约了这种关系的地域范围和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清代宜川县商业集镇的发展进程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为例 ,探讨了陕北黄土原梁沟壑区部分典型县域的集镇发展及地域分布规律。且尝试将中心地理论运用到黄土高原区 ,初步得出结论 :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原梁沟壑区 ,一些典型县域 ,传统集镇的区域分布符合中心地理论 ,集镇在空间上的扩展受这一规律的制约。可以证明 ,中心地理论不仅适用于平原地区 ,且适用于黄土高原的一些典型县域。深入研究这一区域集镇发展规律有利于今后该区域商业市场与城镇规划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女性居民行为空间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在以人为本、重视差异性等后现代思潮的大背景下,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西方城市女性居民行为空间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城市中的女性群体,作为城市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亚群体单元,在改革开放后经历着重大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中国城市女性居民行为空间的女性主义研究已悄然起步,今后的研究视角不仅要关注女性自身的特点及其与男性的对比,而且更要重视女性内部的差异性以及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清代河南集镇的集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玉娜 《清史研究》2005,5(3):43-52
清代河南集镇的集期以间日集和每日集为主,在城集多每天开市,在乡集镇多隔天开市。虽然集镇拥有较高的开市频率,但是,集期时集镇内部只有少部分的起集地点参与了贸易交流;整体贸易时间中集期与轮铺会的会期结合,形成了集期时商业规模小于会期时商业规模的贸易习惯。这就造成了集镇经济中商品交易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透视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地方政府管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给中国城市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地方政府的企业化倾向更加明显,并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了种种反应。发展战略规划就是地方政府力图突破传统城市规划的制约,以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强化地方发展利益的一种新城市管治方式。章通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分析了其作用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主导角色,透视了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管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酷儿"视角下的城市性和空间政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围绕城市与同性恋的主题,本文从现代性的视角回顾了同性恋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城市中的出现和发展,强调了同性恋身份认同本质上的城市属性.文章揭示了同性恋研究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并主要探讨了组织和控制城市空间与同性恋欲望和权利表达之间的张力,尤其关注同性恋现象在不同社会语境下"公共空间"的建构.文章以2009年中国大陆主要城市中"同志"社群引发媒体关注的事件为例,展现了这个群体争取公共空间,改变城市社会景观的努力.文章认为当代中国同性恋社群不断提升的社会可见度和日益扩展的公共空间,反映了中国城市和社会发生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刘昌兵 《江汉考古》2008,(1):104-109
景德镇经历了宋元明清瓷业持续发展和繁荣,同时景德镇经历了由村市向集镇、由集镇再向城市发展进程。景德镇以瓷器而著名,围绕着这些精美绝伦瓷器的生产技术、作坊、行业分工、风土民俗、商贸流通和对外贸易.构成了庞大复杂、相辅相成的瓷业生产及流通体系,庞大复杂、分工细致的瓷业体系,成就了景德镇瓷业的辉煌,同时它渗透于景德镇城市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造就和伴随着城市发展。从沿河建窑、沿窑成市到陶舍重重与窑砖里弄,瓷业不断发展最终成就了瓷业型城市的特有形态和建筑。  相似文献   

17.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湖北省襄樊市的小城镇迅速崛起。小城镇因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而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因各类市场相继建设,集市贸易空前活跃;因集镇管理得到加强,集镇容貌大为改观。一批集镇被命名为中国明星乡镇、楚天明星镇。集镇先进层面不断扩大,整体素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快速城镇化下的中国,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上日程。为此,期待有力的、可操作的工具用于定量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预测不同政策下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为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分析了LUTI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思路、实现框架和建立中国城市LUTI模型面临的问题,并回顾了国内外利用LUTI模型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以辅助表明城市空间决策的研究现状,希望能为中国的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模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中,农村集市在交通、通讯等现代化设备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底层的农村集市削弱了,部分中心集市的职能也受到影响,只有极少数的核心集镇得到了加强,形成了规模更大的社会经济区域,这就是次县级区域。  相似文献   

20.
青岛是中国近代城市中按规划建设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体现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历史研究显示,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对城市性质、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形象、城市经济活动乃至城市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具体的作用。近代青岛不仅用事实证明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而且对今天的城市规划工作,无论从进一步认识城市规划的作用,还是具体到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等方面都有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